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orise.com/stock/k/sh/000001.png?t=1282118433078
周二沪指再次在2700点附近徘徊,权重股并没有继续延续昨日之强势,反倒成为拖累指数的“分子”。昨日大幅回落的题材股,今日再次卷土重来,但从操作手法来看,这样的拉升很可能是最后挣扎,诱多的成分更大些。
===【大盘分析】===
周一市场开盘不久便快速突破8月19日的高点2701点,但浅尝辄止后开始回落整理,周二市场再次在2700点附近震荡徘徊。可见主力们的心态依然比较谨慎,而我们应如何理解主力们的这种谨慎行为呢?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市场风格未能成功切换的前提下,市场转入“静默”,实属正常。就当前行情而言,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风险依然是制约行情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A股市盈率结构性高估的风险已经凸现,成为制约行情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主次两大矛盾直接封锁了行情向上弹升的空间。
就目前情况而言,最让人担心的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力。8月份以来,北京二手房价格基本恢复到调控初期的水平,在这个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落实将是大概率事件,而官方舆论的态度之坚决,也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在努力解决“民声”问题的背后,也确确实实是考虑到“民生”的。如此一来,楼市调控政策力度与7、8月相比可能会偏紧。
其次,担心政策基调逐步转向防通胀。目前对通胀构成威胁的有两大因素:一是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6月下旬以来猪肉连涨8周,涨幅接近20%,同时,由于全球粮价屡创新高,国内粮食价格也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而粮食和猪肉占整体CPI权重较大,在这两者大幅上涨的情况下,CPI超预期表现的可能性较大。二是美国的“二次量宽”政策,将会对全球金融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进而推动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由此,国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夹击之势,将会逼迫CPI沿上升通道攀升。
第三,金融“排雷”使银行板块成为“吊车尾”。中央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是金融“排雷”行动中的重要一环。而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往往会影响银行的赢利状况,基于这种担忧,银行板块始终迟滞于估值洼地,即使偶尔出现一次反弹,也仅仅是体现一下相对估值的优势而已,但并不能把这种优势发扬光大。
以上三个方面,从政策层面解释了行情为何不能有效突破2700点关口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何具备估值优势的权重股不能持续逞强的症结所在。实际上,不仅政策背景揭示了行情短期存在调整的风险,就市场内部而言,高市盈率风险已经暴露,并开始释放。
不过仍需要强调的是,在对行情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也不能因此就抹杀局部板块或个股的阶段性活跃,反之,也不能因为板块或个股的阶段性活跃而放松对行情的警惕。2700点成功站稳不是一两天的事,还需要反复震荡巩固才能进一步拉升。
===【后势展望】===
市场成功完成二八切换,沪指在权重股带动下再次接近2700点,在成交量有效放大的情况下,市场有望打开新一轮的上涨空间。而热点板块也因此发生了转换。前期以成飞集成为代表的强势股不建议再追高,可适当关注权重股的表现。该类股票将成为题材股回落时的主要护盘对象。权重方面可重点关注银行、钢铁与煤炭类个股走势,题材股重点关注物联网概念与区域经济(新疆、西藏)概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