其实,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从内心原谅了婆婆,虽然婆婆还在与我进行精神上的对抗,她不知道我已经释然了。但我一直没有想明白,我是否需要和家人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沟通解决的。
关于育儿,我和公婆的矛盾由来已久。我属于那种比较宽容、比较能放手,甚至有些溺爱孩子的妈妈;公婆属于比较小心谨慎、事事操心管束斥责的那种。
公公还比较好说话,婆婆简直就是无法沟通,无论我用怎样的忍让与客气,她都听不到我努力表达的善意理解和合理建议,总能迅速捕捉住出我婉转语气后面的否定与批评,因此不满、生气。为此,我也没少憋屈、生闷气。所以说,我婆婆虽然表达能力很差,但理解能力还超凡的。
一次一次的憋闷之后,我就变得更加不善于和婆婆沟通了。那时我沟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他们能接受我的观点,能更加宽容豁达自在一些,不要事无巨细事事干涉,因为我始终无法释怀,他们的这种管教方式带出了欧爸强烈的逆反、逻辑性差、概念夹杂不清、表达能力差、时间观念弱、自卑的同时自大、谨小慎微、小题大做和马虎成性,等等各种负面的性格和行为,我十分害怕我的儿子也变成这个样子,而且我观察到,浩浩身上已经具有的这种事态发展的苗头。每虑及此都是深深的担忧,因此我也秉持着一不怕死、二不怕骂的精神,前仆后继的冲上身去堵“枪眼”。但我的要求明显违背他们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所以一直难以被接纳。渐渐我也就熄了这个念,想想我自己似乎也太小题大作了,浩浩的成长也未必会如我想像的那么糟糕。
最近,看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其中的分析让我特别有感触,几乎所有欧爸的行为在书中都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公婆干涉训斥型的育儿方式出了问题,孩子缺少了自由思索、自由行动的空间,其心智发展必然受阻、连带着智力发展也会有障碍,因为孩子所有的智力,都建立在其感觉事物的能力、以及快速的归纳总结、抽象成概念的能力上。剥夺了孩子的行为自由和思考自由,就意味着你不要孩子聪明、有出息、不要孩子独立!家长看似爱孩子的举动,实则是在害孩子,爱的是自己(因为怕麻烦、怕外人说三道四)!
我越来越意识到给孩子自由,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是迫不及待的当务之急!那颗为浩浩搏取更多自由的心再一次在激荡难安。于是昨天下午的冲突就势在难免了。
我兴高采烈的下班回家,打算和宝宝好好玩一场,以补偿孩子失去妈妈陪伴的这段时间。
浩浩要爬到门口的飘窗上玩。飘窗高近80公分,平台上有两平米多的空间,那上面放满了各种杂物,是孩子玩耍的天堂,更别说还有儿子最爱的遥控汽车、遥控飞机和电话座机。我把他安置好,观察他暂时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和浩浩打了个招呼,就去洗中午吃饭剩下的饭盒。
就在我洗饭盒两分钟不到的时间中,冲突就发生了。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太繁琐,说实质吧——
公公婆婆对我把孩子放在高台上不管的做法很不满,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公公没说什么,他怕我不高兴,婆婆(估计也是做了思想斗争后)决定插手这件事。但她不是来批评提醒我,而是直接冲浩浩而去,指责孩子。
我本希望浩浩能够专心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被打扰,所以提醒婆婆不要管他(我真实的意思是不要打扰他的玩耍过程,并没有阻止婆婆防范他的安全的意思)。婆婆立刻开始发火,向我开炮,我小声的善意的解释她完全听不进去,反而变得更加激怒。她强行把孩子抱下来。浩浩专注于玩的过程被强行打断,扑地大哭。婆婆在一边生气的冲着浩浩大喊:“你就哭吧!想哭就哭吧!”
我无法忍受婆婆如此蛮横的伤害孩子,于是走过去把被吓得哭声小了很多的浩浩抱回到台上,在他旁边看护着,和婆婆一样大的声音回击:“我看着他行了吧?!”婆婆对我更加不满,大声对抗。我没再接口。
气氛很压抑、很不好,估计浩浩也感觉到了,他要我陪他去玩别的东西,我正好带着宝宝离开了“战场”。
我反思了一下,承认自己也犯了三个错误:一、给浩浩自由的想法在一定阶段内统治了我的思维,致使我对潜在危险性没有做完全客观的评估,更没有评估当时公婆的感受,这是我的疏忽!二、我的表达方式有问题,没有说清楚自己真实的意图,而横加干涉了婆婆善意的行为,造成公婆对我的误解。三、我不该发火,任何时候控制不住自己脾气都是不对,是不成熟的表现。这说明,我在如何与婆婆沟通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障碍是我无法掌控的,所以我不成熟,容易失控生气。
晚饭我没有吃,我无法在婆婆还在生我气的时候和她同桌用餐。婆婆吃完饭就出去散步了。我知道她是故意在躲开我们,给自己一个缓和的空间。
我和公公开始了新的一轮沟通,我主动发起的。首先我主动承认了我的三大错误,对他们爱孩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和不生气,然后试图解释给孩子自由是很重要的。我只是想得到公公的理解,同时促其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也有不当的地方:当时,婆婆完全可以提醒我注意孩子的安全,或者自己陪在孩子旁边防范危险,而不是强行把他抱下来、训斥他,伤害孩子的自尊。
但明显的,我和公公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分歧。尽管,但公公始终只关注了孩子的安全问题,无法接受我的所谓“自由很重要”的观点,连提都不想让我提。无论我怎么显示我的诚意,公公由始至终都在做两件事:一要我理解婆婆生气是因为她担心孩子的安全,然后围绕着安全问题反复对我进行时事政治批评教育;第二件事是,认为婆婆的做法不过是采取了一个小小的措施而已,没必要深究。
相比较来说,虽然婆婆的行为让我感到压抑,但与公公沟通的结果,更让我失望!这个平时看来最宽容的人,其实只是做到了行为上的容忍,他一直在内心固守着自己的不可动摇的观念。他在用他的容忍,换取内心另一个更加强烈的意图,维持家庭的和平。
每次矛盾出现,公公的内心都一直在受煎熬,因为容忍别人的同时,就是在煎熬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也忽视了:公公婆婆之所以在矛盾重重的背后依然能平稳的走到现在,是因为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无论他们二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冲突有多大,但每次我和欧爸中的一个与婆婆发生冲突时,公公都当仁不让的站在婆婆那一边,他能够理解婆婆所做的一切,却不愿和我们做任何沟通,一昧的要求我们接受婆婆的行为。他只想把事情尽快抹平,就像他当书记时一样的手法。
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欧爸成长中的烦恼了,他的父母,虽然对如何教育孩子所知甚少,但都只自私的看到了自己的“正确性”,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做真正意义上的沟通!相比较而言,我算是幸运多了,我有爱我的兄姐,我的父母也对我很宽容、很理解。
我希望的不是表面的平静和遵从,是由内到外的真正的平和,这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只有理解能带来真正的感知和感恩,并带来真正的宽容,而不是单纯的行为上的容忍。所以我选择了和公公主动沟通,但我的沟通失败了,因为沟通只是我单方面的愿望,对方并没有此意,他们只想就事论事,水来土掩。
说到此,我甚至可以理解公公为何袒护婆婆了,他只是为了维护一个他所爱的女人的尊严。
但很多事情是与尊严无关的,我并没有唐突婆婆尊严的意思,是他们自己把“面子”和“尊严”搞混了。“尊严”涉及人格和主权,是一定要维护的,而“面子”问题只涉及对情绪的伤害,不值得为之大动干戈!婆婆不顾孩子反对强行把孩子抱下来,对浩浩大喊“你就哭吧!”那才是在伤害孩子的尊严!孩子心理无法承受,所以只能用抵抗和抗拒后的退缩来适应大人随意践踏他尊严的行为。而我提的建议是就事不就人,只是伤害了他们的情绪,丝毫不涉及人格侵伤。
我也可以理解婆婆那样做的一个更最重要的原因,她是在和我呕气,因为我总是在提醒他们不要过多的管孩子。这让他们无所适从,认为我否定了他们的做法。其实我只是想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我内心想的完全如我说的话一样的内容,但他们习惯性的认为我在评判他们,否定了他们的全部行为。因为生气,婆婆像个孩子似的,在孩子大哭时运用了成人的权威,大声发泄了她的情绪:“你就哭吧!”这也激起了我的反抗情绪。
公婆的心理承受能力太低了,特别容易受到外来批评意见的伤害,造成他们的心理防范意识过高,草木皆兵!这才是他们不愿沟通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虽然有成人的身躯、成人圆滑的处世手段、成人的见识、但他们的心理状态远未成熟啊。
沟通的作用,只能增加彼此的理解,减少摩擦和矛盾,但并不等于双方一定会达成一致。既然如此,我宽容他们的做法岂不是更好的解决方式?
这个结果告诉我:不要轻易去趟公婆观念与行为习惯这场浑水,因为这不是我这个儿媳妇一个外人所能趟得了的,我有点不自量力了!欧爸三十多年的抗争也没有改变他们一丝一毫啊!
与其自不量力想去改变、抗争,做无谓的沟通,不如宽容他们的做法,虽然对浩浩来说,会带来难以挽回的硬伤,但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情况,浩浩也需要练习承受!就如欧爸所说:“你想消灭所有不利的因素嘛?怎么可能?那你不是从另外一个层面在溺爱他吗?”欧爸看的的确透彻!
不想用“容忍”这个词,因为容忍的背景是不理解、想不通、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接受,但我多少还是能理解他们的,并已经想通了我的做法现期的不合理性的。
所幸,欧爸的心智还属于吸收性的,他在逐渐朝我的更加开放、自由的理念上行走。应该说,其实这些东西一直都存在于欧爸的心中,但他的这部分智慧被长期的禁锢给封闭了,他自己都意识不到了。而我对他的理解和不懈的沟通努力,逐渐打开了他审视自性的大门。我很高兴!
补充:
公婆是爱孩子的,婆婆只是对我不满,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昨天晚上她出去散步,买回来一桶鲜奶——家中只有宝宝喝鲜奶;早晨起来,看到小锅里的萝卜木耳汤——给宝宝下火用的,可能是公公煮的吧,在微火上咕嘟咕嘟的冒着气。
我真有些后悔我的冲动,不该那样子发泄我的不良情绪。毕竟他们也有他们的可怜之处,他们不是不爱,是不懂如何爱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