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的本质就是泡沫经济学
(2013-05-27 14:00: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张茉楠 |
继5月23日之后,今日日经225指数再次出现急速下跌。
5月23日,日经指数盘中自5年半高位急转直下,日经指数暴跌逾7%,日经225指数期货一度暂停交易,这是2011年3月15日以来首次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受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影响,亚太、欧洲、美国的主要股指全线走低,但与此同时,日元汇率却全线攀升,美元/日元跌破102.00关口,触及时段新低101.75。而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下挫至140.90,触及2011年7月以来新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则触及1%,为去年4月初以来最高。日经股指罕见急速暴跌,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混乱,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日债危机到底还有多远?
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金融市场遭受重挫,日经济大臣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中国PMI数据不佳触发获利了结,以及伯南克警示政策提前“退出”风险。诚然,美联储可能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令资金大规模流出债券与股票市场,然而,外围因素真的会引发日本金融地震和急速杀跌吗?我们认为,日本股市大跌,日债收益率大幅飙升以及一系列未来可能发生的连锁性反应恰恰预示着“安倍经济学”的失败。
数据显示,日本企业设备投资一季度下降0.7%,缩减产能和推迟设备投资的趋势仍在持续,失去了经济基础的日本经济犹如无本之木,就在玩“金融空转”。随着日元大幅贬值抬升进口成本。此外,4月份日本贸易逆差规模急剧增大,逆差规模同比增长70%。数据意味着日本连续10个月录得贸易逆差,这是自1979-1980年以来连续逆差时间最长的一次,安倍寄希望货币大幅贬值来改善日本经常账户的梦想也基本落空。
当下,在日本公共债务和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日元大规模宽松将进一步深化日元套息资本的地位。由于全球对冲基金持有相当比例的日元头寸,日本股市和日本国债价格的大跌进一步为全球对冲基金提供机会,一旦对冲基金大幅抛售日元资产获利出逃,日本国债收益率将激增,资本损失的担忧很可能促使债权人快速“去日债化”,导致短期内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大幅飙升。
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上涨是最令人担忧的事,由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风向标,长期利率上升势必推高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也进一步提升日本债务负担,把日本推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险边缘,并成为全球新的高风险区域。对于这一风险事件概率发生的可能性决不可低估。一旦日本出现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美联储有酝酿政策退出,这势必给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汇率市场稳定以及资产价格带来新一轮冲击,尤其是对于仍处于资本流入压力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的中国而言受到的冲击也许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