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篇.评电影《日瓦戈医生》·拾起人性真实的灵魂


标签:
电影日瓦戈医生评论 |
分类: 影视评论 |
http://s11/middle/672f5d61gc4e69e797eaa&690
当我再次在今冬寒夜的家中,虔看着我曾看过多遍的老电影《日瓦戈医生》时,每
一次都会被影片中广袤的平川和原野所感染。密林中的白桦树,白雪皑皑里的那一扇被
击碎的窗户,春来屋前满地绽放的橘红色花儿。还有那优美的俄罗斯旋律。但是,这一
次地感受不仅再限于此,从影片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所经历的爱与痛苦中索取其根源, 从
政治与现实的蛮行中所带来的更深层的悲壮与思考,心漪中真实的灵魂将永久地嗅慰和
瞑铭伊甸园里的芳香。
电影《日瓦戈医生》是根据苏联作家,诗人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此书在195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自此后,帕斯捷尔纳克
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也就是他获奖的第二年,他逝世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
金诺寓所里。
影片是在1965年拍成公映的,并被获得了当年奥斯卡影片的提名。故事的情节以曲
折的爱情为主线;日瓦戈与养父母的女儿唐雅结婚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
离开了妻子到了军队。在军队医院的救护中认识了裁缝的漂亮女儿,热情奔放的护士娜
拉,当他们的情爱在炽热中燃烧时,十月革命正如火如荼。为此,他们被迫分离了。
日瓦戈医生回到了故地与妻子团聚,一次偶遇,再次与娜拉重逢,久别似干柴的爱
恋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星火。就在温暖后的归途中,日瓦戈医生被早已埋伏了的红军俘
虏并送往前线。为了爱情,他冒险地逃跑回到了娜拉的身边。此时,将要临产的妻子也
远离了故土。最终,日瓦戈医生在开动的公共汽车上看到在路边行走的久别的情人娜拉
时,一股急促而无奈地拍打着车窗,下了车后,日瓦戈想用声音来召回远走的娜拉,可
是,他声不如愿,心疾倒地再也没有起来。
【注:两幅电影图片来自网络,特致谢! 】
http://s9/middle/672f5d61gc4e69d0e97d8&690
想到知识分子被搬上政治讲坛上的滑稽,不仅仅带来的是出卖灵魂和虚假的善意,
更重要的是波及广众不解的心怀本身中的扭曲。人生存的本意很简单,那就是活着。当
一种无形的枷锁附加于身心沉重的话,这种解放的挣脱是必然的。真挚的爱恋总会随着
政治的作俑而成为致畸的基因。仿佛日瓦戈医生随着政治斗争动荡中的不测而成为了自
己生活中的讥讽者。
人生没有漫漫,在艰难的岁月里,漫漫的是爱思中那无尽的恋绵和跌入生存低谷中
的顽强意识,唤醒着本纯人生的真实而达到平静中的暇逸。不再可能把面纱掀开让阳光
沿着凹凸的起伏显现出美妙的风景,现实让生存的最低本能和纯善的心境成为了讹诈和
腐烂的生物体。
当政治成了“红色经典”,当人们的精神成了政治所支配其左右时,生活的真实意
义便成了惊魂夺魄之作,随之而来的是篇篇悖世之论,层层哀鸿遍野。涣然氤氲也无补
于沧桑遗洞。看到日瓦戈医生逃跑回来照镜子的那一幕,仿佛是在揭开政治历史所带来
的愚昧和荒谬。心中有着强烈的共鸣感,当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模样时,世间的悲哀
再也没有如此的毁骨之损了。
当我流下一掬甘苦无言的泪水后,心荡中的真实懵然殷殷,时代的变迁,不因把人
性中的至善之门关闭,不该把权威的政统强加于生存的至美中,知识的海洋终究会淹没
腐朽的妄为和锋芒,带来的是智贤的开明和萦绕心怀的美好。
2012.7.15.深夜于堪培拉
http://s4/bmiddle/672f5d61gc4f910edb5e3&690
http://s9/middle/672f5d61gc4e69d0e97d8&690
http://s4/bmiddle/672f5d61gc4f910edb5e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