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格雷梅黑暗教堂阮导 |
分类: 欧洲 |
前一篇博客写完了深藏在卡帕多西亚地下的城堡,历史的车轮拉回到上世纪70年代,土耳其政府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工程,为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居民修建设施完备的房屋,而在此之前,这里的居民就一直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城堡里面吗?或者说是和他们的突厥祖先一样露天扎帐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之前的居所就隐匿在卡帕多西亚地区那些酷似烟囱、树桩的石柱中!
说起卡帕多西亚先民的居所,不由得首先想到了咱陕北地区的窑洞,它们主要集中在卡帕多西亚地区中部一个叫做格雷梅的地方,这里是卡帕多西亚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自然和文化双世界遗产地区。旅行在格雷梅,走不了几步就会出现一根石柱,而且每根石柱里都有洞穴,直至今日,依旧有很多石柱洞穴还在被有效地利用,或是餐厅、或是博物馆、或是旅舍,洞里的样子可要比陕北窑洞高级多了,有的石柱甚至是多层的住宅,而且室内一点也不会觉得阴暗。
这些洞穴的起源,应该和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地下城差不多,初始功能同样是为了避难,但是后来随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盛行,地下城中避难的基督徒走上了地面,而山洞中的基督徒却选择了留下来,这也就造成了地下城被早早的遗弃,而绝大多数的石柱洞穴却很好的保存了下来,同时,在这些洞穴中,隐居的基督徒绘制了大量的基督教题材的壁画,这也使得卡帕多西亚成了全世界考古、历史、美术爱好者,尤其是基督徒的重要旅行目的地,据说每年仅是从欧洲来此观光的游客就有几十万之多。。。写到这里,突然间发现,这些洞穴居所已经不再像是陕北的窑洞,而更像是甘肃的敦煌石窟了!
在格雷梅这些基督教遗址最密集的地区,如今已经被保护起来,圈成了一个地质公园,叫做“格雷梅国家公园”,或者叫做“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园中有很多洞穴保护的都非常完好,这里有当年修道士的住宅、餐厅,更重要的是有好几座洞穴中的教堂,不过,如今这些重要的教堂除了一座被认定为奉献给巴塞尔的“圣巴塞尔堂”之外,其他的教堂大都被土耳其人起了一个个很奇葩的名字,像是“拖鞋教堂”,就因为教堂中壁画人物都穿着古罗马式的拖鞋;还有“苹果教堂”,就因为教堂门口画着一棵苹果树。。。虽然这些名字很“萌”,不过但也好记!
这些教堂中的壁画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大多数的教堂壁画可以用“儿童简笔画”来形容,颜料也只有简单的红色一种;而与之相反的,就是一些壁画非常精美的教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因为内部昏暗而被称作“黑暗教堂”教堂壁画,小小一个教堂几乎用壁画描绘了耶稣的一生,这些壁画绘制的华丽而肃穆,很少留白,每个人物都在头部附近写有他们的名字,想要读懂每一幅壁画可是要认真的通读一遍“圣经故事”才可以做到的,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闪耀在格雷梅山洞中的一道道圣光!只可惜,很多位置较低的壁画人物的眼睛部位都被破坏了,据说曾经有传言,这些涂在眼睛上的颜料是最好的催情的春药,所以好多无知者偷偷的将壁画的眼睛抠下来,回家冲水喝掉了。。。唉!
▲格雷梅国家公园的售票处,非常简单,有谁能想到这是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公园的售票处?
▲进入“格雷梅国家公园”核心区,首先跳入视野的就是一座“千疮百孔”的石柱,层层叠叠的洞穴几乎掏空了山体
▲站在国家公园的山崖上眺望远方,整个格雷梅地区遍地是怪异的石柱,而且几乎每一根石柱上都有掏空出来的洞穴
▲个别的石柱上还有着很多如此规则的小石穴,这可不是什么佛龛,这些小石穴都是当年卡帕多西亚修道士们专门为鸽子凿出的鸽子窝,在土地贫瘠的卡帕多西亚地区,鸽子可是当年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而当年的卡帕多西亚人也是顺着石柱内开凿的通道或是外面的阶梯上到鸽子窝的位置取食鸽子或是鸽子蛋
▲至今,依旧有大量的鸽子栖息在这些古老的鸽子窝中,远处的岩石上密密麻麻的落满了出来晒太阳的鸽子
▲进入国家公园,第一个经过的教堂就是“圣巴塞尔堂”,正厅左侧的墙壁上绘制的就是巴塞尔的画像
▲“圣巴塞尔堂”正面墙上绘制的马耳他十字架和圣乔治的画像,实话说,这些画像也就只能算的上儿童简笔画的水平,但结合当时的环境来说,这也已经算是一种伟大的文化遗留了!
▲国家公园中另一处被掏空的石柱
▲随意经过的石柱上都密布洞穴,看看照片左侧的游人,就可以对比出洞穴的大小!
▲怪异的石柱和它怪异的洞穴
▲由于卡帕多西亚地区正处在地震带上,所以很多石柱都已经由于地震的破坏崩塌了,露出了原本深挖在石柱内的洞穴
▲一块大石头被整个掏空成了一座完整的石室教堂
▲格雷梅国家公园最深处是一整面山体,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的洞穴密布其上
▲这座教堂的名字忘记记下了,不过我读懂了墙上壁画的故事,应该是圣乔治和圣西奥多在斩杀象征异教的黑龙
▲劈山凿石而成的石室是当年修道士的居所
▲站在半山上远眺整个格雷梅国家公园及格雷梅地区
▲由于地震的破坏,部分石室已经崩塌,不过从烟熏而形成的墙壁颜色不难看出当年生活的痕迹
▲部分洞穴教堂的地面上刻有很多的凹槽,这是该座教堂的捐赠者或是修建者的墓穴
▲这是一间大厨房,熏黑的墙壁和地面用来支锅的浅坑不难还原当年的生活场景
▲这是厨房边的另一个洞穴,原石雕刻的这个家伙是凳子和餐桌,没错,这里就是修道士们的食堂!
▲拾级而上,半山上开裂出的部分能够清楚的判断出这是一座教堂,而且规模很大!
▲由于风雨的侵蚀,暴露在外的壁画已经消退殆尽,只能隐隐的看到每个“窗口”上的马耳他十字架的样子
▲在它的一侧有一个小门,从这里进去就是最著名的“黑暗教堂”
▲黑暗教堂中的壁画
▲稍低一点的壁画已经被破坏的很厉害了,据说当地传说这些颜料可是很好的催情春药。。。
▲黑暗教堂的壁画很少留白,就连梁柱上都画满了图案!
▲黑暗教堂中的壁画!
▲黑暗教堂中的壁画,他们的眼睛已经被抠掉了。。。
▲上面的那一幅壁画是著名的“最后一顿晚餐”
▲黑暗教堂中的壁画
▲黑暗教堂中的壁画是丰富且完整的圣经故事,对圣经内容熟悉的人可以从中找到天使传音、圣母去伯利恒、耶稣诞生、受洗、变身、进入耶路撒冷、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等诸多画面。耶稣出生的场景相当有趣,圣母在马棚里生下耶稣,找不到干净的地方只好把耶稣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入食槽,壁画中特意画了一头牛和一只驴把鼻子伸到食槽里的样子。
▲由于行程的安排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小的半山上的教堂都没有进去,只是从旁边慢慢经过
▲在半山腰再次远眺整个格雷梅地区。。。
▲一根石柱就是一座小教堂,名字。。。忘了。。。
▲铁梯上是另一间壁画丰富的教堂“拖鞋教堂”
▲走出“格雷梅国家公园”,除了少了很多的教堂壁画,公园外的景象一点都不比公园内普通
▲这个巨石洞穴现在是公园保洁员的休息室
▲公园对面半山上的怪石和洞穴
▲公园对面半山上的怪石和洞穴
▲公园对面半山上的怪石和洞穴
▲通往“格雷梅国家公园”的公路两边全部都是这样的景象!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这个好像广州的“五羊”标志。。。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一匹骏马。。。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格雷梅地区的怪石与洞穴
TIPS:
1、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位于城东1公里的山坡上,可以从酒店叫车直接前往;
2、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开放时间为8:00-17:00,大门票20里拉,黑暗教堂单独收费,门票10里拉;
3、所有带有壁画的石室内均不允许拍照,而且几乎每个不允许拍照的石室都有工作人员值守,所以未经允许还是忍忍吧;
4、门口的售票处有语音解说器出租,不过只有土耳其语、英语、法语、日语、韩语、几个语种,没有中文;
更多旅行见闻及旅行直播尽在我的微博,点击图片进入我的微博关注我,更多精彩时刻及时放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