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魏救赵” 仍大有可为  (张 翚 魏军民)

(2013-02-28 15:28:17)
标签:

杂谈

分类: 问.茶.茗战

二战期间,欧洲战场对抗非常激烈。为打破德军对欧洲大陆的空中控制,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准备集中空军力量在英吉利海峡上空与敌展开对决。盟军将领史巴兹就此提出不同意见:放弃正面进攻,派出空袭分队直接攻击德国本土,轰炸德军石油运输线和炼油设施。结果,盟军仅以很小代价就使德国空军高层惊慌失措,主力迅速回防本土,盟军则顺利掌握了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此役中,史巴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不谋而合,堪称二战中的“围魏救赵”。

现代条件下作战,“围魏救赵”仍大有可为。攻其必救本质上反映的是对战争主动权的夺控,要千方百计避强击弱,“致人而不致于人”。强敌就像一头猛兽,不能与它的牙齿、爪子硬拼,那是自招失败。要设法攻击它的大脑、心脏和尾巴(指挥员、司令部和后勤补给)。“甲厚壕深不足以慑敌却敌,刀锋矛利、弓硬箭远才更可能令对手敬而远之。”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无论空袭反空袭,还是赛博空间对抗,进攻都比防御主动、简单和经济得多。只有具备了批亢捣虚的攻击力量,才可能拥有面面俱到的固守资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