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奶奶突然觉得腹痛难忍就去急诊科,家人告诉医生有可能是阑尾炎,医生说你有什么依据,让奶奶先去做个B超,结果没有发现问题,医生说最好住院观察,当天安排住进内科,接着就是一系列的检查,把奶奶的五脏六腑检查了个遍,拿着那十几页的检查报告,然后,找医生看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其他都没有问题,有可能是阑尾炎建议转外科,第二天一早就转到外科,刚在病房安顿下来,主治医生就来了,直接叫奶奶躺好按了按一些部位,就说这是阑尾炎得马上安排手术,结果由于耽搁太久时间演变成了阑尾穿孔,幸好手术都还比较顺利,恢复得也很好!
但是,如此繁琐的治疗过程真叫人无奈,让我不禁联想起以往的就医经历!
治鼻炎的经历
在重庆读书的时候,有次鼻炎发作去某个很出名的医院看病,听说那里专家很厉害,我一大早就慕名而去,结果排号还是到了400名,一条长龙在过道弯曲着,看到如此场面就想打退堂鼓,可是为了看专家忍住了,等候了将近三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了,有点激动的推门进去,专家做在电脑前,头也不抬的机械似地问什么病,我说鼻炎,专家一边敲了几下键盘录入信息,一边说先去做个b超,我说能不能先开点药,专家不耐烦地说,检查了再说,就叫护士喊下一位...
...我直接出了医院,把病历本等等斯了扔垃圾桶离开了!
大医院的专家我是彻底高攀不起,只好放假回家去看了一位听说不错的乡村郎中,一进屋人家就说把手伸出来,开始把脉,然后说你脊椎有点问题,鼻炎有点严重,脊椎等下我跟你推拿下,回去多多动下就好了,如果还不好那上大医院检查下;至于鼻炎,我给你三个疗程的中药,应该差不多了,一共花费了一百块钱左右,吃了药不久就好了。
第一次见识大医院里面的专家,实在是让我大跌眼镜;乡村郎中却常常让人意外惊喜,只能说,我认为的专家不是现在这种看病速度如此高效的专家!
我相信医院里面是有真正的专家,但是,一般一个医院坐镇的专家基本上不能说是医生了,因为ta已经被医院安排去参加各种研讨会,忙于全国各地不停地奔波还看什么病,也只能算是
“不务正业”的专家罢了!
偶遇好医生
有阵子不知道什么过敏,全身奇痒起了很多疙瘩,急忙跑到医院,结果医生看后说你这个就是病毒感染,接着说,我给你两个建议,我心跳加速,心想一定是什么大病,医生说,第一选择,我给你写药名你自己去药店买药,第二选择,你不放心可以做个血检,我选择第二种,心想至少确认下比较好,检查出来确实和医生说的一样,医生看完检查报告,就一边写一边说,给我开炉甘石洗剂,痒的时候擦下即可,也别擦其他什么药了,你这个得靠身体调理,加强锻炼!
确实如医生说的过了几天就好了,不过,刚开始确实对医生说的话半信半疑,这么痒很严重的样子,你就给我开点这么便宜的药,到底能不能有效果?现在去医院的不少人相信也和我一样心态,我们对于去医院已经有心里准备,再小一个病不花个几百就不正常;如果医生不给什么贵点的特效药,就会不自然地怀疑这个医生是不是不靠谱,什么都看不出来,也就有了有些人看了一个医生之后,还会再去找个专家级别的人来确诊下,花个几百几千才觉得心安,觉得这才是正常的上医院看病!
相信很多医院的专家就是这么被炒热的,感觉专家就是不一样,不过,多少专家其实就是看机器报告更能说些罢了,和以前没有那么多先进仪器的专家不是一个档次,时代在进步,只是我们老百姓还是那么旧的观念,而专家也不是昨日称呼的专家,更多只是个名号而已!
现在去医院,不管你把病况和医生说得如何清楚,大多数医生还是要你先让机器检查才能确诊;如果机器有故障无法正常运行,那直接让你去其他医院就诊,好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就是让机器看的,医生只是用来翻译下检查结果而已;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也就成为了人们趋之若鹜的有名医院,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想去名医院不是说这里面的医生多么技艺高超,而往往是这个医院的治疗仪器多么先进!
手术小插曲
奶奶做手术的时候,刚刚推进去手术室,过了半个小时,医生突然出来说查出奶奶心脏有点小问题,让我们决定是否继续做手术,还友好提醒,如果做全面心脏检查,那又得耽搁两三天(不知道在内科做的那么多检查有什么用),当时就想这个阑尾炎能拖吗?大家都马上同意继续做,然后医生就拿了一张纸,按照医生的指示为医生写好免责内容,自己签好名字,医生觉得可以了,手术才继续...
...
现在在医院,不管做多么小的一个手术,医生都会先说明各种风险,简直详细得不能再详细,而我们听得一塌糊涂,医生的结束语大同小异——这些风险你都了解了吧,如果确定做手术就请签字按手印,不做就可以走了,让人不得不感慨,现在做医生真好,要承担的风险几乎为零!
有什么风险,想到什么不确定的风险都统统让患者家属事先签字画押即可,有谁敢不从?不过,也让人纳闷的是,在如今如此低风险的医疗环境之下,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患者和家属跟医生或者医院闹矛盾的事件发生?而在以前似乎很少...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