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bmiddle/672f82d3gc0611ee2ce38&690
小桥流水是每个人的江南梦。柔软,静逸。
虽然生活在苏州。周庄却是第一次去。因为工作关系,接待北京的贵客。
大群大群的旅行团匆匆来到这里,争相着和双桥合影。看沈万三的家财万贯。
人头攒动,是喧哗的下午。周庄人来人往。
桥边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着紫色的花朵,很是好看。
夜幕初上。我们来到沈厅酒家,临窗而坐。窗外小河流淌,桥头,是看风景的人。
萝卜干。周庄毛豆。三万蹄。响油鳝糊。不清楚北方人爱吃何种口味的菜,不过来到南方,当然得品尝江南的味道。
北京来的客人。赵老老师和先生,还有他哥嫂。另外一位是姥爷。赵老师的父亲,86岁的老人,腿脚利索。
给姥爷子要了一小瓶白酒。赵老师劝他,少喝点。
我笑着说,喝点。
西边的天有着淡淡的夕阳。屋檐翘首,粉墙黛瓦。
赵老师装好三脚架,小心翼翼的拍下照片。说,真美。
小镇慢慢的静谧下来。一纸红色温暖的灯笼,一水摇摇晃晃的光影。
回程的时候,车厢里忽然就响起了这首《嘀嗒》,静静的流淌,把思绪又拉回周庄,那个水乡。
我回头,看见赵老师在欣赏刚拍下的江南的画面。音乐背景就是这首嘀嗒。
车厢里,只剩下这嘀嗒嘀嗒。悦耳,舒缓。
车,行驶在高速路上。远处是点点星火。
次日,去了拙政园。天平山。沙家浜。
在金鸡湖的长廊上。她递过电脑,一起看她刚拍过的拙政园的片子。
也看以前拍过的片子:丹巴。雪域高原。翻看的时候,每一次的片子都配着应景的音乐。
阳光初上的丹巴藏寨,光影鲜活。她说很早很早就守着太阳。
闪着亿万寒光的雪山,圣洁美好。
还记得第一次去火车站接她们的时候,是午夜11点。
在回酒店的车上,我征询她的行程安排。她说这次出来就是和家人一起放松。然后拍点照片。
她说想拍一次日出。我说小镇的灵岩山和天平山都可以看到日出。她说想看江南的样子。
只是天公不作美,接下来几天都是阴天。日出是拍不到了。
不过,小镇木渎依然有着江南的样子。我看得出他们高兴的表情。
一个下雨的早晨。
嘀嗒,嘀嗒。
我走到阳台把铜钱草搬到了窗外。
雨点嘀嗒在圆盘的叶子上,绿莹莹的,欣欣然的样子。
昨夜,落起雨。滴滴答答。
偶尔停歇,断断续续下了一整天。
于是想起这首嘀嗒,想起周庄,想起北京的她们。
走过江南时,带走的一些光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