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凡夫子
凡夫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西湖的人文景观

(2015-03-03 18:20:02)
标签:

杂谈

杭州西湖的人文景观http://s12/mw690/001Tbruxgy6QpzB5RyP4b&690

http://s3/mw690/001Tbruxgy6QpzBFWoib2&690

http://s1/mw690/001Tbruxgy6QpzCdUQg60&690

http://s12/mw690/001Tbruxgy6QpzCIUKnfb&690

http://s1/mw690/001Tbruxgy6QpzDalBC70&690



http://s16/mw690/001Tbruxgy6QpzEKq199f&690

http://s5/mw690/001Tbruxgy6QpzFoBFO64&690   http://s9/mw690/001Tbruxgy6QpzFSiJW28&690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有诗云: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画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名闻遐迩的岳王庙,昭示岳飞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八百多年来人民永远怀念他。岳飞尽忠报国 而惨遭奸臣秦侩的陷害,罪名是什么?“莫须有”!宋高宗怕钦宗回来,失去皇权,便与秦侩一心降金。不然,岳飞怎么能屈死于临安(今杭州)大理寺呢?谁之罪,秦侩是佞臣,墓前铁铸千古,然而赵构昏君能逃脱得了罪责吗?

    明初诗人高启《岳王坟》诗:“大树无枝向北风,千年遗恨泣英雄。”哭岳飞的冤魂千年不散;明中叶散文家唐顺之《岳王诗》:“吾生非壮士,于此发冲冠。”一介书生对岳飞的屈死满腔愤怒;王世贞《岳坟》诗:“空傅赤帝中兴诏,自折黄龙大将旗。”;南宋帝业“中兴”何有?直捣黄龙府的大旗自己折断了。

    “还我河山”响彻云霄的誓言,至今仍如雷贯耳。每一天,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岳王墓。

    于谦祠墓在西湖南面三台山麓,这位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于危难,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击退蒙古瓦剌部入侵,保卫了北京城,保卫了大明江山,保卫了朱家皇室。然而这样一个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后来却被权臣徐有贞以“意图迎立藩王”为托词杀害了。其实是当了俘虏的皇帝朱祁镇,朝廷刚把他从瓦剌手中赎回来,他的弟弟朱祁钰没有立即拱手让出宝座,朱祁镇当不了皇帝了,便迫不及待地搞复辟,于谦就成了十二世纪岳飞之后死于冤狱的第二位名将。

    少保是官职,属一品官,岳飞、于谦皆任此要职。两个民族英雄的屈死,如出一辙。皇权专制正体你死我活的争夺战,忠臣成了替罪羊。

    人民喜爱“心昭日月”的岳飞,人民喜爱“丹心抗节”的于谦,“青山有幸埋忠骨”,两个民族的精英、民族的灵魂与西湖的绿水青山同在。后人也格外看重西湖了。“杭州若无苏与白,风光一半减西湖。”

    西湖的白堤,已非当年白居易营造的白堤了。后人把白沙堤称为白堤,因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兴修水利,开拓西湖,造福于民;还因为白居易给杭州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诗篇,历代吟诵西湖的诗词白居易最多。“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如今的小学生,对此谁不琅琅成诵呢。

    比白堤长三倍的苏堤(2·8千米),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是苏轼两次到杭州为官(一次任通判,一次主知州),两次大规模整治,开浚湖底、挖湖泥筑的长堤,横贯湖面;并在堤上植柳栽桃,莳花种草,春夏秋冬,观赏不尽的姹紫嫣红。堤中建造六座拱桥,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使南北湖水流通,成就了“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千年美景。

    西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西湖的美景吸引了无数名人筑居,“以为避暑终老之计”。因此,西湖也就更有魅力了,从而迎来来四方慕名而来的客流。

    西湖名人荟萃。这里有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作家李清照的纪念亭;有五代战乱中保境安民的钱鏐祠;有南宋画家,兰花不画根土、寄寓故国之思的郑思所的墓茔;有清代著名学者俞樾的曲园;有中国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安息地。

    西湖的胸怀坦荡博大能包容人,名人大家,平民小姓都一样。勇猛刚烈民间敬仰的武松有墓穴在,供人亲近、凭吊怀念;南朝齐时钱塘名歌妓苏小小的窀穸也在湖边。书法家沈鹏给十二面亭柱撰写十二副楹联,数量之多,为西湖名胜之冠。

    历史让人临风遐想,怀铅提椠,流连徘徊;现实却使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了。

    这里有“愿作西湖老画工”黄宾虹的故居;有重量级的书法家沙孟海的兰沙馆;有艺术大师林风眠的塑像及其老屋;有国画大家潘天寿的旧居;有著名演艺术家盖叫天的“燕南寄庐”;有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郁达夫的“风雨茅屋”;有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提出“新人口论”国策的马寅初的故居;有“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方谷园2号”。 “若将西湖比西子”,那么,现代名人故居就像一圈珍珠项链套在美人的脖颈上。

    西湖能吸引天下游客,决不只是造型独特的楼台亭阁、引人遐想的水榭桥塔;决不只是绿野盈眸,古木参天;决不只是“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恍疑是踏雪”的断桥;决不只是一湖映双塔的雷峰夕照,决不只是“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的柳浪闻莺,决不只是“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的三潭印月,决不只是······杭州西湖风光无限,但慕名而来的不仅仅是它的青山绿水,而是比比皆是的人文景观。赋诗一首《游西湖有感》:   

    西湖美景誉千年,

    俯仰平观处处妍。

    倘若名人无荟萃,

    青山绿水白流连。

 

    注:此文发表于《南安商报》(2015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