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迷戏点象棋谱
(2014-12-09 19:02:53)
标签:
体育 |
分类: 棋谱书介绍 |
棋谱分类大抵相似,不过是开、中、残局,对局集、技术类、综合类等,现将其间珍馐样样把君前,也或有误将糟粕当至宝,也或有沧海遗珠未曾识,其中优劣,看官需仔细掂量方是。
(一)、经典的对局集
(二)、古谱类
(三)、开局谱类
中炮巡河炮是现今笔者使用较多的开局,在五十年代左右,小神童李义庭曾出版过一期《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不过文革遭劫,留下残本实不多见,现代较好的版本是孙志伟的《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专集》,其中包括飞右象巡河九应(巡河炮盛行年代的著名用语)、巡河炮缓开车对屏风马等,布局内容上十分丰富,变招分析体系亦十分庞大,但战略解说却十分单薄,如果不能用心体会,就算全部记下来也不过得其形似罢了。
中炮进三兵在现代马炮争雄中也时有出现,但活跃和变化激烈程度就远不如进七兵了。据说棋坛上有个说法,进七兵七卒,你好我好看谁更好,进三兵三卒,你差我差看谁更差。也就是说三兵非布局之正,至少在阵形上不那么合理。进三兵的著作,早年的有何顺安《中炮进三卒对屏风马》,质量如何我不知道,但现在的二手棋谱市场此物已是天价了。现代著作中较好有金启昌的《中炮进三兵专集》(金氏在蜀蓉现代布局丛书出版的名为《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分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三步虎等几类,棋谱特点秉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棋谱风格,方方面面详细得当。
(四)、残局谱类
(五)中局谱类
(六)综合类
(七)棋史类
******************
邹郎老弟,大半年前我也曾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后来事情多,写起来又觉得不容易分类,一直没有好好写下去.读了你的文章,佩服啊!不过作品还有可以完善之处,有不少重要的棋谱未提及.比如特级大师李来群的佳作<象棋全盘战术指微><燕赵骄子李来群专辑>,徐天红的<象棋东南烽火>,<江东俊秀徐天红专辑>,湖北科技出的吕钦的<广东少帅吕钦专辑>,<胡荣华对局集>(1,2),李德林的<象棋实用弃子局>,阎文清的<象棋大师名局评析>,徐天利的<猴年象棋大师赛对局选精评>等,棋史类的重要作品还有<棋城外史><棋话汇编><弈林野史>,对局评注少了56年开始出的历届个人赛专集,布局专著<象棋斗炮战>,上海文化出的<象棋现代流行布局精华><象棋布局例典><象棋实用布局新招>等,残局谱中林幼如的<车马专集>,邓崇律的<象棋排局大观>(1--5),还有应该分一类谈谈有关让先让子的棋谱,如杨官璘的<弈林精华>,何顺安的<弈径>,唐博渊的<象棋让子技巧探秘>等.对对,多谢小宁波兄!
本来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本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岂敢一文令天下从?
你提到的书中,湖北科技那套对局集我只收到一本,就是王嘉良的自战解说那本,所以一直引以为憾。
棋史类的那几本我也没有,一时也忘了棋城外史等书。
个人赛对局集、团体赛对局集、各类杯赛对局集我有提到,不过略说罢了,象棋斗炮战是顺炮列炮布局吧?上海文化那三本布局书挺一般的我觉得,我有其中一本,不过觉得没什么用。
车马专集是漏了,疏忽了,呵呵,现代许多车马谱都有以是为蓝本的迹象,一时不察,赧甚,呵呵。
让子多在古谱,象棋让子技巧探秘估计是唯一的让子棋专著,但我感觉象棋让子跟围棋让子区别很大,下手不能跟学围棋那样把让子棋的技术往实战中挂钩,象棋让子下法与全盘下法毕竟有很大不同的,而弈径我没有,所以也没想过把他单独作一个类别。
多谢宁波兄的指教,呵呵。
邹郎博客:http://www.blogcn.com/user25/hswaveszou/index.html?filelist=1#md
呵呵,最近实在太忙,等空一些再说吧.过去棋书一印就是上万,现在可没有那么红火了,可悲啊,象李来群<象棋全盘战术指微>,胡荣华<胡荣华象棋自战解说谱>,刘殿中<盘河马探秘>,许银川<银川棋路>那样的绝顶高手的心血之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确实是很好地总结了棋谱的大概情况。稍微补充几点:
1。大师系列,个人觉得蜀蓉版《李义庭专集》不可错过。读完此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象棋境界。李特大的攻杀绝对不在王老虎之下。唯一不解的是:李特大的棋有时劣的出奇,根本不象同一个人下的。另外,黑龙江科技出的一系列特级大师专集,如孟立国、刘殿中等,棋评水平低下,但选局很有棋史意义,值得一提。
2。顺炮布局,个人觉得有王老虎的《横车对直车》三部曲加《象棋斗炮战》已可横冲直撞于江湖了。《顺炮全集》,有大杂烩之嫌,所谓“大全即是大不全”也。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
以下是引用一马单提在2006-6-28 17:02:00的发言: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
同意此君的话,甘雨时虽无名气,但这部《单提马源流》绝对是用心之作,可与黄少龙的《马炮争雄》、《列炮纵横谈》等著作等量齐观,喜欢从历史角度把握布局的棋迷不可不读。
邹郎此贴写得甚好,尤其是专题类开局这一部分写来十分详尽,想必邹兄对各类开局书籍也是喜爱有加、心得颇多。但残局部分,仍言犹未尽。我补充几点:
1、从横向看,残局可分为实用残局、排局两大类,近年由于李中健的功劳,又出现了“实用排局”的新概念。从纵向看,残局又可分为古谱残局、江湖残局(也可称民间排局)、现代排局。
2、古谱残局:实用残局以《桔中秘》(也包括《适情雅趣》)为代表,排局则以清代四大名谱为代表,另外,尚有《韬略元机》、《百变象棋谱》等也可一读。
3、江湖残局:许多古谱残局其实也可视为江湖残局,如《蕉竹斋》、《湖涯集》等,现代人编选的书籍也较多,如屠景明的《象棋古谱残局选》、瞿问秋、杨明忠编著的《江湖残局》、《象棋民间排局》,陈松顺的《江湖棋局探秘》等。
4、现代排局:由于排局家的出现,这部分书籍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个选择。我个人不太喜欢黄大昌之流的排局,至今令我最爱不释手的是张建麟的《弈海烟波》。
5、实用残局:这部分书又可分为几类,理论类、综合类与专题类。
1)理论类:不消说,贾老的《象棋残局新编》是经典。
2)综合类:这类书是手册,也是辞典,需要常翻的,案头必备。我喜欢沈正富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与屠景明的《象棋残局例典》两部,而屠的《象棋实用残局》(两卷)因属早期,其中许多局例的胜和结论已经过时了。另外还有王、李编著的《象棋残局大全》。
3)专题类:陈廉庸的《炮卒专集》、《马兵专集》以及刘健的《中国象棋炮兵攻杀技巧》、《中国象棋马兵攻杀技巧》是其中代表,另外人体出过一套分类实用残局丛书,由于这套书太多,我没有购买。
6、实用排局:喜欢实用残局的不可不读李中健的书,他的名著《残局攻杀技巧》尤其要看,这部书也奠定了他在象棋实用残局方面的“精巧”地位。此外,他的著作还有《兵的妙用》、《车炮的妙用》、《象棋实用排局》、《象棋残局全书》等等。
以上补充,请各位指教。
向朋友们推荐好棋谱
作者:千里独行(yhyunion)
本人是象棋发烧友,业余求道派,但实战很少,属于“书房棋”,水平嘛,在“弈天”也就刚刚打上“岳阳隆醣,棋力不高,平时颇爱收集棋谱,自信对谱还有点鉴别力。这里把自己喜欢的几本书向棋友们推荐,信不信由你!
(本文来自于:象棋精华论坛——http://bbs.chessgood.com/)
一、布局类:
1)、《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屠景明(蜀蓉)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布局书,当时是80年代末在上大学时,刚对象棋感兴取酰屠老写作颇有古风,将布局延伸到中局杀局,使初入棋途的我爱不释手。
2)、《马炮争雄》、《挺兵局应对方略》、《列炮纵横谈》(蜀蓉)、《斗炮烽火》(北体)——黄少龙
黄教授的布局书很有特点,可以说是布局史,详细阐述了每个局面的来由和演进过程,这是在很多布局专著中鲜见的。
3)、《顺炮全集》——王嘉良、李德林(蜀蓉)
这是我认为是论述顺炮局最好的一本,其中有很多中局相关的内容,很精彩。
4)、《反宫马专集》——(上海文化出版社)胡荣华的精品大作,现在看内容有点少,但在八十年代初绝对是所有棋迷梦寐以求的“葵花宝典”。相信大家都在期待,什么时候胡司令能再出第2版《反宫马》和《飞象局》呢?
5)、《盘河马探秘》——刘殿中 (河北科学出版社)
左马盘河的爱好者不可不读,该书质量明显高于后来北体和蜀蓉出的两本盘河马专著。
6)、《象棋布局新概念教程》(3本、北体)——阎文清、张强
价格是高,质量也不错。
7)、《象棋布局精要》——刘殿中
看来是一本面对初学者的,但很全面(尤其是:中炮对屏风马),结论较客观,序言中还介绍了象棋布局的学习方法,也很有指导意义。
8)、《象棋布局丛书》——(三十多本、蜀蓉)
喜的是全面,忧的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书确实是精品,有的作布局“数据库”还可以,其结论嘛,就惨不忍睹了(RICH DATA ,POOL
INFORMATION!!)。
9)、《流行布局新变探索》——蒋全省酡李艾东(蜀蓉)
虽然已是十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其中的流行布局现在依然流行。内容并不面面俱到,主要针对流行布局中的一些具体变例,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讲解。对老变例的不合理性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写作态度非常认真,结论理性、客观。相信中级以上水平的棋友会很感兴取酰
布局类书籍之我见:
中国象棋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以布局方面的成果最为丰硕,相应的棋谱也汗牛充栋,让我们爱好者目不暇接,常常在选择时面临困惑。这里我想谈两个问题:布局书籍的类型、质量的评价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布局书籍。
1)、布局书籍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简介类、大全类和专题类。简介类如黄少龙的〈马炮争雄〉,介绍中炮对屏风马三百年布局发展史,作为对布局发展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大全类如蜀蓉版的〈炮类布局大全〉,基本概括了炮类开局的所有重要类型,作为对布局类型的全面认识,可以一读,
注意:大而全的缺点是粗而糟,对其中的结论大可不必当真。专题类的书如〈顺炮全集〉,对某一布局有偏好的棋友必备。这类书最多,质量差异也最大。
2)、质量的评价:我认为布局的特点是发展快,变化大,因此即使最好的布局书也不可能是绝对真理,但是,应该是相对真理,也就是说,在这本书写作的时候,书中大多数结论应是高层次棋手所认可的,结论不能过于误人子弟,这就是“正确性”。其二,作者应该溶入自己的见解,见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启发性。这比较难,大师们比一般的“棋谱作家”更容易作到。这就是“独创性”。其三,针对读者的层次,在棋谱中应加入必要的注释。比如,在介绍一个变例时,A变结果红先,B变结果黑先,很多书不解释为什么,没解释局面的实质,各方面制约因素的综合考虑等等。高手对这些可能一眼就明白,可是中、初级爱好者就犯困了。如果A、B都是比较正确的演变还好,不理解记住就得了。更不幸的是A(B)可能是出自某次大赛的对局,但其中实战的走法有重大问题,客观的结论刚好与实战结果相反,那就惨了!!!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布局书籍: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现在的水平需要,初级水平的棋友只要了解一点布局陷阱
、基本布局类型就可以了,不用花大精力,多解拆杀局、简怠醯用残局,提高计算能力和战术敏感性。中级水平的棋友一方面要对布局有比较全面、相对正确的了解,刘殿中的《象棋布局精要》和阎文清张强的《新概念布局教程》可为参考,其覆盖面广,结论也相对准确。另一方面可对自己喜爱的布局进行专题学习,有各种专集可选择(当然要考虑质量问题)。高级水平嘛,。。。。就该自己写书了!!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要读谱,不唯谱;多思考,勤实践。
二、中局类、综合类
中局类主要介绍中局的战略战术,综合类则包含了开、中、残局和对局评注等多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两类书相对数量不多,所以合并介绍。
中局类的棋谱现在最普遍的写法是“战术集锦”,即从各种大赛的对局中将精彩的战术组合片段截取出来,以弃子、兑子、腾挪等战术主题进行分类。这类书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于初中级水平的棋友而言,熟稀踅术是学习中局的必经之路,没有战术手段作依托,战略构思便无从谈起。我所知道的这类书有:
《象棋中局战术丛书》(以各种战术主题分类,若干本) 徐家亮等 人体版
《象棋三十六计》(全套3本) 蔡伟林等
《象棋中局全书》 李中健 辽宁科技版
《象棋中局妙手》 庞小予 人体版
《中残局精华》 蒋志梁 蜀蓉
还有很多,象金启昌、孙尔康、张宗辕、赵庆阁、张强、甘雨时等都有这类作品。
现有某些中局谱存在的遗憾:
1) 重战术、轻战略
对于大师而言,并不是出现了某个局面,才看出其中的战术手段,而是在那个局面出现之前,他就浴觖到了一切,并制定出计划有意将局面向这个方向引导,这个引导的指导思想和计划,可以说就是战略,它的立足点是形势判断(如双方矛盾的焦点、各个局部棋型的特点、存在什么战术手段、如何利用以及基于全局的诸方面的综合考虑),刚才谈了,战术的掌握是重要的,但棋下到一定程度,对战术基本都熟稀跛,战略构思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可以说高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存在于战略思想的境界。有些中级以上的棋友,很多战术局面他们都能说出正解,但面对一个弧貘局面或双方均有战术机会,必须埂踟兼备的对埂踔面,就不知如何着手了。
在这方面写得比较好的书有:
尚威的《中局拼杀108法》(北体版):分析讲解实战中局,既有形势判断,又有着法演变,其中还有很多高手赛后的拆局心得。
刘殿中《中局妙手——棋有此理的埂醣技巧》(北体版)
李来群《象棋中局战略战术》(河北科技出版社)
2) 只是实战着法的罗列,分析不够
某些中局战术书籍只罗列实战着法,对着法中双方存在的错误未指出,这种写法在现在肯定行不通。要只看着法,在网上就可以下载。书就是要揭示隐藏在着法背后的那些东西(比如对局双方都看到的手段,实战并未弈出),还应尽可能指出实战着法中的问题。当然,这对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对中局“常型”的特征归纳
最近看《棋艺》杂志,觉得梁文斌大师论中局战术的文章很好,把中局突破战术的“型”分类归纳,进行同类局面的总结,使人读后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我平时也看国际象棋,在这方面国际象棋的中局书籍写得比较好,像M.尤伟的那本《中局》,根据中心兵型的特征对各种局面深入分析,并提出一般性的结论。虽说这些结论在实战中可能被各种特殊因素影响,但其总的方向是正确的,我想这就是“型”的规律吧。中国象棋好象比较缺乏这类中局理论的著作。
较好的综合类棋谱:
1)《中国象棋谱》(1、2、3集):现在看内容比较陈旧,但是当时(50年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2)《弈林新编》:“魔叔”的“魔典”,我之最爱。特色在于很多内容是杨老“自己的东西”,其中的中局研究“高左炮局”、“屏风马过河炮局”“弃马陷车局”、“弃炮陷车局”和残局研究部分是该书精华。变着多,讲解较少,初级棋友读来可能比较吃力。
3)、《象棋高级教程》(王嘉良、李中健):特色在于布局研究,都是当时王老(和黑龙江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4)、《象棋埂趵战术》《象棋战术探秘》(言穆江):记得有人说言大师是“棋坛秀才”,诚不虚也。内容丰富,文采也很好。布局研究中“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右横车”、“左象盘河马”、“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给我的映像尤深。言还有一本《象棋名流精华》,是关于中局的,也不错。
大多数棋友都是自己摸索,没进过专门的象棋班,棋谱是最好的帮手。我本人把自己的打谱下棋经历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1、感兴趣,知道基本走法并且从棋摊上学了他人一些套路。
在这个阶段我曾经从一位同学那里借阅了黄少龙大师的《象棋开局战理》。主要是想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开局熟悉以后作为杀手锏用。我那时棋谱还不象现在这么多,目前大家可以选用张强和阎文清大师合作的《布局定式与战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这类套路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比如您是稳健型的,就不要弄那些太激烈的,初级阶段控制不住,输棋太多会挫伤兴趣。
2、对于象棋攻守平衡有了一定认识。
这个阶段我主要是提高自己的杀力和丰富残局的基本功。几位版主介绍的屠景明老的《残局(上下)》及《适清雅趣》我都看了。我自己的体会是,要由浅入深,先解拆简短的,熟悉了其中的常见技巧和构思以后,再解复杂的。记得我学习《适清雅趣》的时候很有趣,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在同学家看到一本《象棋杀招大全》作者是李德林,刘德斌,刘德祯,那本书的难度不是很大,并且基于实战,我解拆了其中所有的棋例,感觉收获很大,那时的书也真便宜,418页的书只卖5元钱。后来,再看到《适清雅趣》的时候,对大局面的分析就容易一些了。总之,研究棋谱是很枯燥的,要想尽一切方法维持兴趣。
3、想办法了解高手思路。
这个阶段说明自己的棋力具备了一定水平,中残局具备了一定的功力,很多棋友在这个阶段已经在棋摊上称雄了,这个阶段最难提高,建议到网上多实践,更多的是观摩,看看自己能否理解一流高手的意图。我把观摩高手对局说为看活的棋谱。最后阶段,反朴归真,查阅高手对阵的全局资料,独立分析,形成自己的对局套路。
这个阶段的棋谱很多,例如:《棋艺》、《全国个人赛对局集锦》等,总之,对于自己常用的套路,资料越全越好。我是业余爱好象棋,没有通读万卷书的时间,只分阶段细解了几本。浏览是很多的。下面介绍几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棋谱作者和棋书。王嘉良。大名鼎鼎的老前辈。特点是真实在。招法分析极为详尽。近期流行代表作是《顺炮大全》,《列炮新编》。还有他在《北方棋艺》和《棋艺》上的布局专栏作品,皆为经典。黄少龙。著作态度认真,特点是选局具有代表性,关键处能点出真先。代表作有:《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最新布局法》《马炮争雄》等,他还有一些普及性的作品,如《象棋速胜法》等。黄老曾获得过全国个人赛季军,后又到大学做教授,很受棋友尊重。顺便说一句,黄老的作品据说是最早销往海外的象棋著作之一,曾经出口创汇哦。阎文清,张强。目前国内知名的现役强大师。文笔清丽,条理清晰。近期流行代表作是被棋友尊称为文强教师的《布局定式与战理》《布局疑型与攻击》《布局骗招与对策》等,看作品就知道是实在人。屠景明。棋摊老前辈。曾与陈松顺老,杨官磷老一起作为广东象棋的代表人物驰名全国。特点是作品朴实细致,专题性强。代表作是《中国象棋残局》(上下),《夹马炮对屏风马》,《中国象棋词典》等。孟立国。特级大师,多次打入全国前六。老人家的著作文笔辛辣,敢于抨击陋习,每次拜读他的作品,都有痛快的感觉。对咱们业余爱好者,老人家是很和蔼的。记得1986年,我曾有幸看过他的挂盘讲解,其对在座大学生(确切地说是毛头小伙子)棋友的随和亲切,至今难以忘怀。代表作《棋坛春秋》,《象棋残局》(与李中健合作)《59炮对屏风马》,以及其主编的《棋友》杂志(遗憾的是该杂志似乎只在书店卖,不能订阅)。金启昌,象棋大师。代表作《中炮对左炮封车》贾题韬。老人家的学识和棋艺都是我最尊敬的。<象棋指归>一书中的棋式不是很多,着重在于强调道理,书中的棋式都是配合棋理的主线选用的。当您感悟到一些棋理的时候,阅读此书,如好茶般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该书称之为“棋经”亦不为过。贾老好象还有一套专门介绍一盘棋个阶段棋理的著作,可惜太久了,我没记住名字。嘻嘻,一点浅见,请棋友批评。并且买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我刚看完《杀招大全》和部分《适情雅趣》的时候,觉得一下子懂了很多,下棋的时候一门心思找杀,棋友都怪我磨蹭,结果我输的更多。后来有热心棋友指出我对实战中局的技术很弱,不会向胜势转换。我就到处买中局的书,楼上棋友说的《三十六计》等我都买过,可是买回来看不懂,又没有老师指点。最后还是一本不足百页的小册子启发我真正对实战中局有了一些理解。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象棋弃子攻杀法》,黄色封面,厚度不足两毫米。其实很多小册子棋谱都很好看,例如还有《车炮兵杀法》作者刘健好象是刘剑清大师之子,曾经班门弄斧,后手顺炮战胜过胡荣华。这些小册子的共同特点是实战性好,通俗易懂,是入门的好坐标。
当今资料更多,完全没必要象过去那样满世界找棋谱,自己到什么程度就买什么棋谱,如果能上网,还可以下载免费的,总之,怎么合算怎么来。以下是引用阴山胡马在2003-12-19
14:03:11的发言:
学棋当学棋理.贾题韬<象棋指归>不可不看.我初学棋时.是张雄飞.<象棋初步>引我入门.然后有幸购得<<象棋谱大全>一套.其中第一.三册的<适情雅趣>><<桔中秘>>使我受益最多.(并非其它几册不好.皆因自己懒惰.未学而已)第一册.的作用使我有了良好的嗅觉.第三册中虽有诸多牵强着法.但精妙之处却是是瑕不掩玉.多年后掩卷思之.方觉从此书中学到的最大的东西是一种气势上的东西.初学棋时.两个作家印象最深.缘由此两位皆从题论入手.贾题韬先生<象棋指归>读过数遍.方体会其中深意.黄少龙大师.著作由浅入深.其作<实战中局谱>.<<象棋对策论><象棋纵横谈>给我不少受益.
过去看书皆因得其不易.又无人指导.只是拿到一本看一本.提高能力为主的象钱俊<象棋中局初探>.庞小予<象棋中局妙手>.孙志伟的.<象棋提高指南><象棋中局原理>赵国荣的.<棋枰精华录>王加良的.<象棋初.中.高级教程>三册.我只读过后两册.言穆江的<象棋攻防战术>以上书以我看来都为精品.只要用心研读.必有收益.不象如今拼凑之作.作者毫无责任感.
引我步入开局之门的是徐家亮先生的.<中炮过河车专集>黄少龙<列炮纵横谈>其后.李德林的<象棋弃子局>(主讲屏风马进7卒)居荣鑫的<象棋布局举要>王加良<顺炮全集>(其实我一直寻找王特大的<前锋.中锋.后卫>可久寻未得.)孟立国的<五九炮>刘殿中<盘河马探秘>胡棋王的<反宫马专集>金启昌<新编反宫马>屠景明.<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
还有后期张强闫文清的那三本.(其实这二人九四年也曾出过一本布局集锦.只不过影响不大).刘殿中的一本<象棋开局精要>(至今我都认为这是刘殿中除盘河马外真正用心写的一本书.象其和齐津安九六年左右合作的一套名为致胜法宝和妙手丛书.我看后马上送人了.)
记得多年前读杨魔叔的<弈林精华>一书.其中曾有杨的一篇自述文章.讲其自幼习弈.先学残局.其中江湖排局为一重要分支.然我学残局时因其过份繁杂.方知此功学之不易.而又用时很少.当初试想一局棋二三十合已结束战斗.何必要用马炮兵卒细细研磨.来回顿挫.于是只读其中几局而已.便把<竹香斋>
<百局象棋谱><烂柯神机..等竖之高阁.
依我个人浅见,读对局类的书前最好先搞清一两套开局.然后读之.会事半功倍.对局类书中.给我印象最好是李来群的自战解说.<象棋全盘战术指微>我从一棋友处借得此书.花一周时间抄得一本.其次象.徐天利<十连冠的棋艺精华>
<王加良个人专集>.<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以上两本为王加良作.
还有屠景明先生编的三本<象棋名局赏析词典>后期蒋全胜著<许银川百战纪实>.及吕钦许银川二人自著<棋路>不过后两者我都没买书.是从网上下的.其他的对局类书也看过不少.但印象不深.
还有一类带纪实文学类的书.给我印象较深的如羊城晚报名记.黎民良的<弈林精粹>屠景明.葛维浦有一本写夺冠纪实的书.(书名忘记.此书遗失)还有我一直想看但未见到的.<广州棋坛六十年>
到了近几年.读书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包括名家之作.我购之时也是慎之又慎.随着世风日下.金钱做祟,某些名家也随着年龄增长犯起了糊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棋书的质量不见得如何.价格如洛阳之米.记得有次在某个人网站见一棋友讲他与南北二杨(均为棋谱作家)交住..其中南杨(明忠)
甚为热情.而北杨(名字不提也罢)之举动.实另人不敢恭唯.从此.我只留他早期与王加良合著列炮一本.再不购其书.
张强与阎文清的《布局骗招》《布局疑型》很实用,对业余棋手很好找到攻击点,尽管书中的某些结论不苟同,但大体还是很好的。布局战理与定式翻了,没仔细看过。
王家良的《顺炮全集》真的是很好的百科全书,
刘殿中的《中局战法》现在在看第三遍,其中的文字很有启发
贾题韬的《残局新论》特别有指导意义。
陈日旭的《特级大师的许银川的棋艺风采》,评注到不是特到位,但是布局索引作的很好,可以全面了解银川的布局,对照着形成自己的布局体系阿
我看得最差的一本书是黄大师的《象棋布局疑难问题解答》,当时在书店稀里糊涂的买下了,回家后再也没看过,一看就生气。等下次搬家时直接卖给收垃圾的。
想起了,其实黄大师的《炮马争雄三百年》也很好的,写历史似的,当时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屏风马,并至少维持了三年的热爱。不过现在换了口味,爱顺炮了,觉得王老的《顺炮全集》更绝。
当然说不定下次喜欢上董志新的《单提马》也不一定,尽管我去年看过,觉得书也写得不错,但是我喜欢进攻,而单提马只能伺机反攻,暂时不喜欢这种布局,但书还是很好的。等老了,说不定就喜欢单提马了。
[讨论]大家说说自己看过觉得好的棋书吧最近感觉棋书真是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哪些比较好了。大家一起说说吧,一定要自己看过后的哦,听别人说不算。
我先说自己看过觉得不错的吧,张强和阎文清的《布局战理与定式》和《疑形与攻击》,还有一本《少儿学象棋》,黄少龙的《象棋开局战术精华》,陈松顺的〈棋理与棋术——象棋中级教程〉。
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布局定式与战理》99出版,总结了20世纪开局,是可以流传的好书
我学习的第一本书是杨老的<<弈林新编>>
张强与阎那宓摹恫季制小贰恫季忠尚汀泛苁涤茫砸涤嗥迨趾芎谜业焦セ鞯悖」苁橹械哪承┙崧鄄还锻筇寤故呛芎玫摹2季终嚼碛攵ㄊ椒耍蛔邢缚垂?/p>
王家良的《顺炮全集》真的是很好的百科全书,
刘殿中的《中局战法》现在在看第三遍,其中的文字很有启发
贾题韬的《残局新论》特别有指导意义。
陈日旭的《特级大师的许银川的棋艺风采》,评注到不是特到位,但是布局索引作的很好,可以全面了解银川的布局,对照着形成自己的布局体系阿
我看得最差的一本书是黄大师的《象棋布局疑难问题解答》,当时在书店稀里糊涂的买下了,回家后再也没看过,一看就生气。等下次搬家时直接卖给收垃圾的。
提高象棋水平
炮卒专集 马兵专集 大学毕业后1987年购买的中国象棋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百变象棋谱(杨明忠)江湖残局 象棋民间排局
91年的江湖棋局搜秘(陈松顺) 今天看来依然是宝书 因为当时酷爱残局特别是江湖残局 所以 见书就买
每周到书店就是为了找象棋排局书那时候收集了四大名谱 每天研究
几乎把每个棋局看了又看
而且
最好的布局教材就是
胡荣华的对局
象棋书籍浩如烟海,你肯定是看不完的,而你也没有必要看完,因为其中有很多是垃圾书;
不知道你的象棋处于什么水平上,也不知道你的具体需求是什么,比如开局,残局或是全局。
但总的原则是先读残局再读开局,因为残局变化比较少,相对容易理解;开局变化繁复,没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的很难真正读懂其中的走法;先读古谱再读当代棋谱,这样你才能把握棋的发展变化,从而帮助你了解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被历史淘汰的,也能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
如果你一点都不会下,或者才开始学的话,建议你买初级教程,看一下,王嘉良编的《象棋初级教程》还不错,你选其他的也可以,因为初级教程都差不多。我刚开始学棋的时候读过谢侠逊先生写的《象棋指要》,也是很不错的入门书籍,讲了很多道理以及提高棋力的方法,如果能找到的话读一下应该也会很有益处。
如果你已经具备一点象棋基础的话,建议你读一下《橘(桔)中秘》和《梅花谱》,虽然这两本书是古代象棋谱,其中的布局也几乎被淘汰,但他们入局精巧、杀法绚丽,很多战术很具有实用性,是很值得借鉴的。
然后你可以读《适情雅趣》,最好是徐家亮注解的。这也是古谱,是残局谱,对于初中级选手]提高棋力很有价值。以前有人说,熟读《适情雅趣》,可以提高一个马的实力;对于初级选手来说,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说一下,读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冥思苦想,在确认自己已经穷尽所有变化的情况下再看解法和注解,这样才是最有帮助的。
熟读《适情雅趣》之后,如果你想继续提高棋力,可以进一步读《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这两本属于排局谱,就是更难更复杂的残局,和大街上摆摊的江湖残局难度差不多,街面上摆的残局都是其中比较复杂的。插一句嘴,读这些残局谱不是为了记住固定局面的走法,而是为了增强你的算力和全面思考的能力,如果单纯考虑到背棋谱的话,那就事倍功半了。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读完《适情雅趣》就可以涉猎开局了。不管你象棋基础怎么样,如果你进一步想提高的话,开局都是应该系统学习的。
开局棋谱中你可以先读黄少龙写的《马炮争雄》,《斗炮烽火》,《挺兵局的应对方略》,这些都是从布局演变的视角,分析布局发展的,以《马炮争雄》为例,其中讲了最开始出现屏风马的时候怎么对付中炮,后来中炮想出了什么办法破解,而屏风马又是怎么样应对的,等等,一直到今天,中炮对屏风马也还是布局的主流之一,我认为这对你理解开局定式是很有帮助的。
在布局定式方面,阎文清和张强合著的《布局定式与战理》可以说是当前最经典的,也是相对来讲对局面评价比较准确的一部书,可以收藏。
阎文清和张强合作的其他两本书《布局骗着与对策》、《布局疑形与攻击》也都很好,值得一读,其中讲述了许多很不错的开局战术手段,学习一下应该很有帮助。
然后你该专门学习一种布局了。开局的学习应该是由精而博的过程。先把某一种开局学习通透,然后学习其他布局会很简单,因为棋理毕竟是相通的。建议你先学习斗炮布局(顺炮、列炮称为斗炮),然后学习马炮布局,最后学习兵相以及散手布局。不管你学习何种布局,但这几个作者写的一般都不错,斗炮可以看王嘉良的《象棋斗炮战》,
全局方面推荐你看阎文清注解的五羊杯比赛的实战谱,过了太多年了,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许银川的《银川棋路》很好,是他自己对自己实战经典棋局的详细讲解,不知道有没有出版发行,但网络版肯定是有的。
其他高手大师的对局自评也可以根据你所喜好的风格进行选择,我之所以推荐看高手自评,是因为毕竟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最好地讲出来每一步的选择,哪怕是错误的选择。读全局谱的要求是不要泛泛地摆棋,那样没什么用,你看过就忘了;你应该把自己当成是对局中人,先●仔细思考●这一步如果是我的话,我怎么走,然后再看当时是怎么走的,再看注解,比较思路上的差异,当然,你所想的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但能够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对你而言才更关键。
再接下来,你可以回到残局谱,残局中有一些实用的例胜、例和局面,怎么样能胜,怎么样能和,什么情况能胜,什么情况能和,是你应该掌握的,这方面的书推介沈正富编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里面有一千局常见局面,胜和的分析也很透彻。这时候你看了这些典型局面,你可以适当地记住一些常见局面的思路和固定走法,对你掌控中局很有帮助,你能知道怎么样交换子力能保证和局,怎么样引导局势能走向胜利。
关于中局方面没有什么太好的书值得借鉴,因为中局太难,变化最为繁复,所以你如果要加强中局只能通过开局的深入和残局的精微,从始末两端加强中局功力。
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这些你要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年,恭喜你,你至少可以笑傲街头了;如果有天分,你就是业余中的高手了;如果你疯了,那就向职业棋手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