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篇.木渎古镇-苏州水乡行(二)


分类: 旅游摄影 |
http://s10/mw690/672f5d61gd5e127d79da9&690
木渎古镇在苏州城边,乘坐地铁到一个终点站,出地铁约四里路就到了。正赶上春节,古镇上
的人们可能闹腾了一整夜,到了次日上午的八点多了,镇面上早现的行人多为步态缓慢的人们。我
望着小河那层层起皱的白色浮面,心中一阵阵地紧缩不说,还不停地责问自己;这是历史遗留给我
们的价值和珍贵吗?
木渎古镇不算小,为了开展旅游项目,辟出一块值得观赏的镇落园地专供游人们游览,游览的
地方显得干净了很多,河道常常看到清洁河道的小船来回打捞垃圾。到达古镇有几条门路,古镇游
览的正门是经过精心打造和装饰后出彩的,这儿还出售参观景点的门票。侧门是一座经过修饰而豪
迈过的大牌坊。后门是我误闯进古镇没有经过装饰的境地,反而,更真实地展现了小镇的平实生活
和生活一般环境的状况。
我缓慢地走上小桥,桥边的一座小屋内急忙步出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女子,手中端着的老式搪
瓷盆内盛满着杀鸡用后的淡淡血水,还漂着浮油和丝丝内脏物,她两三步走到河边,两手麻利地一
伸,哗啦!小河水溅起了厚重的漪涟,手中的搪瓷盆空了。我呆呆地望着那女人回返的身影。
此时,沉重的心神再也无法激起我对木渎古镇的幻想和好奇了。如果不是:“康熙三次南巡和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的广告词所吸引的话,我相信木渎古镇的腼腆一定依然是我梦中
的期待。
为了扭转我先前的紧缩,我的脚步一直沿着木渎古镇的旅游标示,小河道,小拱桥,小商店和
小码头等一一展现。可是,我的脚步不愿意停留,我的心境不能片刻细细品味这具有历史的古镇。
这儿告诉我几千年的古镇的价值,可是,我看到的却是没有珍重古镇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珍贵举止
和面容。
说着满脸都烙印着金钱的话,可能真得无法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秀美,温婉和柔雅。木渎古镇的
旅游狭小岸边,拥满了苏州食品特产和小食店,满镇弥漫着油炸臭豆腐的异味,四处有价值的景点
是凭票参观。
我沿着铺满青石板的路基已经走了多长时间?我也没有计算。可是,当我走进严家花园时,被
园里的静美和温婉所依念。古镇浸入河水的青砖沉淀着无声的磨痕,还有,河道边上的青苔,每每
看到它们,心中的想象力仿佛涌现古镇的精髓和依傍。
如果,古镇没有弯弯的河道和垂柳,一切平淡早已是人们预料中的。看着人们的穿着没有明亮
的色彩,加之天冷,四肢的伸展也萎缩了不少。这里的春早倒是挤挤攘攘的人们所烘托起的吵杂声
和叫卖声。
我在古史中总也无法摆脱我那现实而浅薄的估价。旧的,脏的和破的是历史吗?还是新的,干
净的更能表达历史的价值呢?模糊可能是我寻访木渎古镇最真实而无奈的心境,没有一段完整和辉
煌的历史不是被用心的人们所呵护和保留的嘛。如果仅仅是用金钱来维护古史的话,那么,其真实
的价值和超现实的宏义是无法承受千年浓厚的积淀载重。
我不敢将心瓣随意蠕动了,只有在心灵感动时,瓣叶会随着血液飘拂致远。我不敢说木渎古镇
不好,皇帝都去了几遍的地方,我那敢对着来呢!不知远去的河水流到了何方?不知古前的镇落是
个什么样子?如今,知道的是这儿养育出了很多进士,举人和名人。
古镇的静娆奉献出宜人的摇篮,文化的底蕴支撑着古镇的脊梁。没有芬芳的花朵,一样艳丽在
素怀的角落中,没有波澜的河水,一样暗涌着岁月的沉寂里。别了!不知何年再来木渎古镇,这样
的古镇,最好是一个人静静地来赏,来读,来品,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