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农业时代解决农民农村问题
标签: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城镇化大农业黄奇帆财经 |
分类: 濠江报道 |
城镇化绕不开户籍、土地、金融三大问题
近年来内地连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显示小农经济已经不能适应大农时代的发展。而在国际资本或产业资本纷纷进入农业领域之后,传统农业将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资本和市场的竞争中,农业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兴朝阳产业。5月11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2013第二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以“农业新阶段:赢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和定价权争夺”为主题,探讨大农为时代的工业化、食品安全、农业品牌服务等热点话题。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朱保成认为,“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是农业大国,不少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缺少一批像荷兰花卉、津巴布韦烟草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http://img.itc.cn/photo/o54AEIwH9Vz
重庆市巴南区区委书记李建春介绍了用“三化”解决“三农”的新思路:首先是用农业的产业化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其次是用农民的职业化,改变农民的劳作方式,由个体劳动变为集体劳动;三是用农村的社区化,改变农民的居住方式。
黄奇帆:绕不开的户籍、土地、金融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演讲中表示,农民工进城问题、城乡土地供应减少问题,以及农村金融问题,是进行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绕不过去的三大问题,而要解决这三大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产生和释放红利。
黄奇帆分享了重庆市的改革经验,他表示,重庆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先后有360万农民转为城市户口,减少了农民人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城市化;创造性地推出了农村土地地票制度,建设了全国唯一的一个地票交易所,把进城农民留在农村的土地用产权化的方式盘活了,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了城市房地产的土地供应;最后通过政府担保的方式把农村金融搞好。“这是我们今后10年、20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http://img.itc.cn/photo/o54AHVj7TZM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职业农民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表示,农业发展已进入加快构建新型经营体系的阶段,需要通过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根据中科院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学生失业率为17.5%,而农民工失业率仅为3.4%。与此同时,大学生平均月薪是2766元,而农民工是3500元,建筑业的农民工和城市月嫂的月薪甚至过万。熙可集团首席执行官朱演铭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人才缺失。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现代化,是农民的现代化。朱演铭表示,未来中国的务农者不是现在在农村的农民,而应该是新一代的具有竞争力的农场主,实干的农业职业工人、农业机械工程师、农学家,以及懂得制定现代农业和家庭农场市场营运规则的政府官员和农业协会领袖。他建议大力发展农商教育,鼓励农业职业教育学院、农商学院和农业大学建到新农村中去。
把IT技术引入现代农业生产
国际知名的IT制造商联想集团近年来进入现代果业生产,并带动IT管理技术进入农产品管理,据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陈绍鹏介绍,联想控股提出三大应对之道并一一践行:“全程可追溯系统”,以高质量的IT管理各环节信息;“全产业链运营”,把整个业务从源头到餐桌全权覆盖,保证整个端到端的效率和产品安全;“全球化布局”,通过南半球5家水果种植企业的收购,实现南北半球鲜果互补。
“中粮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进出口商,未来一定要往世界原料的前端布局。”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认为,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进口原料的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粮食进口的增加,大都是用来做饲料,而饲料需求的增长主要就是因为肉蛋奶等消费的增长。据介绍,截止2012年,中粮的产业链布局已经完成,上游有设施、中游有加工、下游有市场。
http://img.itc.cn/photo/o54APA6Qufx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