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篇.十二使徒岩-永不会消失的澳洲自然诱人奇观


分类: 旅游摄影 |

当我的双脚放落在澳州维多利亚州大洋路上的坎贝尔港国家公园(The Campbell National Park)的沙石地上时,天空上的白云不是朵朵,而是放射出白丝丝如飘带般的奇景,把整一个天空铺满如闪耀着光芒并奇异般的辉煌。看过无数次十二使徒岩的照片。可是,此时,我还是无法按耐住如参加盛宴般的虔诚心情,刺激着我的心脏源多次的启动!再启动!
站在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也有人译成十二门徒石)的看台上,是几块大岩石呢?1.2.3. ...,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我的视力有问题,那一排完全不整齐的海岸线的悬崖峭壁,向大海分离出如岩石小岛般的奇观。最初的人们把这些自然奇石称之为“母猪和小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它们的名字被改成了更加吸引人们的“十二使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尽管,那时只有九块大小不等的岩石在海岸边耸立着,尽管在2005年7月3日一块岩石断裂,尽管在2009年9月25日又再次有一块塌陷,现今仅有的七块岩石依然耸立在南大洋的海岸线上。
在2000万年前形成的这一自然奇观,在这之后的1000-2000万年间,由于来自南大洋的风暴和大风不断地侵蚀或腐蚀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使得不断有旧的’使徒‘倒下,又有新的不断形成出来。使得这一自然奇观更加的神秘诱人,它们的魅力,使得这一自然奇观带有梦幻般的丰富想象力和历史与现实的价值感。









【09】这张照片是我在大洋路上的洛恩小镇邮局买的一张明信片上的照片,我把它们拍摄下来,可以看到过去而我们看不到的真实的景象和它们的故事(左图最前面的塌陷岩石原有45米的高度)。
故事从报端上摘录如下:
据法新社2005年7月4日报道,“十二门徒岩”矗立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南部海岸,大约形成于2000万年前,由12块各自独立的岩石群组成。千万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12块岩石逐渐雕刻成形态各异的奇岩,因为其数量和形态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门徒岩”。
7月3日上午,其中一块高达45米的大岩石突然发生崩塌,数秒钟内变成碎石块落入海中,足足比海平面高出10米。据了解,这块岩石是“十二门徒岩”中最大者之一,是构成“十二门徒岩石”景观不可缺少的一块。估计它在崩塌前至少抵挡了6000年的海浪冲击。
一些观光客恰巧看到了岩石崩塌的瞬间,都被惊得目瞪口呆。一名15岁的悉尼男孩和他的父母拍下了岩石崩塌前后的照片,两张照片的时间分别是9点18分和9点19分,从上面可以看到:一分钟前大岩石还矗立在那里,一分钟后就永远消失了。
(注:澳洲近代史上对十二块岩石的数量和形象并不能被证实,应该就像澳洲官方网站上描述的就是为了旅游而改名。)

1.将海岸形象一个岬角。
2.冲上海浪的浪头把岬角的中部低端冲出一个洞穴,并形成拱形。
3.拱形断塌。
4.岩石断塌。



















我每次看完十二使徒岩的西面,南面和东面,总会回头深情地再一次看看,望望,不舍地离开。被眼前的神遗和奇境穿透了我的心脏,划破了我的脑回。双眼一次次流出激动和不知缘故的泪水,心中流淌着是喜悦还是悲伤呢?迎着海面吹来的冷风,嗅着海风带来的海味,清醒着我那魂糊的脑海。感谢大自然给予人类这伟大的慷慨和恩典!感谢我的双脚在我未死时刻来临之前,所给予我的力量和支撑!还感谢我能在这伟大的自然奇观面前感受我那爱的情怀!
走了!我将离开这神圣的地方,我再一次回过我那卑贱的头,再一次看一眼梦想不到的神奇和美妙,再一次吟念这一切带给我的谧静和思绪。有人说它们像站立在南大洋上的卫士,有人说它像跟随耶稣取经的门徒们,我感到它们更像远离漂泊陆地上的一个个小舟,更像大树上飘落下的一片片落叶。
海浪对这些石灰石侵蚀的速度大约是每年2厘米,旧的“使徒”不断倒下,新的“使徒”不断形成。如果我还能再来时,我不知道它们是否还是今天的它们?不知道新形成的它们是什么样子?但是,我完全可以相信它们的存在。它们的存在是自然界美好和毁灭的矛盾统一,也是自然界中矛盾共存的美好奇景的真实体现啊!
注:照片拍摄于2011.8.澳洲维多利亚坎贝尔国家公园内(航拍将在下一次投放)。
照片上没有打上我的标识和落下我的水印,是因为照顾照片在整个版面的视觉感,不等于不是我的版权,望采用者先告知安娜,并在使用中标明出处。安娜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