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反弹与反转

标签:
股票 |
由于反弹行情和反转行情有本质的不同,对投资者而言将关系到操作方向的选择。在反弹行情中,投资者主要侧重于及时减轻仓位,盘活资金;而在反转行情中,投资者则要及时调整持仓结构,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追高介入。因此,在股指出现上涨时,对反弹还是反转的判断是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反弹行情与反转行情虽然初期貌似相同,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二者其实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反弹一般不会演化为反转,反转行情在出现时就与反弹行情有明显的区别。 判断是反弹还是反转,首先要看政策面是否出现变化。因为这是制约股市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当政策面转暖,基本面向好时,市场环境的宽松会使反转行情比较容易形成。而在缺乏来自于政策面基本面支持时的股指上扬多数还是反弹。 其次,要比较在此次股指上扬之前大盘调整的时间跨度。一般而言,一次明显的中期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完成,多数情况下,从中级调整开始到下一次反转出现的时间周期都至少要经历四个月以上的时间跨度。这一点来看,如果股指出现的上涨时间距离明显的顶部较近,很有可能是一次反弹行情。但如果市场已经连续调整四(3)个月以上,此时出现的上涨才有可能是反转。实际上,即使短时间内股指调整幅度较深,探明了底部区域,但由于调整的时间还不充分,在底部出现的上涨行情还会出现反复,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仍属于反弹。 第三,要看成交量的变化。反转行情通常都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这种放大不是指单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明显增加,而是要求连续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都需要达到并稳定在一定水平之上。一般的反弹行情虽然都有交易量的放大,但却不能持久。三四个交易日后量能便会出现萎缩。这一点是反弹与反转在技术分析上的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在反转行情中,一方面买卖双方不断换手,另一方面增量资金又源源不断地进场交易。但在反弹行情中却不一样,卖方在出掉手中的股票后,一般会保持观望,而买方在看到没有后续的接盘时会迅速转向杀跌出局,等待下一次的机会。由于没有增量资金的积极介入,因而反弹行情中成交量缺乏持续放大的基础。
除了市场环境、时间跨度和成交量这三个重要因素之外,投资者还可以从市场热点方面来判断行情是反弹抑或反转。反弹行情一般是在技术面出现严重的超卖,或下跌过急时出现的短暂恢复性行情,由于是在技术上对过急的行情进行一定的修正,因而此时热点多集中在超跌股中。同时还可能出现多个热点同时出现或热点转换过频过快的现象而导致行情的过早夭折;而反转行情却一般是在严重超跌,投资者基本上没有获利空间时产生的。热点大多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具有向纵深发展的动能和可持续上涨的潜力,使行情具备良好的持续性,这也是反转与反弹之间的一个明显的不同。
如何成功操作反弹行情?
1、股价自高点或整理平台下跌需达到基本下跌幅度; 2、远离均线系统; 3、底部出现止跌K线组合形态。
只有最近一次下跌幅度超过30%的股票,随后出现的股价反弹走势才具有真正的参与价值。
http://s3/middle/673ab4d3ga9367bea4c02&690
http://s3/middle/673ab4d3ga9367d1f8342&690
http://s2/middle/673ab4d3ga9367e27bec1&690
反弹行情中,大盘或个股上涨幅度的估算: 去年以来,A股走势为何总是与我国宏观经济面相背离?这个问题业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热议的一个话题。确切地说,A股的市场表现颇"不尽如人意",与经济增长的亮丽数据形成较大反差。我国为何会出现"经济热"与"股市冷"的不对称现象?笔者试图从三方面解释原因。 原因之一:迄今为止,A股市场与其说是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面变化,倒不如说是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宏观政策面的预期变化与调整结果。这是导致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我国经济表现是相当亮丽的,全年GDP同比增长10.3%,特别是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这预示着我国经济有望重返增长较快的阶段,尽管当前通胀压力仍较为显著。与目前我国经济高增长情况相比,A股市场在2010年全球股市排名中却位居后列,反差极大。 A股市场之所以难以反映宏观经济面,是因为A股市场从来就只关注宏观经济面变动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例如,去年二季度,市场担忧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出现下滑风险,甚至有人呼吁国家应当再度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而四季度后通胀压力突然上升,增长较快的经济数据反而成为以紧缩政策抑制通胀的充分理由。这表明,迄今A股市场更关心宏观经济面变化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或者说,宏观政策面变动比宏观经济面变化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大一些。 确实,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依然稳定向好,但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回归常规和通胀压力重新显现,引发了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特别是货币政策逐渐转向收缩,彻底改变了趋势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加剧了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面的背离程度。A股的市场表现那么"冷"与宏观数据显示的经济那么"热"之间显得如此"泾渭分明"。 原因之二:A股走势偏离宏观经济面是因为去年以来A股市场内部出现供求关系转变,导致资金面(场内外流动性)取代宏观经济面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重要因素。 回望A股市场的历程发现,A股市场一旦出现供求关系失衡,A股走势往往会呈现下跌趋势。究其原因,乃是股票供给持续保持高位,影响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场内存量流动性难以承接持续增长的融资压力,这是导致A股走势表现屡屡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