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篇.国庆十一·我在堪培拉参观《中国当代艺术展》


分类: 澳洲生活 |

十月一日是祖国的国庆节,也正是澳洲的周假日。此时,春风化雨的堪培拉,阴云密布,小雨淅沥,寒风不断。上午,我来到了位于堪培拉阿克顿(Acton)半岛上的格里芬湖畔的澳洲国家博物馆,这里正展出《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它如春风把冬寒堪培拉的莽草色变得生机盎然。假期的人们不管风雨,照样出游参观,把平日冷清的澳洲国家博物馆挤得水泄不通。
《新境界中国现代艺术展》为期一个月,展厅大门前的一幅很平实很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在海报上,它是由中国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海外展事。把我不那么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拉回到了今天的现实中,这就是看到海报的第一眼和心中的感受。

【01】 堪培拉的春雨,绿了满树。

堪培拉澳洲国家博物馆是一座超现代园林艺术的多角度的梦幻建筑,把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不可逾越的梦幻,在这种不规则,不协调和不可能的建筑中,实现了建筑中的协调,规则,可能而不单调。这比比皆是的壮观空间,使得人们在开启智慧大门时,已经进入了理想的羽翼下,放飞着思逸的敏行。





这里展示了澳洲的发展史和原住民的一些艺术品,让人们了解澳洲从百余年来的社会,文化和各个领域中的进展。并以大篇幅地去颂扬澳洲人的精神和意志。把人们已经逝去的物想和理悟再一次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进到“中国现代艺术展”展厅里,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很大的各族人民站在天安门前的景象油画,仿佛把我拉回到了几年前,我站在祖国北京天安门前仰望着国旗在旭日下冉冉升起的时刻。心中是这么的激动和感慨!
厅内为了保护画面,灯光显得很暗,只在每幅画的上面投下暖黄色射灯。进到主展厅内,见到的第一幅画是齐白石大师在1951年作的《红荷》的水墨画。用着很大的玻璃镜框镶表着。近邻是潘天寿在1962年作的《记写燕荡山花》的水墨画。最显眼的正面是一幅很高和很大的《主席走遍全国》的水墨画,它是李琦在1960年而作的。这些水墨画的着色和墨迹很柔,画面也很清晰。“是不是真迹?”我先生问了我。我想:“可能是吧?”因为,有人在这个小展厅内把守着,连我想拍照都不可以。复制品的话?那也是一幅高级的模拟字画。
没有数过展厅内有多少画幅,画幅的表现是从1949年建国开始到建国六十周年为止的创作品。有水墨字画、油画、水粉画、木画(用木板贴上的抽象画)、木刻和微型电影等展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部微型小电影《MICROCOSM》。情节抽象并带着梦幻般的想象力。把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存矛盾用一种模拟人和树的对立和统一来演绎,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把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破坏后的演变,也将毁灭人类自己的家园。’
还有几幅画很让我印象深刻:


遗憾的是,我没能把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名字记下来(这里有限制我的拍照)。


杜甫的诗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用英文写书法:Faithful to your art,
把一段好端端的字体改的面目全非,中国人不认这不像中国字的字帖,澳洲人不认这不像英文字的字贴。从立体感上看,还是很整齐耐看的,放在最后面展示,可能就是让人们回家后还要做家庭作业吧!
(以下的照片是博物馆的外部景色。是上个月晴天拍摄的)







其实,还有很多的好画值得我再次观看并学习的。如有一幅画作全是嫣红色实心圆点,从远望过去如美丽花园盛开的鲜花,很是抽象和养眼。还有如像很多小蝌蚪游戈到中心的一幅抽象画,我看到很多的澳洲人围着它,拉近拉远着他们自己的脚步,看得非常地认真。
虽然,此刻我的双脚站在澳洲的土地上,但是,今天祖国的繁荣和安康总挂在我的心上,尤其是在祖国生日的时刻,我观看到了来自祖国的画展,这也是我心中的一件幸事,也是我默默地为我的祖国祈福的时刻。祖国的今天,是我们在海外华人的祈福,更是我们心中最神圣的灵魂。祈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祝福朋友们国庆假期快乐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