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文学有望产生传世之作

(2010-04-19 17:49:22)
标签:

网络文学

鲁迅文学奖

传统文学

传世之作

it

分类: 报纸文章
网络文学有望产生传世之作
□本报见习记者 廖小珊

http://www.chinaxwcb.com/xwcbpaper/res/1/1/2010-03/18/07/res03_attpic_brief.jpg
对于年轻人来说,网络文学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口味。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建威

    今年2月底刚刚启动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因首次吸收网络文学参与评选而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作协新闻发言人、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网络文学参评“鲁奖”时机成熟

    《中国新闻出版报》:作为国内最高的文学奖项之一,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将网络文学纳入了参评范围,作协做这个决定经历了多长时间的酝酿?

    陈崎嵘:算起来,做这个决定酝酿了大半年之久。还是在去年第12届“庄重文文学奖”的时候,中国作协就曾有过设想将网络文学纳入进来。将网络文学纳入参评范围,实际上表明了中国作协的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也就是我们对于网络文学是认可的、接纳的、欢迎的,并且我们还将引导网络文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我们将网络文学吸收进来并不意味着这次评奖就一定要有网络文学作品获奖,这是两个概念。我们欢迎网络文学作品参加评奖,但是网络文学作品能否评得上,还得按评奖的标准来定。

    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的范围,对于中国作协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我们把它叫做“破冰之旅”。而对于网络文学来说,这也将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作协主要出于以下3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网络文学现在发展的状况以及未来的态势,迫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网络文学。现在的文学格局主要分为3大块,一块是传统的文学报刊,一块是图书出版,第三块就是网络文学。在文学格局中,网络文学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网络文学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反过来,争议也越来越多。现在,网络文学以每天几千万甚至是几个亿的字数在增长,10年网络文学的发展,从总的作品数量和字数来说,已经超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传统文学的总和。同时,我国有3.84亿的网民,其中有近一个亿的网民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这样一个大范围的影响,这样迅猛的发展趋势,作为鲁迅文学奖不可能不顾及。

    其次,我们觉得文学评奖应该与时俱进。为什么要评奖?评奖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创作、影响阅读。文学评奖要适应现实形势发展需要,文学评奖要去研究我们的文学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我们看来,这些年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也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它还带来许多新的因素,比如说网络文学的题材问题、表现方法问题、审美标准问题、阅读方式等。而这些新的因素是过去,也是传统文学所没有的,我们的文学评奖界应该去研究它、关注它甚至适应它。这次鲁迅文学奖,我们通过将网络文学纳入鲁迅文学奖参评范围,这样一种方式来引导大家关注网络文学、阅读网络文学。

    最后,也是为了扩大评奖的社会影响。我们将网络文学纳入参评范围,也有试图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评奖的考虑。因为有网络文学作品的参评,就会吸引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来关注文学评奖,事实上这次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之后,鲁迅文学奖的社会关注度提高了,我们看到网上很多网民留言,大家觉得这个事情是个好事情。这对于网络文学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我认为,这也会使得评奖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读者。

    “鲁奖”尊重 网络文学的特点

    《中国新闻出版报》:有人也认为这次的参评,网络作品是去“陪衬”的,获奖的可能性很小,您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陈崎嵘:此次我们是真心诚意地邀请网络文学来参评的,同时我们也会公平、公开、公正地来评鲁迅文学奖的各奖项。

    对于此次鲁迅文学奖的评选,一方面我们毫无疑问要坚持鲁迅文学奖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包括网络文学作品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水平,对于网络文学作品,这个标准不能降,降低标准那就不是全国性的最权威的鲁迅文学奖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既然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我们就要邀请一些对网络文学比较有研究的专家来参与评奖。这主要是考虑到网络文学自身的特点。传统评委对网络文学不适应,他们确实不了解网络文学,要他们来做出比较公平科学的结论比较困难。而让那些对网络文学比较熟悉的人来阅评网络小说,相对而言,他们更有发言权、更权威。同时,在保证不降低网络文学思想标准、艺术标准的情况下,在阅评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注意网络文学自身表现的特点。网络文学有自己一些特制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优点而不是缺点。

    《中国新闻出版报》:与传统文学相比,您觉得网络文学作品有些怎样的共性和个性?

    陈崎嵘: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确实有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现在来看还十分明显。比如,在题材上,与传统文学比较注重反映现实,反映当代人、现代人、当下人的思想情感相比,网络文学可能历史的、悬幻的、科幻的比较多;在表现手法上,与传统文学一般采用规范性的、符合常规的、逻辑性的叙事方式相比,现在网络文学比较多的是穿越,同时网络小说还把各种各样的方法交织在一起同时使用;在语言上,与传统文学比较精炼、准确、生动相比,网络文学的语言不是很精炼。

    但是,不管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多大,我认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都是一种文学,所谓文学就要有文学必要的一些要素。比如说,要有积极的意义和思想内容,要有故事情节、人物场景,要有比较优美的文字表达、抒情达意等。

    乐观期待

    网络文学传世作品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刚才也提到,现在网络文学在量上和质上都有了提升,您觉得未来在网络文学领域,会产生经典传世的作品吗?

    陈崎嵘:对于网络上产生经典传世的作品,我们充满着期待。从目前来说,还不好说网络文学作品中已经有这样的作品出现或者说将会有这样的作品,但是我想完全可以乐观期待。我认为以下两个理由可以支撑我这个观点。

    第一,现在有那么多人和作家在网络上写作,他们中必然会出现佼佼者,而他们的作品普及面又那么大,其中必然会产生出类拔萃的作品,我想这个理由现在是完全成立的。

    第二,随着我们对网络文学这种创作样式、传播样式的熟悉、了解、研究,以后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网络文学作品。这样一种文学样式随着它的发展成熟,会达到文学创作的高峰,这也是可以抱有信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