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与教育

(2010-07-01 11:17:38)
标签:

hh

宝宝

成长

育儿

妞妞

分类: 浩之教养沉思篇
    给宝宝买了六本书,三本是给浩浩看的手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系列讲述爱与勇敢与交际。三本是给我自己和家里的大人看的:黄微的《做个好妈妈其实很容易》(当当网五☆)、郑委的《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当当网五☆)、筱丹的《教子从此不累》(当当网五☆)。这几本也许现在还用不上,但就当做是个预热过程吧。
    早点读书,早点接受正确的教育理念还是很必要的!
    上次和小高在一起,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很让我感动。
    同学小高也是那种很有耐心很温柔的妈妈,我们有很多教育观点都极其相似,很能说到一起去。她的女儿妞妞又懂事又乖巧又可爱,也一直都是我羡慕的对象。
    那次刚好是我和欧爸争执之后,我很心烦于欧爸的固执倔强,就没有心情去考虑孩子、照顾孩子。
    浩浩和妞妞玩的很高兴,我也很放心他们两个玩在一起。浩浩难得有很好的玩伴,他只能和完全没有攻击性的孩子玩到一起去,妞妞恰巧就是这样的孩子。玖玥餐厅,一个环境很不错的地方。浩浩和妞妞在里面玩耍也很安全、舒适。
    浩浩伸手摘了一片景观树上的绿叶——公公会有这样的举动,浩浩可能是和公公学的。妞妞看着好玩,也跟着摘了一片……然后两个人就玩开了。等我开始关注他们的行为时,两个人已经各摘了好几片树叶。我开始制止他们。
    浩浩还好,一般我要求他的事情,他注意到我是很认真的,并给了他合理的解释,他就愿意遵循。虽然他还是觉得摘树叶很好玩,但在我的反复阻止下,浩浩同意不再摘小树的叶子,并说到做到了。
    妞妞却玩性不减,我阻止了她一次之后,她看我很严肃就停了下来观察我的表情,我被她专注的眼神逗笑了,她也笑了,以为我在和她开玩笑,又返回去摘树叶。
    我想我的笑给了她不正确的暗示,正在想怎么规劝这个不属于我的孩子时,小高回来了。她看到地上的到处是叶子,就问我:“都是两个孩子摘的啊?”我说:“是,两个人觉得很好玩。”
    小高坐在椅子上,一副“懒妈妈”的样子,很和气地对妞妞说:“妞妞,你摘小树的叶子,小树疼了都哭了,你听到了吗?”妞妞真的很认真的听了一下,仿佛听到的样子,说:“听到。”
    小高:“那我们不摘他的叶子了,好吗?”
    妞妞:“好。”但小孩子毕竟玩心很重,她过了一会儿又跑去摘了一片。
    小高又用同样的话对她讲了一遍,妞妞同意了,但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玩心,又摘了一片。
    我正在想小高会怎么处理,这时她站了起来,对妞妞说:“来,妞妞,让妈妈拔你一根头发。”妞妞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就让小高拔了一根,过了两秒钟,她大叫起来。。。
    小高问:“疼不疼?”妞妞:“疼。”
    小高:“妈妈拔你的头发你会疼,小树也一样会疼,你以后还拔小树叶吗?”妞妞答应不拔了。果真不拔了。
    小高并没有严厉的申斥妞妞一句半句,从头至尾都是温和有礼的,但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妞妞会更加清晰的印在脑中,既不损伤她的自尊,同时又满足了她的好奇心,引导她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因果,教导她学会理性分析,自己得出正确的结果。
 
    和小高的聊天中,我知道,她很早就开始看各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心理的书籍,大量的阅读使得她对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才不会像我这样,临到事前再去想办法应对。
    我想,我也应该好好补补课了。回来后就买了以上的书,当当网上买的,有一定的优惠,还算合适。
 
 
wugege
可是我发觉我看的东西越多,月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了。
 
很多书出自不同的作者,写的深度和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只有当那些理念(不是方式而是教育理念,这点很重要)变成你自己的理念时,你才会有所得,才会明白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思考,把那些符合你的自身特性、脾气、以及你的观点的理念汇集起来,变成自己内在的思考方式,有了思想,行为自然水到渠成。
 
那你看了书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是你的育儿理念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啊!
 
其实很多理念,我很早就有的,譬如:身教重于言教、无为而治、尊重孩子的选择权、不体罚、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允许犯错、允许固执幼稚的行为反复出现、鼓励尝试、赞赏进步……等等。但这些理念在实际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冲突。我思考后发现,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担心孩子养成坏的习惯,担心孩子没有好的未来,是父母最容易焦虑的原因。因而往往就容易把自己经过长时间实践总结出来的、已经习成的一套经验直接教给孩子,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反而引发出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实小孩子是最需要尝试的,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他的好奇会驱使他学习各种技能、知识、他的小心谨慎也会在一定程度内保护他的安全,父母要做的只是提醒和教导,适当的提醒和教导,而不是代替。
这就涉及到了方法。我的方法显然跟不上我的理念。有很多事情,当我面对的时候还缺乏方法,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同时又不损伤孩子的自尊、自信的方法;也不损伤孩子的好奇心——这是所有学习的动力,比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惩罚、同学间的攀比,都更要有效!
我看的书,一遍又一遍提醒我,我的理念是正确的,虽然在环境中我会遭遇各种质疑和否定,但我坚信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理念去依存。书籍还教会了我方法,虽然固化到我的行为当中还需要时间,但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得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浩浩也痱子了
后一篇:绿色的彩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