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区分反弹与反转

(2011-07-29 15:38:48)
标签:

股票

由于反弹行情和反转行情有本质的不同,对投资者而言将关系到操作方向的选择。在反弹行情中,投资者主要侧重于及时减轻仓位,盘活资金而在反转行情中,投资者则要及时调整持仓结构,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追高介入。因此,在股指出现上涨时,对反弹还是反转的判断是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反弹行情与反转行情虽然初期貌似相同,但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二者其实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反弹一般不会演化为反转,反转行情在出现时就与反弹行情有明显的区别。

  判断是反弹还是反转,首先要看政策面是否出现变化。因为这是制约股市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当政策面转暖,基本面向好时,市场环境的宽松会使反转行情比较容易形成而在缺乏来自于政策面基本面支持时的股指上扬多数还是反弹。                                                       (基本面:包括政策面和宏观面,政策面主要是国家对股市的定位和对股市扶持的力度,如政策向好,利多因素不断,大盘有走好的可能,而利空不断推出,则大盘无法走强,而现在利多和利空都存在,因此无法走出牛市。宏观面(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是决定股市的根本,它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从而影响市场。)

  其次,要比较在此次股指上扬之前大盘调整的时间跨度。一般而言,一次明显的中期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就能完成,多数情况下,从中级调整开始到下一次反转出现的时间周期都至少要经历四个月以上的时间跨度。这一点来看,如果股指出现的上涨时间距离明显的顶部较近,很有可能是一次反弹行情。但如果市场已经连续调整四(3)个月以上,此时出现的上涨才有可能是反转。实际上,即使短时间内股指调整幅度较深,探明了底部区域,但由于调整的时间还不充分,在底部出现的上涨行情还会出现反复,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仍属于反弹。

  第三,要看成交量的变化。反转行情通常都伴随成交量的放大,这种放大不是指单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明显增加,而是要求连续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金额都需要达到并稳定在一定水平之上一般的反弹行情虽然都有交易量的放大,但却不能持久。三四个交易日后量能便会出现萎缩。这一点是反弹与反转在技术分析上的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在反转行情中,一方面买卖双方不断换手,另一方面增量资金又源源不断地进场交易。但在反弹行情中却不一样,卖方在出掉手中的股票后,一般会保持观望,而买方在看到没有后续的接盘时会迅速转向杀跌出局,等待下一次的机会。由于没有增量资金的积极介入,因而反弹行情中成交量缺乏持续放大的基础。

  除了市场环境、时间跨度和成交量这三个重要因素之外,投资者还可以从市场热点方面来判断行情是反弹抑或反转。反弹行情一般是在技术面出现严重的超卖,或下跌过急时出现的短暂恢复性行情,由于是在技术上对过急的行情进行一定的修正,因而此时热点多集中在超跌股中。同时还可能出现多个热点同时出现或热点转换过频过快的现象而导致行情的过早夭折而反转行情却一般是在严重超跌,投资者基本上没有获利空间时产生的。热点大多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和资金凝聚力,具有向纵深发展的动能和可持续上涨的潜力,使行情具备良好的持续性,这也是反转与反弹之间的一个明显的不同。                                                                                         

如何成功操作反弹行情?

    在大盘处于大幅调整阶段,无论是想摊低持股成本,还是想短线抄底获利,参与个股反弹行情是一种很现实的操作方法。但是,操作反弹行情犹如火中取粟,不小心反而会偷鸡不成蚀把米。那么,参与反弹行情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操作才能提高操作反弹行情成功率呢?
   
正确参与反弹行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股价自高点或整理平台下跌需达到基本下跌幅度

2远离均线系统;

3、底部出现止跌K线组合形态。


   
一、股价下跌达到基本跌幅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请投资朋友先不要看后面淘金客的结论,大家按照淘金客的要求先做个简单实验。请大家从沪深二市中随便挑选几只股票(以前大盘牛市阶段或者目前大盘下跌阶段个股走势都可以),测量一下从股价最高点下跌至开始大幅反弹之前,股价最高跌幅是多少

    反弹操作条件一:个股自见顶回落或平台下跌后,股价跌幅必须超过30

只有最近一次下跌幅度超过30%的股票,随后出现的股价反弹走势才具有真正的参与价值。
股价为何要下跌超过30%才有反弹参与价值呢?对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找到非常严格的理论依据,更多地来自市场实战方面的经验,更多地来自市场统计学方面的结论。对于大多数个股来说,如要真正展开一轮级别较大的反弹行情,下跌幅度应该超过30%。实战结果就是这样,市场现象就是这样,大家接受这个结论就可以了。


    二、股价反弹时须远离30日线
   
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将30日线看成一根中枢的话,在股价上涨时,大幅
远离30日线就将回落;在股价下跌时,大幅远离30日线就将回归。股价就象一根摆动的钟锤,总是围绕30日线波动。当然,淘金客认为,对于股价反弹时须远离30日线,这不是反弹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比“下跌幅度超过30%”要弱一些,但同样可以作为参考标准。这一点,希望大家心里有数。


    三、必须出现见底K线组合形态
   
个股见底的K线组合形态较多,但对于反弹走势来说,一旦股票在满足前面二个条件的情况下,再出现下面三种见底K线组合,那么展开反弹行情的可能性将比较大。
    1
、长下影见底。如果股价在相对低位出现长下影K线,而第二天再度上涨,那么股价极可能短线见底。这是因为在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下跌后,在相对底位出现长下影K线图,表明市场承接力量增强,有资金在底部主动向上扫货,从而留下一条长长的下影线。因此在出现长下影线后,第二天股价如有效冲过前一天最高价后,可短线买进。

如何区分反弹与反转

http://s3/middle/673ab4d3ga9367bea4c02&690

    2、阳包阴见底。如股价在相对低位出现长实体阳线包含前一天阴线,第二天出现平开高走或者高开高走,则说明股价很可能短线见低。这是因为股价经过大幅下跌后,某天出现一根实体大阳线,将前一天的大阴线包含,同时第二天股价继续上涨,说明有资金在大量主动性买进,甚至不惜将前一天被套的人全部解放,说明介入资金意图更高远,因此股价短线有望见底。尤其是如果当天以涨停板方式展开阳包阴走势的话,那么可靠性非常高。因此在股价出现阳包阴走势后,当天收盘或者第二天开盘即可短线买进。

http://s3/middle/673ab4d3ga9367d1f8342&690

     
3、希望星见底。如果股价在相对底部出现小阴小阳十字星,而第二天股价继续上涨,收出与十字星前一天股价基本等高阳线,则股价有望短线见底。如果出现底部十字星第三天股价继续上涨,那么第三天便是短线买入机会。这是因为股价在相对底部收出阴阳十字星,说明空方再度大幅杀跌动能不足,多方力量已经和空方势均力敌;股价在收出底部十字星K线后第二天继续上涨,说明目前位置得到其他做多资金援助,多方趁机向空方腹地推进并完全占领空方收十字星前一天阵地,空方暂时被打败,多方有可能乘胜追击。希望星见底与长下影见底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力度比后者弱一些而已。

http://s2/middle/673ab4d3ga9367e27bec1&690

   正确参与反弹行情,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股价最近跌幅超过30%,股价目前远离30日线,并且出现明确的见底K线组合形态。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股票才值得参与反弹行情。除了上述技术要领外,成功操作反弹行情,还与准确研判市场热点,以及精确出击板块反弹龙头股有关,操作反弹行情其实是一种对技术和盘面热点把握水平要求较高的实战活动。操作反弹行情是一件比较冒险的行为,因此,只要市场上还存在稳健获利机会,就不要轻易操作反弹行情。此外,对于不善于控制仓位和止损的投资者,在大盘调整过程中宁愿空仓也不要冒险抢反弹。如果没有在上涨行情中获得好收成,别指望在反弹中能赚大钱。

反弹行情中,大盘或个股上涨幅度的估算:                                                       根据沪深股市多年来的走势统计可知,反弹幅度的多少可参考黄金分割目标线,一般的弱势反弹目标位在0.382一线,强势反弹在0.5至0.618一线,知道了一波反弹的性质,即可在目标位附近采取对应操作。                                                                                     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三点原因

  去年以来,A股走势为何总是与我国宏观经济面相背离?这个问题业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热议的一个话题。确切地说,A股的市场表现颇"不尽如人意",与经济增长的亮丽数据形成较大反差。我国为何会出现"经济热"与"股市冷"的不对称现象?笔者试图从三方面解释原因。

  原因之一:迄今为止,A股市场与其说是反映了我国宏观经济面变化,倒不如说是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宏观政策面的预期变化与调整结果。这是导致A股走势背离宏观经济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我国经济表现是相当亮丽的,全年GDP同比增长10.3%,特别是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这预示着我国经济有望重返增长较快的阶段,尽管当前通胀压力仍较为显著。与目前我国经济高增长情况相比,A股市场在2010年全球股市排名中却位居后列,反差极大。

  A股市场之所以难以反映宏观经济面,是因为A股市场从来就只关注宏观经济面变动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例如,去年二季度,市场担忧下半年经济增长会出现下滑风险,甚至有人呼吁国家应当再度出台经济刺激政策。而四季度后通胀压力突然上升,增长较快的经济数据反而成为以紧缩政策抑制通胀的充分理由。这表明,迄今A股市场更关心宏观经济面变化是否会引发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或者说,宏观政策面变动比宏观经济面变化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大一些。

  确实,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依然稳定向好,但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回归常规和通胀压力重新显现,引发了宏观政策面的较大调整,特别是货币政策逐渐转向收缩,彻底改变了趋势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加剧了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面的背离程度。A股的市场表现那么"冷"与宏观数据显示的经济那么"热"之间显得如此"泾渭分明"。

  原因之二:A股走势偏离宏观经济面是因为去年以来A股市场内部出现供求关系转变,导致资金面(场内外流动性)取代宏观经济面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重要因素。

  回望A股市场的历程发现,A股市场一旦出现供求关系失衡,A股走势往往会呈现下跌趋势。究其原因,乃是股票供给持续保持高位,影响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场内存量流动性难以承接持续增长的融资压力,这是导致A股走势表现屡屡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