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棋迷戏点象棋谱

(2014-12-09 19:02:53)
标签:

体育

分类: 棋谱书介绍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象棋书籍,汗牛充栋,些许犹如珍馐,棋迷得之,受益非浅,些许鱼目混珠,棋迷得之,犹如鸡肋,读之无味,弃之不舍。有鉴于此,棋迷邹某戏点象棋谱,惟愿有资于弈道也。
棋谱分类大抵相似,不过是开、中、残局,对局集、技术类、综合类等,现将其间珍馐样样把君前,也或有误将糟粕当至宝,也或有沧海遗珠未曾识,其中优劣,看官需仔细掂量方是。
(一)、经典的对局集
       第一类是大师系列专集,这个当代出版比较多,九十年代,各出版社皆有大部头的特大对局类书出版,譬如人民体育的“对局精解”系列、辽宁科技的“妙手巧着”系列、黑龙江科技的“精彩对局集”、“名局精选”系列等等,近年还有胡荣华主编的当代象坛龙虎榜系列,此类书中著名的不多,棋局也多为资料性收集,评论不多,而且一般情况下价格都出奇昂贵,如无特别偏好,一般棋迷收之无益。较好的个人专集推荐的是蜀蓉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一套特级大师对局集,其中包括《旷代棋王胡荣华全集》一、二卷,上卷徐天利著,主要是胡的六十年代的对局,有棋史,有详评,下卷朱永康著,只有五千册印量,可谓天下难求,不过内容一般,为七十年代后的对局,大多只有资料性的对局记录,无棋评;《棋坛元戎杨官璘专集》,该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载了杨官璘传记,阅读起来颇为有趣,接着是杨官璘百局自战述评,杨的对局炉火纯青,中残局功力甚强,虽其开局较为死板,但其对局到今天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棋坛少帅吕钦专集》,吕钦、陈幸著,主要讲述吕钦出山至夺冠的一些经历,有吕钦自评棋局,较为精彩;《东北虎王嘉良专集》,该书记叙了王出道以来在布局方面的新变研究,其中包含王的实战解析,篇后附有王的实战对局,王乃北方宗师,棋风泼辣,攻击性极强,打其对局谱很有畅快淋漓之感。《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王嘉良、李德林著,此书可谓赵氏对局的最佳作品。赵曰,王氏著作方能窥其精髓,笔者有言,有此一本,其他赵氏对局,弃之何妨。可惜的是,好像就只有这五种,要是能加上当时叱咤一时的李来群、柳大华等就很好了。
       第二类是大师自战解说谱:这一般是业余爱好者最喜欢的棋谱著作了。从棋坛元戎杨官璘开始,杨的自战谱散见于《中国象棋谱》、《弈林新编》、《棋坛元戎杨官璘专集》里面,最好的推荐还是末者,前两谱虽说是建国以来的经典著作,但到今天实用价值已经渐小。王嘉良专集,王嘉良的自战解说似乎只还有湖北科技出版的一本《东北虎王嘉良专辑》,王氏自选一生精彩对局100篇,详作评论,自许之意流露于字里行间,读之,遥想东北虎昔年风采,幸甚,快哉!胡荣华专集,代表作有《十连冠的棋艺精华——胡荣华杰作六十局》,此书作者所列徐天利、胡荣华,其实看内容主笔应该是徐天利,徐跟胡可谓亦师亦友,相交多年,了解甚深,其中选局颇具代表性,且都十分精彩,精读数遍绝非过事。《胡荣华妙局精粹》,此书乃胡氏手笔,不少对局解说甚细,包括其实战构思描绘其中,细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缺点是选局杂而不精,厚度至寸,让打谱者有望而却步之感。此外似乎是山西人民或是山西教育出了一本《胡荣华自战解说谱》,曾被某棋友转载于象棋网络,可惜笔者长年求之未得,甚憾。吕钦的自战解说出版的除上述的《棋坛少帅吕钦专集》外,最著名的是《吕钦棋路》,该书是吕钦原登载于羊城晚报上的棋局述评的汇编修改而成,全系吕钦实战解说,精彩之至,喜好小吕飞刀者万不能错过。此书同类作品还有《银川棋路》,不过国内没有出版,海外有棋友汇编成册,作为交流刊物,在内地亦有流传。赵国荣的自评自战谱是《虎啸弈林》,但解说甚为简单,许多地方寥寥而过,跟《胡荣华妙局精粹》不可同日而语。此外女子棋手单霞丽有《象棋女杰单霞丽对局精选》一书,有兴趣者可聊为一观。还有譬如《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象棋大师自战解说辑》,收集了当代不少大师的自战作品,亦可一读。
       第三类是棋谱作家评论的对局集。特级大师是良好的“噱头”,他们的棋谱总是十分地叫卖,虽然一般来说,我们都看不懂。棋谱作家评论的特大的对局谱多如牛毛,前述各类对局集比比皆是,只好选择一些精品来说说吧。胡荣华的棋,如言穆江《胡荣华东南转战录》,言有棋坛秀才之称,文笔斐然,该书评论详细得体,堪称言氏最经典的作品,可与《胡荣华名局精粹》、《十连冠棋艺精华》等量齐观;《胡荣华李来群二十年大战》,李浭、杨典著,此书解说甚细,然对于熟悉各类布局的专业棋迷而言,读之颇有累赘之感。此外如《一代棋王胡荣华妙局精华》等,却是不读也罢。赵国荣的棋,王嘉良评注的另外还有一本好像叫六冠王赵国荣专集,看内容与前述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相差不远,笔者未收该书。至于《超级棋星赵国荣对局精粹》相比之下就颇为拙劣了,一般棋迷不看也罢。许银川、吕钦的棋,有《许银川、吕钦象棋名局赏析》在金盾出版社出版,市面反映效果平平,与其读之,不若二《棋路》也。马正富另有《许银川对局集》一书,厚如砖头,内收对局数百局,无详解,收之无益,不如弃之。
       第四类是对局集锦类,代表作品有屠景明编著的《象棋名局赏析辞典》三卷,其中包括团体赛、个人赛、名家对局等,解说简明到位,资料性极强,附后有对局索引。近代名家对局代表作品有屠景明的《近代象坛争霸演义》、《听松轩象戏谱》、徐续的《磨剑楼象棋名谱选注》、陆兴的《京华象棋名局》、唐博渊《周德裕遗局选评》等,此类书棋局质量与现代对局相比有失火候,但近代风格显著,好攻杀者凶猛异常,好防御者委婉内敛,读之别有风味,此外,其中有许多近代棋坛历史掌故,亦十分有趣。其中另有一早年经典,周德裕著的《象戏钩玄》,笔者大学期间,曾求购于江西的华铨伦先生,华说该书系三十年代出版,正考虑翻印,待笔者工作一年多,方从辽宁一棋友处辗转得之,今天看来,此书无甚作用,然对于某等棋谱痴迷者却如珠如宝,此事而今忆起亦别提有趣。对局中的“名局精解”代表有贾题韬《象棋名局精解》、黄少龙《象棋特级大师名局细解》等,贾、黄皆是文人出身,说棋事半功倍,棋谱虽薄,但解说的分量却几乎过半,一般棋迷读之大有裨益。此外还有上海辞书出版的几本对局集,如屠景明的《全国象棋争霸战》、中象棋协的《荧屏楚汉争雄》、《楚河汉界争雄谱》等,在书店偶有见到,未曾细看。
       第五类是比赛对局谱述评类,如五羊杯比赛代表作品有陈松顺的《五羊杯象棋冠军赛》,一半介绍比赛花絮,一半评赏对局,十分精彩,堪称五羊杯对局集中翘楚之作。还有屠景明的《五羊杯棋王争雄谱》,印量甚少,赞誉颇高,亦是棋坛一佳作也。《五羊杯冠军赛名局赏析》,吴启生著,单看目录,如写小说,其中棋局却是一局没打过,阎文清、胡明著有《王者之战——五羊杯冠军赛集珍谱》一书,“第一届至第十七届,届届有佳局”,可与前列数著相互参详,久之必有裨益。全国历年的个人赛、团体赛等的对局,大多有记录出版,典型的有上海文化、安徽科技等分别出的《象棋对局选》系列,还有如《全国象棋赛对局精选》系列等,此外有一些单独发行的如王嘉良的《实战百局谱》、孟立国的《棋坛春秋》、《象棋大师争战谱》等,用小说笔法记叙比赛,赛评棋评相交辉映,亦别提有趣。
(二)、古谱类
       第一类是古谱全局类。最齐全的一套是蜀蓉出版的《中国象棋谱大全》,其中收罗了几十种全局、残局古谱,记得定价108元,读书时候囊中羞涩,其实该书也不过有收藏价值罢了。较早的经典是,谢侠逊编著的《象棋谱大全》,不过这套书是竖排版的,收藏可以,真要打完还是很有难度的,但对于早年的棋迷来说,也是难得的教材了。较好的单行版本有刘剑青父子评注的《橘中秘》,刘氏师承蜀中贾题韬,棋艺理论扎实,该书详细地分析橘谱中的各种局面,包括红方的各种攻击法的正确应对等,是古谱评论中的经典作品;程明松评注的《梅花谱》,程出身蜀蓉出版社,棋艺研究亦十分深刻,重编的梅花谱体系更加自然,其中另有弃马陷车两局的介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改编的《自出洞来无敌手》,虽说简短注解,但其谱本身极为优秀,局简意赅,是初学棋迷的极好教材;居荣鑫改编的《梅花泉》,居乃建国时代棋界名宿,著作等身,含金量较高,屠景明评注的《无双品梅花谱》等,此类都再现古谱特色,又不拘原样,对初学棋迷锻炼象棋杀法等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回忆笔者学棋生涯,最初即受惠于《自出洞来无敌手》。
       第二类是古谱残局类。最全的一套是刘殿中主编的《中国象棋古排局集成》,包括十二套古谱,只有棋界尚有疑问的《会珍阁》没有收录。该书亦有详尽的解说,一书在手,可谓残局无忧。单行本较好的是上海文化出版的四大名谱的详注本及《江湖排局集成》,这套书由朱鹤洲、杨明忠等排局名家评注改编,资料解说十分详尽,其中增加了无数个人研究心得,如朱著的《竹香斋》,其间对“鸿雁惊寒”的注解,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乃是残局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江湖排局集成》其中收集了许多古谱未载的或者是今人修改的残局,如《征西》等,行文风格与四大名谱相似。除四大名谱外,著名的《适情雅趣》亦有多人校注过,如著名的排局家蒋权等,因适谱本身变化不多,因此解说基本大同小异,无甚特别优秀的版本。其他的残局著作,如《湖涯集》、《蕉竹斋》等,蜀蓉等出版社曾一一出版,但影响一般。汇编类有胡知虑的《泛舟采荷象棋谱》,收集各类和局八百多局,按棋子数、路数编排目录,检索甚为方便。胡另有一本《映月揽胜象棋谱》,根据书名应该收集的各类胜局,不过笔者未获该书。诠正类代表是《象棋古谱诠正大全》,此书可以与古排局集成合而读之,其中对古谱着法、局面安排不妥地方一一诠正,可谓是排局爱好者的必备教材。此外还有如《江湖棋局搜秘》,陈松顺著,此书名气极大,陈系棋仙钟珍入室弟子,钟残局了得,陈对古残局亦深有研究,建国后主持《象棋报》,该书即由《象棋报》部分内容汇编而成,市面所见棋摊的大多作品都能在该书找到原型,可惜之处在于因系报载文章,详尽之处无法照顾,内容虽丰,对棋迷而言难免遗憾。如《江湖特种排局》,其中选局与传说中的《会珍阁》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其中包括林弈仙收集改编、沈志弈珍藏的《江湖特种排局》及与之有极大相似之处的《雁荡集》。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名家出版的解说江湖棋局的著作,如《江湖残局》、《象棋民间排局》等,在《江湖排局集成》中曾提到多本该类残局谱,可惜笔者尚未能一睹为快,甚憾。
(三)、开局谱类
       第一类:综合性开局谱。综合性是指那种布局飞刀、新型布局之类的开局手册,里面可谓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通读一遍似乎什么都懂了点,真的走起来却什么都不懂了,也就是花拳绣腿有那么两下子,其中因由却大多弄不清楚,一旦变招立刻就挂了。但这类书中也有不少经典的作品,比如居荣鑫的《象棋布局举要》及续编,据说是建国以来出版数最多的开局著作,张强阎文清的三大本“布局与定式”系列,在业余棋界享誉盛荣。另外还有一套比较好的是蜀蓉的《布局大全》系列,分炮类、马类、相类、兵类四种,但我只看了炮类部分,其他因为是散手棋,几百页的书分成十几类甚至几十类,大多是点到为止,不看也罢,炮类分成几大部分,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等,但也有些精彩胜场,比如其中五七炮双弃兵对反宫马飞左象就有十节内容之多,丰富之况谱所罕见。其他也许还有一些较好的布局系列,不过我没有怎么注意。
       第二类:专题性开局谱。专题性开局谱最著名的自然是蜀蓉一套三十本的《现代开局丛书》,八十年代也有一套人民体育出版社的专题开局谱,分类也比较细,但因为年代久远,布局之类的东西总有点过时的感觉。此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江西科技等出了不少布局的专题书,分析得都比较细,但理论分量似乎不够,整本书翻下来都是变招,看得人晕晕的,只知道这么走会处于劣势,而对此必然性劣势却无法做到足够的了解。以下就针对各种专门性开局列举些较好的代表作:
       顺炮类:王嘉良《顺炮全集》。王嘉良老前辈当年有句话的大约意思是,就布局创新来说的,他并不输于胡荣华。我个人估计,王所倚仗的底子就是顺炮布局的贡献。君不见,顺炮全集一出,顿时蜀蓉纸贵,此后数十年来,顺炮布局领域鲜有人敢来冒韪问津。王早期关于顺炮的著作是《桔中胆——顺手炮全局研究》、《象棋中锋》,在出版《顺炮全集》前后,还出版了一套别致的《顺炮横车对直车》,一套三卷,编排体例与顺炮全集中的中篇相似,但内容丰富得多,变例多,对局举例也多,是顺炮横车爱好者譬如笔者的最佳教材,可惜笔者长年“重金求购”未果,只有一卷上册,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呀。有关顺炮的布局还出版过数本,但光芒远被其所掩盖,如江西科技出版的《顺炮布局韬略》、宁夏王贵福的《顺炮新编》、人民体育的《顺炮直车对横车》、《斗炮局》等,此外还有一本专门的世界顺炮王对局赛记录《顺炮王象棋争霸战》,里面有许多国外棋手的对局,颇为有趣,不过资料性虽强,指导意义就一般了。
       列炮类: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嘉良《列手炮新编》、吴启生《半途列炮》、赵庆阁《列炮新编》等。若要详细举例,尚不可数,王氏另有《中炮对三步虎半途列炮》,人民体育亦有此类布局著作,还有《小列手炮》等,此类布局中最优秀的也许该是赵的《列炮新编》,分为左炮封车、三步虎、小列手炮三类,赵是辽沈一流棋手,其自序有言对此布局有所偏爱,屡屡用之,效果良好,棋手说棋,力量不言而喻。
       中炮对屏风马类:中炮盘头马的布局远可参考橘梅古谱,近可学习屠景明《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后来屠增补中炮横车进中兵对屏风马的布局体系,在现代布局系列中出版,即《夹马炮对屏风马专集》。笔者当年读大学之时,百无聊赖之际曾通打全谱,还细作笔记,之后棋艺至少长了两先,故甚为感激。
中炮巡河炮是现今笔者使用较多的开局,在五十年代左右,小神童李义庭曾出版过一期《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不过文革遭劫,留下残本实不多见,现代较好的版本是孙志伟的《中炮巡河炮对屏风马专集》,其中包括飞右象巡河九应(巡河炮盛行年代的著名用语)、巡河炮缓开车对屏风马等,布局内容上十分丰富,变招分析体系亦十分庞大,但战略解说却十分单薄,如果不能用心体会,就算全部记下来也不过得其形似罢了。
       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是现今最流行的布局,人民体育的布局丛书曾出版过徐家亮的《过河车专集》(平炮兑车体系)、《左马盘河集》等,蜀蓉的现代布局丛书曾出版了《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左马盘河》。左马盘河另有一名著即河北特大刘殿中的《盘河马探秘》,该书估计版数过少,而今已是传世瑰宝,在棋谱市场价格不下三位数了,单此一事,棋迷对该书质量即可见一斑了。此外,天津人民出版社还有一本不大知名的著作《屏风马弃马局浅谈》,估计是国内出版的唯一的弃马局专题著作,对此道兴趣不大的笔者尚珍藏有一本,建议爱好者学而习之。本布局的专题性对局谱有刘剑青的《中炮过河车名局精解》、陈孝堃的《象棋大师百局谱》等,其中选局典型生动,是学习该类布局的极好的指导性对局谱。
       中炮七路马被蜀蓉程明松誉为不蕴不火的典范开局,程的《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中主要是先锋马、过河炮、巡河炮、横车七路马等四种开局,其中过河炮较有代表性,原来人民体育有出过一本《双炮过河》,但评价并不太高,该布局现代出现的几率极小,主要是先手方几乎无人愿意走成如此局面。先锋马的另一面一般是左炮封车,先手方少有便宜。左炮封车方面蜀蓉有《中炮对左炮封车》,列举了先手方各种手段,但作者立足于屏风马的立场,并将左炮封车视为现代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布局形成的催化剂和内在主要原因。事实上就内容而言,中炮方已有较好的应付手段,不喜过河车的棋迷有必要了解一下该书。
中炮进三兵在现代马炮争雄中也时有出现,但活跃和变化激烈程度就远不如进七兵了。据说棋坛上有个说法,进七兵七卒,你好我好看谁更好,进三兵三卒,你差我差看谁更差。也就是说三兵非布局之正,至少在阵形上不那么合理。进三兵的著作,早年的有何顺安《中炮进三卒对屏风马》,质量如何我不知道,但现在的二手棋谱市场此物已是天价了。现代著作中较好有金启昌的《中炮进三兵专集》(金氏在蜀蓉现代布局丛书出版的名为《中炮进三兵对屏风马》内容大同小异),其中分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三步虎等几类,棋谱特点秉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棋谱风格,方方面面详细得当。
       五七炮布局有开局万金油之称,什么开局都有五七炮的一杯羹,同时也最为稳健,布局的弱点在该局中被压制到极限。在屏风马领域,五七炮更成独立体系,早年列位广东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就有卢家五七炮之称,现代特大刘殿中即有“五七干校”校长之誉。布局教材中,人民体育及蜀蓉都出版过《五七炮对屏风马》,由于笔者后手少用屏风马,于是只是摘看了一部分先手常用的着法,至于是刘海亭的谱好还是徐家亮的版本好,棋迷自己斟酌了。至于应对屏风马先进3卒的五七炮不挺兵的布局,据说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屠景明著的《象棋全盘战术——五七炮专集》中有详载,但因红方变化较少,现代较少使用该布局。
       中炮对反宫马类:反宫马是现代才深入开发的布局,自胡荣华《反宫马专集》后,二十年来经久不衰,尽管胡作在今天看来确实过于简单,与现代的专著相比,无甚指导意义,但事实上,胡列举的种种阵式在今天仍不失典型性,其中包含的开局思想如争取河头马等是指导反宫马方布局成功的重要法宝(该书题名为反宫马专集而非中炮对反宫马专集,可想而知)。因此,《反宫马专集》是确立了一种后手防御及反击的战略思想,只有从思想上理解了开局,开局才有灵活性也才有战略意义。以后出版的专著亦有不少,因笔者后手应中炮大多使用反宫马,因此收集颇多,如蜀蓉金启昌编的《中炮对反宫马》,小册子,若干年后金氏又在北京体院出版了《反宫马新篇》,在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一册《中炮对反宫马》,江西科技还有一本王登亮的《反宫马布局技巧》,大部分内容都与其他著作有相似之处,但有一个特色就是布局类型较为全面,有许多例中炮方上左正马的变例,这是反宫马遇到的首要课题,乐于此道者有深习的必要。专题类有《五六炮对反宫马》蜀蓉、黑龙江人民、人体三版本,《五七炮进三兵对反宫马》、《五八炮对反宫马》、《中炮横车对反宫马》、《中炮缓开车对反宫马》等,此几本书都有辞典效应,各处面面俱到,在解说方面显得十分薄弱,一般都是一个局面,某方有数种着法,结果出来以后,有的书说红优,有的书说黑反先,若不能自己深入浅出研究一番,滥读之下后果实在不堪。
       中炮对单提马类:单提马优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单提马即有七宝连树的美称。近代棋坛名宿贾题韬即极为推崇单提马,广东四大天王之一冯敬如即以此布局迎战八方棋手,现代擅长攻杀的北方棋手亦有许多人偏爱单提马。不过由于单提马中路的薄弱性原因,局面布置不断发展,横车过宫的布局在冯敬如时代已经初现端倪,到现代更发展成一完整的理论。笔者以为,最好的单提马著作是董志新的《中炮对单提马》,该书主要分单提马横车和直车两大内容,其中包括应对中炮方的各种局势,理论解说十分详尽,其中还涉及不少辽沈地区单提马名家的战法典故,可谓是当前市面上所见的最典范的教材。此外还有海外出版的彭彪的《中炮对单提马横车过宫》,此书主要写横车急过宫布局的攻防,与缓过宫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书为爱好单提马的棋友盛赞,但笔者未曾亲见,不敢妄论。
       中炮对三步虎类:俗话说,三步出车,但如果红不出车,黑就三步出车了,那就是三步虎。实战中三步虎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也有不少棋手出于战略目的而走出这样的布局的(换句话说,只要你先手不愿意,黑方永远没机会走成左三步虎)。三步虎较好的著作有尚威的《中炮对三步虎攻防战术》、金启昌的《三步虎布局参考》等。尚威的著作很有特点,其中介绍了许多布局陷阱,同时又从理论的角度阐述正变的涵义,对一般棋迷有很大帮助。
       仙人指路类:笔者认为,对于散手棋,棋谱的指导意义似乎不大,散手棋更加注重的布局的和谐和子力配置的优化,没有必然的优劣之分。仙人指路布局,最著名的当属蜀蓉出版的《仙人指路专集(上、下)》等,上册卜凤波著,主讲仙人指路对卒底炮与对兵局,卜亦是辽沈一流高手,然此书质量却甚是一般,下册尚威著,主讲仙人指路对起马、飞象,尚威作品,可谓分析入木三分,虽然没有常规布局体系,但打谱起来兴趣盎然,是笔者难得的略有翻看的散手布局书。此外,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蜀蓉、人体、黑龙江人民都有专著出版,蜀蓉版薄如蝉翼,无甚多价值,挺兵后采用飞相布阵的布局有《兵相局对卒底炮》。人体版作者内有李来群字样,不知是否挂名,但谱多评少,且后面的附局可谓多矣,竟达数十局,平添厚度,颇为不爽。笔者先手不走仙人指路,遇仙人指路多应以卒底炮,因此只选有关章节略看,各版本价值如何棋迷需自行参详。对兵局人体有李德林的专著,另有专门的《对兵局转兵底炮》一卷,飞象、起马都有《仙人指路对飞象》、《仙人指路对起马》,但与大部分开局谱一样,反映效果一般,亦无甚特别之处。
       飞相类:笔者以为,先手如果不走中炮的话,飞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飞相是最正规最切实的散手棋,训练飞相局,对提高中残局功力大有裨益。飞相局专门性的布局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徐家亮的《飞相局》,该书获得当年全国优秀象棋图书展评一等奖,是综合性的飞相局著作中的执牛耳之作,其中叙述十分得当,并不仅仅是罗列变着,而把棋步的意义详解清晰,全书重点绕一中相,如何发挥先行飞相的效力是全书的精髓思想。除此之外还有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金启昌的《飞相局》、上海文化出版的刘彬如的《飞相局》,但都无法与上著比拟。飞相对专题类布局的有《飞相局对过宫炮》、《飞相局对仙人指路》、《飞相局对左中炮》等,飞相局对起马局的专题布局谱有屠景明的《相马实战对局集》,该书取材于一些国内外比赛的实战谱,以飞相对左右正马、左右边马四类,并附上扼要注释与结语,亦属于正规的布局谱类。
       过宫、士角炮类:爱好过宫炮者不多,印象中最热衷的莫过于广东顺德的孔广锡,孔老致力于过宫炮先手不败的布局研究,历年来组织举办了三届上涌杯过宫炮王赛,编写了《过宫炮十八变》一书,其中许多变例来自特大比赛中的实战对局,据说孔老目前在推出第五册关于过宫炮的专门布局,可叹笔者在顺德工作两年,日前幸赖于某网友介绍方结识之,并有幸与孔老对弈两局,蒙前辈相让,皆侥幸成和。孔老的过宫炮布局类谱目前尚未在市面流传,颇为遗憾。当前较流行的有人体的《过宫炮布局》,算是较好的官谱了,另有《过宫炮布阵法》一书,未见其详,不予评论,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过宫炮新编》、《过宫炮对左中炮》,笔者略看后,弃如敝履。当代对士角炮研究较多的有赵国荣,但可惜的是,尚无专著问世。蜀蓉现代布局丛书中有《士角炮新编》、人体亦有《士角炮布局》,不过了无棋趣,笔者翻都没翻过。

(四)、残局谱类
       现代残局谱首选的是贾题韬的《象棋残局新论》,现代又出版了上下卷合编本,同时还加入了刘剑青父子的车马对车双象的研究结果,有极强的可读性。残局历来被视为诡秘莫测,贾氏从形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残局的基本思想和战略战术,同时辅以大量的典型例局说明棋理,下卷从残局角度出发,进而联系全局的作战思维。此乃笔者百分百推荐的经典棋谱,深刻学习之,对棋艺的理解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一类:杀局谱。这类谱大多是简明或巧妙的杀局,形势上与实战残局有很大距离,但杀法却十分典型,许多是入局的基本手段。较好的杀局著作是李德林的《象棋杀着大全》,该书按兵种分布分类,皆精选典型实用的杀法,共计六百多局。前人有言,熟打《适情雅趣》两年,可以提高一马的能力,我也说,熟读此书,必高一马,当然,如果你的棋力已经到基本能全部解出其中残局,那就只能当我没说了。其他的杀局著作早年最流行的郑德丰的《中国象棋弃子攻杀法》,几十页小本本,棋例却都挺典型,是当时难得的版本。现代一些排局名家也有专门的杀局著作问世,如黄大昌的《车兵的杀法》、《马炮的杀法》等,这个系列好像有六七本,都只有百局左右,变招少,注解少,可供闲时把玩。
       第二类:实用残局谱。对于专业棋迷和棋谱痴迷者来说,有几样谱是多多益善的,一是对局,二是开局,三就是实用残局。实用残局有不少代表作品,较早的有五十年代出版的屠景明的《象棋实用残局》上下两卷,该书选择的例局都很有代表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但对各种局面都可谓是点到为止,对求全癖的棋迷来说显然无法满足。较好的作品的是王嘉良李中健等人合著的《象棋残局大全》,内容极其丰富,笔者胆敢断言,谁若入得其中又出得其外,通晓其中奥妙,棋艺必趋上乘也。此外还有一本可备一观的是沈正富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其中收各类实用残局一千局,每局前有取胜要领或守和要领数句,是初、中级棋手的极佳教材,徐天红特大在序言中一语记之:“值得一读!”
       实用残局还有一部分是专题类著作,典型代表即陈廉庸的《中国象棋马兵(炮卒)专集》,两本小册子,百页左右,但解决了许多当时棋坛仍感棘手的马兵、炮卒对士相的攻守问题,可惜的是,陈不过四十即英年早逝,实乃棋坛之大不幸也。相似的还有刘健的《象棋炮(马)兵攻杀技巧》,刘乃刘剑青之子,可谓将门之后,此二谱涉及到马兵、炮兵残局的各种可能性局面,局例上百种,熟读之,马炮兵之用法必能曲径通幽处。
       第三类:现代排局谱。现代排局谱种类不少,多是现代排局名家裘望禹、杨明忠、朱鹤洲之类人的作品,较有代表的如《百花齐放排局谱》,现今好像已经出版到二十期左右了,华工象棋网至今仍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较为经典的推荐是裘望禹老先生的大作《少子百局谱》,该书百多局,全为红胜,每局编排子力不大于十个,着法在五十回合以上,其中顿挫、闪击等战术颇多,熟读之估计残局功力也是一日千里。该书尚有一姐妹篇《七子百局谱》,此乃典型的排局作品,红黑方均七子,局势以和棋居多,其中亦不乏大型优秀的排局,如第五十局月落乌啼,脱帽中有一步车送花心抓车简直匪夷所思,末后是双兵孤帅对马炮孤将残局,黑势强,这样的局面甚为少见。2003年春节,笔者家乡的擂台残局就选用了该局,后是华工棋友于该书中找到原题。
(五)中局谱类
       市面上的中局谱可谓是多如牛毛,但其中名著却少之寥寥。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凡中局谱,大多是节选实战对局中较为典型的局面,分类记叙,在此基础上加上棋艺的理解,故相对而言编写较为简单,因此市面上的中局谱不下数十种,但由于中局本身的特点,如果在中局发力,则残局失效,如果中局可以发力,则开局失效,因此甚为鸡肋,说中局即无法说开局、残局,但中局不可能跟开局、残局脱钩,在这种情况下,中局谱的市场就较为低迷了。
       笔者搜集的中局谱中,较好的有言穆江的《象棋名流精华》,该书可谓集文笔、妙局、佳评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中局作品,金启昌的《棋王胡荣华中局战谱》,此书跟一般的中局书编排差不多,也包括运子、弃子等战术运用的分类,局例皆选自胡荣华的实战对局。吴启生的《棋战中的盘面认识》,该书胜场处在于每局选例前的局面分析,这是许多业余爱好者欠缺的习惯。赵庆阁编的《冠军中局300例》,选局是男女各十位特大的对局实例,还有譬如黄少龙也有一些为棋迷称道的中局谱,但笔者因兴趣原因几乎没有认真翻打过一本中局谱,这也许是至今棋艺水平仍处下游的一个原因吧。
(六)综合类
       综合类包括一些个人专著,其中有开局、中局、残局、对局等,分类介绍或者评述。比如杨官璘的《弈林新编》、赵国荣《棋枰精华录》、黄少龙《象棋形势判断》,初学类如谢侠逊《象棋指要》、贾题韬《象棋指归》等,读这些谱最难能可贵地在于学习其中的棋艺思想和对局面的理解和分析方式,若单单局面于书面知识,则费力不讨好也。
(七)棋史类
       如果要说还有什么是经典的棋谱的话,肯定有不少人会说《广州棋坛六十年》。这套书有两种版本,但都极为少见,七卷本的前两卷还偶能在旧书市场遇到,而其他的都只有影印版了。对于这套书,笔者个人意见是,除了印量少几乎没什么优点,笔者曾于大学时候的校图书馆里借阅过第一卷,该书主要讲述广州棋坛的历史故事,用棋局穿插其中,有很强的历史资料性,但观赏性不大,实用性几乎没有,至于其中文笔嘛,与《近代国手名局》还有挺大的距离。《近代国手名局》作者徐清祥,该书主要讲述了近代国手如林弈仙、谢侠逊、彭述圣、四大天王、五虎上将、北方八猛、华东三剑客等等,上部分是文传,下部分名局点评。该书曾经分节登载于中国象棋网上,可谓一流的好书。相类似的还有陆兴和王国栋的《京华象棋名局》,介绍近代北京地区象棋国手的故事,其中棋局、棋评与文史交融,最后部分是北京“一名家”谢小然的棋史传记。现代棋史著名的作品有殷波的《龙吟虎啸》,讲述建国以来的从杨官璘到陶汉明等几位全国冠军的成才之路,并每人附最佳一盘棋简评。此外还有如《象棋大师成名局》,选取了一百多位当代象棋大师,每人一局代表作,名家棋艺风格跃然盘上,实谓佳作。
       另外当代一个最著名的“棋史作家”是黄少龙,黄少龙的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炮马争雄三百年》、《列炮纵横谈》、《挺兵局的应对方略》等,前者讲的是中炮对屏风马的历史发展变化,从进三卒的梅花谱到反梅花谱,到进七兵、巡河炮、过河车、五七炮等等,中者讲列炮,从大列手炮到小列手炮,半途列炮,新型列炮等,后者是讲仙人指路的布局,从吴兆龙的对兵局到飞象拐角马,再到金钩炮、卒底炮飞相、卒底炮补中炮等等,不熟悉布局结构的棋友可以找来看看,对提高棋艺修养颇有裨益。
 
 
******************

邹郎老弟,大半年前我也曾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后来事情多,写起来又觉得不容易分类,一直没有好好写下去.读了你的文章,佩服啊!不过作品还有可以完善之处,有不少重要的棋谱未提及.比如特级大师李来群的佳作<象棋全盘战术指微><燕赵骄子李来群专辑>,徐天红的<象棋东南烽火>,<江东俊秀徐天红专辑>,湖北科技出的吕钦的<广东少帅吕钦专辑>,<胡荣华对局集>(1,2),李德林的<象棋实用弃子局>,阎文清的<象棋大师名局评析>,徐天利的<猴年象棋大师赛对局选精评>等,棋史类的重要作品还有<棋城外史><棋话汇编><弈林野史>,对局评注少了56年开始出的历届个人赛专集,布局专著<象棋斗炮战>,上海文化出的<象棋现代流行布局精华><象棋布局例典><象棋实用布局新招>等,残局谱中林幼如的<车马专集>,邓崇律的<象棋排局大观>(1--5),还有应该分一类谈谈有关让先让子的棋谱,如杨官璘的<弈林精华>,何顺安的<弈径>,唐博渊的<象棋让子技巧探秘>等.对对,多谢小宁波兄!

本来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本着抛砖引玉的想法,岂敢一文令天下从?
你提到的书中,湖北科技那套对局集我只收到一本,就是王嘉良的自战解说那本,所以一直引以为憾。
棋史类的那几本我也没有,一时也忘了棋城外史等书。
个人赛对局集、团体赛对局集、各类杯赛对局集我有提到,不过略说罢了,象棋斗炮战是顺炮列炮布局吧?上海文化那三本布局书挺一般的我觉得,我有其中一本,不过觉得没什么用。
车马专集是漏了,疏忽了,呵呵,现代许多车马谱都有以是为蓝本的迹象,一时不察,赧甚,呵呵。
让子多在古谱,象棋让子技巧探秘估计是唯一的让子棋专著,但我感觉象棋让子跟围棋让子区别很大,下手不能跟学围棋那样把让子棋的技术往实战中挂钩,象棋让子下法与全盘下法毕竟有很大不同的,而弈径我没有,所以也没想过把他单独作一个类别。

多谢宁波兄的指教,呵呵。
邹郎博客:http://www.blogcn.com/user25/hswaveszou/index.html?filelist=1#md
呵呵,最近实在太忙,等空一些再说吧.过去棋书一印就是上万,现在可没有那么红火了,可悲啊,象李来群<象棋全盘战术指微>,胡荣华<胡荣华象棋自战解说谱>,刘殿中<盘河马探秘>,许银川<银川棋路>那样的绝顶高手的心血之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确实是很好地总结了棋谱的大概情况。稍微补充几点:

1。大师系列,个人觉得蜀蓉版《李义庭专集》不可错过。读完此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象棋境界。李特大的攻杀绝对不在王老虎之下。唯一不解的是:李特大的棋有时劣的出奇,根本不象同一个人下的。另外,黑龙江科技出的一系列特级大师专集,如孟立国、刘殿中等,棋评水平低下,但选局很有棋史意义,值得一提。

2。顺炮布局,个人觉得有王老虎的《横车对直车》三部曲加《象棋斗炮战》已可横冲直撞于江湖了。《顺炮全集》,有大杂烩之嫌,所谓“大全即是大不全”也。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
以下是引用一马单提在2006-6-28 17:02:00的发言:

3。单提马布局,董志新的作品又是一个大杂烩,论深度反不如其早期人体版的横车专集。但最用心、有最有心得的作品,我认为是甘雨时的《单提马源流》,绝对好书。另外贾题韬前辈的有关论述,也令人拍案叫绝。

4。当代排局,绝不能遗漏李中健先生的系列实用排局作品。其用国际象棋逻辑编排的棋谱,风味浓郁,自成体系,实在是可读之再三的好东西。

胡言乱语,请各位指教。

同意此君的话,甘雨时虽无名气,但这部《单提马源流》绝对是用心之作,可与黄少龙的《马炮争雄》、《列炮纵横谈》等著作等量齐观,喜欢从历史角度把握布局的棋迷不可不读。

邹郎此贴写得甚好,尤其是专题类开局这一部分写来十分详尽,想必邹兄对各类开局书籍也是喜爱有加、心得颇多。但残局部分,仍言犹未尽。我补充几点:

1、从横向看,残局可分为实用残局、排局两大类,近年由于李中健的功劳,又出现了“实用排局”的新概念。从纵向看,残局又可分为古谱残局、江湖残局(也可称民间排局)、现代排局。

2、古谱残局:实用残局以《桔中秘》(也包括《适情雅趣》)为代表,排局则以清代四大名谱为代表,另外,尚有《韬略元机》、《百变象棋谱》等也可一读。

3、江湖残局:许多古谱残局其实也可视为江湖残局,如《蕉竹斋》、《湖涯集》等,现代人编选的书籍也较多,如屠景明的《象棋古谱残局选》、瞿问秋、杨明忠编著的《江湖残局》、《象棋民间排局》,陈松顺的《江湖棋局探秘》等。

4、现代排局:由于排局家的出现,这部分书籍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个选择。我个人不太喜欢黄大昌之流的排局,至今令我最爱不释手的是张建麟的《弈海烟波》。

5、实用残局:这部分书又可分为几类,理论类、综合类与专题类。

1)理论类:不消说,贾老的《象棋残局新编》是经典。

2)综合类:这类书是手册,也是辞典,需要常翻的,案头必备。我喜欢沈正富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与屠景明的《象棋残局例典》两部,而屠的《象棋实用残局》(两卷)因属早期,其中许多局例的胜和结论已经过时了。另外还有王、李编著的《象棋残局大全》。

3)专题类:陈廉庸的《炮卒专集》、《马兵专集》以及刘健的《中国象棋炮兵攻杀技巧》、《中国象棋马兵攻杀技巧》是其中代表,另外人体出过一套分类实用残局丛书,由于这套书太多,我没有购买。

6、实用排局:喜欢实用残局的不可不读李中健的书,他的名著《残局攻杀技巧》尤其要看,这部书也奠定了他在象棋实用残局方面的“精巧”地位。此外,他的著作还有《兵的妙用》、《车炮的妙用》、《象棋实用排局》、《象棋残局全书》等等。
以上补充,请各位指教。
向朋友们推荐好棋谱

作者:千里独行(yhyunion)
  本人是象棋发烧友,业余求道派,但实战很少,属于“书房棋”,水平嘛,在“弈天”也就刚刚打上“岳阳隆醣,棋力不高,平时颇爱收集棋谱,自信对谱还有点鉴别力。这里把自己喜欢的几本书向棋友们推荐,信不信由你!
  (本文来自于:象棋精华论坛——http://bbs.chessgood.com/
一、布局类:
1)、《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屠景明(蜀蓉)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本布局书,当时是80年代末在上大学时,刚对象棋感兴取酰屠老写作颇有古风,将布局延伸到中局杀局,使初入棋途的我爱不释手。
2)、《马炮争雄》、《挺兵局应对方略》、《列炮纵横谈》(蜀蓉)、《斗炮烽火》(北体)——黄少龙
黄教授的布局书很有特点,可以说是布局史,详细阐述了每个局面的来由和演进过程,这是在很多布局专著中鲜见的。
3)、《顺炮全集》——王嘉良、李德林(蜀蓉)
这是我认为是论述顺炮局最好的一本,其中有很多中局相关的内容,很精彩。
4)、《反宫马专集》——(上海文化出版社)胡荣华的精品大作,现在看内容有点少,但在八十年代初绝对是所有棋迷梦寐以求的“葵花宝典”。相信大家都在期待,什么时候胡司令能再出第2版《反宫马》和《飞象局》呢?
5)、《盘河马探秘》——刘殿中 (河北科学出版社)
左马盘河的爱好者不可不读,该书质量明显高于后来北体和蜀蓉出的两本盘河马专著。
6)、《象棋布局新概念教程》(3本、北体)——阎文清、张强
价格是高,质量也不错。
7)、《象棋布局精要》——刘殿中
看来是一本面对初学者的,但很全面(尤其是:中炮对屏风马),结论较客观,序言中还介绍了象棋布局的学习方法,也很有指导意义。
8)、《象棋布局丛书》——(三十多本、蜀蓉)
喜的是全面,忧的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书确实是精品,有的作布局“数据库”还可以,其结论嘛,就惨不忍睹了(RICH DATA ,POOL INFORMATION!!)。
9)、《流行布局新变探索》——蒋全省酡李艾东(蜀蓉)
虽然已是十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其中的流行布局现在依然流行。内容并不面面俱到,主要针对流行布局中的一些具体变例,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讲解。对老变例的不合理性也作了深入的剖析,写作态度非常认真,结论理性、客观。相信中级以上水平的棋友会很感兴取酰
布局类书籍之我见:
中国象棋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以布局方面的成果最为丰硕,相应的棋谱也汗牛充栋,让我们爱好者目不暇接,常常在选择时面临困惑。这里我想谈两个问题:布局书籍的类型、质量的评价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布局书籍。
1)、布局书籍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简介类、大全类和专题类。简介类如黄少龙的〈马炮争雄〉,介绍中炮对屏风马三百年布局发展史,作为对布局发展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大全类如蜀蓉版的〈炮类布局大全〉,基本概括了炮类开局的所有重要类型,作为对布局类型的全面认识,可以一读, 注意:大而全的缺点是粗而糟,对其中的结论大可不必当真。专题类的书如〈顺炮全集〉,对某一布局有偏好的棋友必备。这类书最多,质量差异也最大。
2)、质量的评价:我认为布局的特点是发展快,变化大,因此即使最好的布局书也不可能是绝对真理,但是,应该是相对真理,也就是说,在这本书写作的时候,书中大多数结论应是高层次棋手所认可的,结论不能过于误人子弟,这就是“正确性”。其二,作者应该溶入自己的见解,见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有启发性。这比较难,大师们比一般的“棋谱作家”更容易作到。这就是“独创性”。其三,针对读者的层次,在棋谱中应加入必要的注释。比如,在介绍一个变例时,A变结果红先,B变结果黑先,很多书不解释为什么,没解释局面的实质,各方面制约因素的综合考虑等等。高手对这些可能一眼就明白,可是中、初级爱好者就犯困了。如果A、B都是比较正确的演变还好,不理解记住就得了。更不幸的是A(B)可能是出自某次大赛的对局,但其中实战的走法有重大问题,客观的结论刚好与实战结果相反,那就惨了!!!
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布局书籍: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现在的水平需要,初级水平的棋友只要了解一点布局陷阱 、基本布局类型就可以了,不用花大精力,多解拆杀局、简怠醯用残局,提高计算能力和战术敏感性。中级水平的棋友一方面要对布局有比较全面、相对正确的了解,刘殿中的《象棋布局精要》和阎文清张强的《新概念布局教程》可为参考,其覆盖面广,结论也相对准确。另一方面可对自己喜爱的布局进行专题学习,有各种专集可选择(当然要考虑质量问题)。高级水平嘛,。。。。就该自己写书了!!
最后要提醒注意的是:要读谱,不唯谱;多思考,勤实践。
二、中局类、综合类
  中局类主要介绍中局的战略战术,综合类则包含了开、中、残局和对局评注等多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两类书相对数量不多,所以合并介绍。
中局类的棋谱现在最普遍的写法是“战术集锦”,即从各种大赛的对局中将精彩的战术组合片段截取出来,以弃子、兑子、腾挪等战术主题进行分类。这类书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于初中级水平的棋友而言,熟稀踅术是学习中局的必经之路,没有战术手段作依托,战略构思便无从谈起。我所知道的这类书有:
《象棋中局战术丛书》(以各种战术主题分类,若干本) 徐家亮等 人体版
《象棋三十六计》(全套3本) 蔡伟林等
《象棋中局全书》 李中健 辽宁科技版
《象棋中局妙手》 庞小予 人体版
《中残局精华》 蒋志梁 蜀蓉
还有很多,象金启昌、孙尔康、张宗辕、赵庆阁、张强、甘雨时等都有这类作品。
现有某些中局谱存在的遗憾:
1) 重战术、轻战略
对于大师而言,并不是出现了某个局面,才看出其中的战术手段,而是在那个局面出现之前,他就浴觖到了一切,并制定出计划有意将局面向这个方向引导,这个引导的指导思想和计划,可以说就是战略,它的立足点是形势判断(如双方矛盾的焦点、各个局部棋型的特点、存在什么战术手段、如何利用以及基于全局的诸方面的综合考虑),刚才谈了,战术的掌握是重要的,但棋下到一定程度,对战术基本都熟稀跛,战略构思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可以说高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存在于战略思想的境界。有些中级以上的棋友,很多战术局面他们都能说出正解,但面对一个弧貘局面或双方均有战术机会,必须埂踟兼备的对埂踔面,就不知如何着手了。
在这方面写得比较好的书有:
尚威的《中局拼杀108法》(北体版):分析讲解实战中局,既有形势判断,又有着法演变,其中还有很多高手赛后的拆局心得。
刘殿中《中局妙手——棋有此理的埂醣技巧》(北体版)
李来群《象棋中局战略战术》(河北科技出版社)
2) 只是实战着法的罗列,分析不够
某些中局战术书籍只罗列实战着法,对着法中双方存在的错误未指出,这种写法在现在肯定行不通。要只看着法,在网上就可以下载。书就是要揭示隐藏在着法背后的那些东西(比如对局双方都看到的手段,实战并未弈出),还应尽可能指出实战着法中的问题。当然,这对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对中局“常型”的特征归纳
最近看《棋艺》杂志,觉得梁文斌大师论中局战术的文章很好,把中局突破战术的“型”分类归纳,进行同类局面的总结,使人读后有举一反三的效果。我平时也看国际象棋,在这方面国际象棋的中局书籍写得比较好,像M.尤伟的那本《中局》,根据中心兵型的特征对各种局面深入分析,并提出一般性的结论。虽说这些结论在实战中可能被各种特殊因素影响,但其总的方向是正确的,我想这就是“型”的规律吧。中国象棋好象比较缺乏这类中局理论的著作。
较好的综合类棋谱:
1)《中国象棋谱》(1、2、3集):现在看内容比较陈旧,但是当时(50年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2)《弈林新编》:“魔叔”的“魔典”,我之最爱。特色在于很多内容是杨老“自己的东西”,其中的中局研究“高左炮局”、“屏风马过河炮局”“弃马陷车局”、“弃炮陷车局”和残局研究部分是该书精华。变着多,讲解较少,初级棋友读来可能比较吃力。
3)、《象棋高级教程》(王嘉良、李中健):特色在于布局研究,都是当时王老(和黑龙江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4)、《象棋埂趵战术》《象棋战术探秘》(言穆江):记得有人说言大师是“棋坛秀才”,诚不虚也。内容丰富,文采也很好。布局研究中“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右横车”、“左象盘河马”、“横车七路马对屏风马”给我的映像尤深。言还有一本《象棋名流精华》,是关于中局的,也不错。

大多数棋友都是自己摸索,没进过专门的象棋班,棋谱是最好的帮手。我本人把自己的打谱下棋经历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1、感兴趣,知道基本走法并且从棋摊上学了他人一些套路。 在这个阶段我曾经从一位同学那里借阅了黄少龙大师的《象棋开局战理》。主要是想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开局熟悉以后作为杀手锏用。我那时棋谱还不象现在这么多,目前大家可以选用张强和阎文清大师合作的《布局定式与战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这类套路要符合自己的性格,比如您是稳健型的,就不要弄那些太激烈的,初级阶段控制不住,输棋太多会挫伤兴趣。 2、对于象棋攻守平衡有了一定认识。 这个阶段我主要是提高自己的杀力和丰富残局的基本功。几位版主介绍的屠景明老的《残局(上下)》及《适清雅趣》我都看了。我自己的体会是,要由浅入深,先解拆简短的,熟悉了其中的常见技巧和构思以后,再解复杂的。记得我学习《适清雅趣》的时候很有趣,之前我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在同学家看到一本《象棋杀招大全》作者是李德林,刘德斌,刘德祯,那本书的难度不是很大,并且基于实战,我解拆了其中所有的棋例,感觉收获很大,那时的书也真便宜,418页的书只卖5元钱。后来,再看到《适清雅趣》的时候,对大局面的分析就容易一些了。总之,研究棋谱是很枯燥的,要想尽一切方法维持兴趣。 3、想办法了解高手思路。 这个阶段说明自己的棋力具备了一定水平,中残局具备了一定的功力,很多棋友在这个阶段已经在棋摊上称雄了,这个阶段最难提高,建议到网上多实践,更多的是观摩,看看自己能否理解一流高手的意图。我把观摩高手对局说为看活的棋谱。最后阶段,反朴归真,查阅高手对阵的全局资料,独立分析,形成自己的对局套路。 这个阶段的棋谱很多,例如:《棋艺》、《全国个人赛对局集锦》等,总之,对于自己常用的套路,资料越全越好。我是业余爱好象棋,没有通读万卷书的时间,只分阶段细解了几本。浏览是很多的。下面介绍几位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棋谱作者和棋书。王嘉良。大名鼎鼎的老前辈。特点是真实在。招法分析极为详尽。近期流行代表作是《顺炮大全》,《列炮新编》。还有他在《北方棋艺》和《棋艺》上的布局专栏作品,皆为经典。黄少龙。著作态度认真,特点是选局具有代表性,关键处能点出真先。代表作有:《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最新布局法》《马炮争雄》等,他还有一些普及性的作品,如《象棋速胜法》等。黄老曾获得过全国个人赛季军,后又到大学做教授,很受棋友尊重。顺便说一句,黄老的作品据说是最早销往海外的象棋著作之一,曾经出口创汇哦。阎文清,张强。目前国内知名的现役强大师。文笔清丽,条理清晰。近期流行代表作是被棋友尊称为文强教师的《布局定式与战理》《布局疑型与攻击》《布局骗招与对策》等,看作品就知道是实在人。屠景明。棋摊老前辈。曾与陈松顺老,杨官磷老一起作为广东象棋的代表人物驰名全国。特点是作品朴实细致,专题性强。代表作是《中国象棋残局》(上下),《夹马炮对屏风马》,《中国象棋词典》等。孟立国。特级大师,多次打入全国前六。老人家的著作文笔辛辣,敢于抨击陋习,每次拜读他的作品,都有痛快的感觉。对咱们业余爱好者,老人家是很和蔼的。记得1986年,我曾有幸看过他的挂盘讲解,其对在座大学生(确切地说是毛头小伙子)棋友的随和亲切,至今难以忘怀。代表作《棋坛春秋》,《象棋残局》(与李中健合作)《59炮对屏风马》,以及其主编的《棋友》杂志(遗憾的是该杂志似乎只在书店卖,不能订阅)。金启昌,象棋大师。代表作《中炮对左炮封车》贾题韬。老人家的学识和棋艺都是我最尊敬的。<象棋指归>一书中的棋式不是很多,着重在于强调道理,书中的棋式都是配合棋理的主线选用的。当您感悟到一些棋理的时候,阅读此书,如好茶般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该书称之为“棋经”亦不为过。贾老好象还有一套专门介绍一盘棋个阶段棋理的著作,可惜太久了,我没记住名字。嘻嘻,一点浅见,请棋友批评。并且买书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我刚看完《杀招大全》和部分《适情雅趣》的时候,觉得一下子懂了很多,下棋的时候一门心思找杀,棋友都怪我磨蹭,结果我输的更多。后来有热心棋友指出我对实战中局的技术很弱,不会向胜势转换。我就到处买中局的书,楼上棋友说的《三十六计》等我都买过,可是买回来看不懂,又没有老师指点。最后还是一本不足百页的小册子启发我真正对实战中局有了一些理解。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象棋弃子攻杀法》,黄色封面,厚度不足两毫米。其实很多小册子棋谱都很好看,例如还有《车炮兵杀法》作者刘健好象是刘剑清大师之子,曾经班门弄斧,后手顺炮战胜过胡荣华。这些小册子的共同特点是实战性好,通俗易懂,是入门的好坐标。
当今资料更多,完全没必要象过去那样满世界找棋谱,自己到什么程度就买什么棋谱,如果能上网,还可以下载免费的,总之,怎么合算怎么来。以下是引用阴山胡马在2003-12-19 14:03:11的发言: 学棋当学棋理.贾题韬<象棋指归>不可不看.我初学棋时.是张雄飞.<象棋初步>引我入门.然后有幸购得<<象棋谱大全>一套.其中第一.三册的<适情雅趣>><<桔中秘>>使我受益最多.(并非其它几册不好.皆因自己懒惰.未学而已)第一册.的作用使我有了良好的嗅觉.第三册中虽有诸多牵强着法.但精妙之处却是是瑕不掩玉.多年后掩卷思之.方觉从此书中学到的最大的东西是一种气势上的东西.初学棋时.两个作家印象最深.缘由此两位皆从题论入手.贾题韬先生<象棋指归>读过数遍.方体会其中深意.黄少龙大师.著作由浅入深.其作<实战中局谱>.<<象棋对策论><象棋纵横谈>给我不少受益. 过去看书皆因得其不易.又无人指导.只是拿到一本看一本.提高能力为主的象钱俊<象棋中局初探>.庞小予<象棋中局妙手>.孙志伟的.<象棋提高指南><象棋中局原理>赵国荣的.<棋枰精华录>王加良的.<象棋初.中.高级教程>三册.我只读过后两册.言穆江的<象棋攻防战术>以上书以我看来都为精品.只要用心研读.必有收益.不象如今拼凑之作.作者毫无责任感. 引我步入开局之门的是徐家亮先生的.<中炮过河车专集>黄少龙<列炮纵横谈>其后.李德林的<象棋弃子局>(主讲屏风马进7卒)居荣鑫的<象棋布局举要>王加良<顺炮全集>(其实我一直寻找王特大的<前锋.中锋.后卫>可久寻未得.)孟立国的<五九炮>刘殿中<盘河马探秘>胡棋王的<反宫马专集>金启昌<新编反宫马>屠景明.<中炮盘头马对屏风马> 还有后期张强闫文清的那三本.(其实这二人九四年也曾出过一本布局集锦.只不过影响不大).刘殿中的一本<象棋开局精要>(至今我都认为这是刘殿中除盘河马外真正用心写的一本书.象其和齐津安九六年左右合作的一套名为致胜法宝和妙手丛书.我看后马上送人了.) 记得多年前读杨魔叔的<弈林精华>一书.其中曾有杨的一篇自述文章.讲其自幼习弈.先学残局.其中江湖排局为一重要分支.然我学残局时因其过份繁杂.方知此功学之不易.而又用时很少.当初试想一局棋二三十合已结束战斗.何必要用马炮兵卒细细研磨.来回顿挫.于是只读其中几局而已.便把<竹香斋> <百局象棋谱><烂柯神机..等竖之高阁. 依我个人浅见,读对局类的书前最好先搞清一两套开局.然后读之.会事半功倍.对局类书中.给我印象最好是李来群的自战解说.<象棋全盘战术指微>我从一棋友处借得此书.花一周时间抄得一本.其次象.徐天利<十连冠的棋艺精华> <王加良个人专集>.<世界冠军赵国荣专集>以上两本为王加良作. 还有屠景明先生编的三本<象棋名局赏析词典>后期蒋全胜著<许银川百战纪实>.及吕钦许银川二人自著<棋路>不过后两者我都没买书.是从网上下的.其他的对局类书也看过不少.但印象不深. 还有一类带纪实文学类的书.给我印象较深的如羊城晚报名记.黎民良的<弈林精粹>屠景明.葛维浦有一本写夺冠纪实的书.(书名忘记.此书遗失)还有我一直想看但未见到的.<广州棋坛六十年> 到了近几年.读书的选择性越来越大.包括名家之作.我购之时也是慎之又慎.随着世风日下.金钱做祟,某些名家也随着年龄增长犯起了糊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棋书的质量不见得如何.价格如洛阳之米.记得有次在某个人网站见一棋友讲他与南北二杨(均为棋谱作家)交住..其中南杨(明忠) 甚为热情.而北杨(名字不提也罢)之举动.实另人不敢恭唯.从此.我只留他早期与王加良合著列炮一本.再不购其书.
张强与阎文清的《布局骗招》《布局疑型》很实用,对业余棋手很好找到攻击点,尽管书中的某些结论不苟同,但大体还是很好的。布局战理与定式翻了,没仔细看过。
王家良的《顺炮全集》真的是很好的百科全书,
刘殿中的《中局战法》现在在看第三遍,其中的文字很有启发
贾题韬的《残局新论》特别有指导意义。
陈日旭的《特级大师的许银川的棋艺风采》,评注到不是特到位,但是布局索引作的很好,可以全面了解银川的布局,对照着形成自己的布局体系阿
我看得最差的一本书是黄大师的《象棋布局疑难问题解答》,当时在书店稀里糊涂的买下了,回家后再也没看过,一看就生气。等下次搬家时直接卖给收垃圾的。
想起了,其实黄大师的《炮马争雄三百年》也很好的,写历史似的,当时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屏风马,并至少维持了三年的热爱。不过现在换了口味,爱顺炮了,觉得王老的《顺炮全集》更绝。
当然说不定下次喜欢上董志新的《单提马》也不一定,尽管我去年看过,觉得书也写得不错,但是我喜欢进攻,而单提马只能伺机反攻,暂时不喜欢这种布局,但书还是很好的。等老了,说不定就喜欢单提马了。

[讨论]大家说说自己看过觉得好的棋书吧最近感觉棋书真是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哪些比较好了。大家一起说说吧,一定要自己看过后的哦,听别人说不算。

我先说自己看过觉得不错的吧,张强和阎文清的《布局战理与定式》和《疑形与攻击》,还有一本《少儿学象棋》,黄少龙的《象棋开局战术精华》,陈松顺的〈棋理与棋术——象棋中级教程〉。

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布局定式与战理》99出版,总结了20世纪开局,是可以流传的好书

我学习的第一本书是杨老的<<弈林新编>>
张强与阎那宓摹恫季制小贰恫季忠尚汀泛苁涤茫砸涤嗥迨趾芎谜业焦セ鞯悖」苁橹械哪承┙崧鄄还锻筇寤故呛芎玫摹2季终嚼碛攵ㄊ椒耍蛔邢缚垂?/p>

王家良的《顺炮全集》真的是很好的百科全书,

刘殿中的《中局战法》现在在看第三遍,其中的文字很有启发

贾题韬的《残局新论》特别有指导意义。

陈日旭的《特级大师的许银川的棋艺风采》,评注到不是特到位,但是布局索引作的很好,可以全面了解银川的布局,对照着形成自己的布局体系阿

我看得最差的一本书是黄大师的《象棋布局疑难问题解答》,当时在书店稀里糊涂的买下了,回家后再也没看过,一看就生气。等下次搬家时直接卖给收垃圾的。

提高象棋水平  的确要有好书  更重要的实战 思考研究  我认为 首先要看经典 :中国象棋谱大全都收集齐全了。想当初 象棋书好少啊  记得84年大学购买的金鹏十八变  中国象棋实用残局(陈松顺)
炮卒专集 马兵专集 大学毕业后1987年购买的中国象棋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百变象棋谱(杨明忠)江湖残局 象棋民间排局 91年的江湖棋局搜秘(陈松顺) 今天看来依然是宝书 因为当时酷爱残局特别是江湖残局 所以 见书就买 每周到书店就是为了找象棋排局书那时候收集了四大名谱 每天研究 几乎把每个棋局看了又看  对布局教材不太感冒  但是  象黄少龙的开局战理  张庆敏的象棋心理战 王嘉良的象棋对局还是很喜欢看的 很有启发 后来因为教学需要 想在最短的时间给学生一个提高象棋水平的正确指导 又翻阅收集了大量棋谱资料  觉得还是要先攻残局特别是部分江湖残局 然后才是 对局和布局
而且 最好的布局教材就是  历年象棋个人赛对局资料  如果时间不够 只要仔细研究  杨老的对局
胡荣华的对局  就 足够了  总之  看书要看最好的:  李中健的 象棋残局全书  陈松顺的江湖棋局搜秘 棋理与棋术 实用残局 布局书就看黄少龙的开局 有理论有发展过程介绍或者看胡荣华的开局讲解视频 仔细研究历年五羊银荔个人赛的实战对局  现在好的是  象棋软件很方便  如象棋巫师  象棋桥 象棋演播室 棋谱  很丰富    还有方便集成的chm 棋谱   象棋水平自然会大大提高


象棋书籍浩如烟海,你肯定是看不完的,而你也没有必要看完,因为其中有很多是垃圾书;
不知道你的象棋处于什么水平上,也不知道你的具体需求是什么,比如开局,残局或是全局。

但总的原则是先读残局再读开局,因为残局变化比较少,相对容易理解;开局变化繁复,没有一定的实力作为基础的很难真正读懂其中的走法;先读古谱再读当代棋谱,这样你才能把握棋的发展变化,从而帮助你了解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被历史淘汰的,也能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走,而不是那样走。

如果你一点都不会下,或者才开始学的话,建议你买初级教程,看一下,王嘉良编的《象棋初级教程》还不错,你选其他的也可以,因为初级教程都差不多。我刚开始学棋的时候读过谢侠逊先生写的《象棋指要》,也是很不错的入门书籍,讲了很多道理以及提高棋力的方法,如果能找到的话读一下应该也会很有益处。

如果你已经具备一点象棋基础的话,建议你读一下《橘(桔)中秘》和《梅花谱》,虽然这两本书是古代象棋谱,其中的布局也几乎被淘汰,但他们入局精巧、杀法绚丽,很多战术很具有实用性,是很值得借鉴的。

然后你可以读《适情雅趣》,最好是徐家亮注解的。这也是古谱,是残局谱,对于初中级选手]提高棋力很有价值。以前有人说,熟读《适情雅趣》,可以提高一个马的实力;对于初级选手来说,这个说法一点也不过分。说一下,读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冥思苦想,在确认自己已经穷尽所有变化的情况下再看解法和注解,这样才是最有帮助的。

熟读《适情雅趣》之后,如果你想继续提高棋力,可以进一步读《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这两本属于排局谱,就是更难更复杂的残局,和大街上摆摊的江湖残局难度差不多,街面上摆的残局都是其中比较复杂的。插一句嘴,读这些残局谱不是为了记住固定局面的走法,而是为了增强你的算力和全面思考的能力,如果单纯考虑到背棋谱的话,那就事倍功半了。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读完《适情雅趣》就可以涉猎开局了。不管你象棋基础怎么样,如果你进一步想提高的话,开局都是应该系统学习的。

开局棋谱中你可以先读黄少龙写的《马炮争雄》,《斗炮烽火》,《挺兵局的应对方略》,这些都是从布局演变的视角,分析布局发展的,以《马炮争雄》为例,其中讲了最开始出现屏风马的时候怎么对付中炮,后来中炮想出了什么办法破解,而屏风马又是怎么样应对的,等等,一直到今天,中炮对屏风马也还是布局的主流之一,我认为这对你理解开局定式是很有帮助的。

在布局定式方面,阎文清和张强合著的《布局定式与战理》可以说是当前最经典的,也是相对来讲对局面评价比较准确的一部书,可以收藏。
阎文清和张强合作的其他两本书《布局骗着与对策》、《布局疑形与攻击》也都很好,值得一读,其中讲述了许多很不错的开局战术手段,学习一下应该很有帮助。

然后你该专门学习一种布局了。开局的学习应该是由精而博的过程。先把某一种开局学习通透,然后学习其他布局会很简单,因为棋理毕竟是相通的。建议你先学习斗炮布局(顺炮、列炮称为斗炮),然后学习马炮布局,最后学习兵相以及散手布局。不管你学习何种布局,但这几个作者写的一般都不错,斗炮可以看王嘉良的《象棋斗炮战》,  梅花谱建议看屠景明的《梅花新编》,这样你就会逐步理解布局为什么会那样走了,反宫马可以看胡荣华的《反宫马专集》,黄少龙写了不少布局的书籍,也都可以看。其他作者就暂时不推荐了,因为都差不多,没有太出色的,等你看完这些之后你自然就会自己进行选择了。

全局方面推荐你看阎文清注解的五羊杯比赛的实战谱,过了太多年了,具体名字我记不清了。许银川的《银川棋路》很好,是他自己对自己实战经典棋局的详细讲解,不知道有没有出版发行,但网络版肯定是有的。

其他高手大师的对局自评也可以根据你所喜好的风格进行选择,我之所以推荐看高手自评,是因为毕竟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最好地讲出来每一步的选择,哪怕是错误的选择。读全局谱的要求是不要泛泛地摆棋,那样没什么用,你看过就忘了;你应该把自己当成是对局中人,先●仔细思考●这一步如果是我的话,我怎么走,然后再看当时是怎么走的,再看注解,比较思路上的差异,当然,你所想的也不一定就是错的,但能够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对你而言才更关键。

再接下来,你可以回到残局谱,残局中有一些实用的例胜、例和局面,怎么样能胜,怎么样能和,什么情况能胜,什么情况能和,是你应该掌握的,这方面的书推介沈正富编的《象棋实用残局手册》,里面有一千局常见局面,胜和的分析也很透彻。这时候你看了这些典型局面,你可以适当地记住一些常见局面的思路和固定走法,对你掌控中局很有帮助,你能知道怎么样交换子力能保证和局,怎么样引导局势能走向胜利。

关于中局方面没有什么太好的书值得借鉴,因为中局太难,变化最为繁复,所以你如果要加强中局只能通过开局的深入和残局的精微,从始末两端加强中局功力。
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这些你要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年,恭喜你,你至少可以笑傲街头了;如果有天分,你就是业余中的高手了;如果你疯了,那就向职业棋手迈进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裘望禹
后一篇:陈松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