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数字出版·本刊视角
(2010-04-19 16:00:10)
标签:
数字出版电子阅读器出版业视角杂谈 |
分类: 报纸文章 |
2009·本刊视角
作为数字出版产业的观察者,2009年,《数字时代周刊》以热忱又谨慎的态度,聆听行业的每一个声音,注视业界的每一种表情,思考着产业的每一步探索。 即将过去的2009年,数字出版产业所展示的巨大潜力与前景,令整个出版业界注目。有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方式的数字图书阅读开始普及,国民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达到24.5%,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截至2008年12月,我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达到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2009年数字出版业的整体收入预计将超过750亿元,并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产值。另据预测,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用户每年将增长30%,收入每年将增长50%。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数字出版出手不凡,更令传统出版暗自惊心,海内外媒体发出预测,2030年,九成出版物都是数字出版物,纸质书只有20年寿命。 与统计数字相互佐证的,还有数字出版产业界的大步探索与迈进。无论是盛大文学100万元售出《星辰变》游戏改编权、汉王4800万元买下央视黄金广告时间段推销电纸书,还是中文在线计划用千万元采购正版图书资源、北大方正集团与上海张江集团投资2.85亿元组建中国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业界的大手笔似乎已经把2009年加上了数字时代的注脚。 伴随一年数字出版的脚步,《数字时代周刊》一路快跑,未敢懈怠。我们深知,数字出版产业正在快速起步,并爆发出惊人的速度。身处数字时代,任何一点落后,都会被时代的步伐远远抛下。 |
4月 《网络阅读时代扑面而来》 尽管关于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是否此消彼长的争议尚无定论,但网络正在有力地改变着中国人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网络文学每天的点击量以亿为单位计算,而每一个普通网民,都有成为网络写手的可能。 《文学的“网络味儿”》 《网络文学明星:与成功“不期而遇”》 6月 《Kindle来了》
Kindle不是第一款电子阅读器,在此之前,索尼推出了更为轻巧、时尚的sony 《数字时代的新职业猜想》 对于新闻出版行业来说,以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环伺之下。毋庸讳言,因之数字技术,当前产业链条上的许多职业不久就将消亡,新的产业链正在酝酿新的职业。 《跨媒体传播“兵临城下”》 《童之磊:十年磨一剑》 《名人博客存在“话语霸权”?》 《刘迎建:站在电纸书的肩膀上眺望未来》 7月 《网络游戏出版产业高歌猛进》 7月在上海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适逢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发展的第10个年头。10年中国网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然崛起成为全球互动娱乐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张向东:玩手机就要玩“门道”》 8月 《网络时代的别样阅读和另类营销》 今天,阅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基于阅读的营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并且正在冲击读书人的书桌。 《电子书格式之争开启“潘多拉盒子”》 对于电子书来说,格式标准化似乎是横亘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长期以来,电子书格式化标准依然是产业中一个艰难的疙瘩,利益、竞争等种种原因,让格式化标准成为一道错综复杂、滋味杂陈的难题。 《媒体瞄上网络社交圈》 《侯小强:在网络中建筑阅读家园》 《网上书店渐成“旺铺”》 《网络文学正当红》 10月 《iPhone iPhone,被认作是移动通讯领域最具颠覆式意义的产品,可谓来势汹汹。对于数字出版来说,iPhone正在散发出诱人的魔力。 《数字版权采购掷地能否有声?》 11月 《“电子书”走近大众要过几道坎?》 “电子书”如今随处可见,与高调的生产厂商相比,市场的反应却一直难用“红火”来形容。在电子阅读器真正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宠儿之前,这种新型产品还必须面对许多现实问题。 《刘胜义:寻找世博会的网上“矿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