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秀艳 :环境信息不是机密文件(生态论苑)

(2013-02-02 11:45:49)
标签:

教育

分类: 问.茶.茗战

   ■即便有些数字不好看,即使污染一时难以消除,环境信息也决不能捂着盖着毕竟,捂住了信息,污染不会消除,反而削弱了公众监督,影响了治污

        

  最近,环保民间组织“自然大学”要求公开广州一家垃圾焚烧厂的环评报告全本、污染物排放状况等环境信息,因为迟迟没有得到完整、满意的回复,将广州市环保局告上法庭,一时引得众说纷纭

  环境信息是公共信息,属于应该公开的范围环保民间组织要求公开,有理有据根据“自然大学”一方的说法,广州市环保局对公布环评报告一再推诿,先说环评报告全本他们没有,继而说不该他们公布,而且要求公布的10项污染物排放状况中,也有6项没有回复

  广州市环保局或许有自己的苦衷但对公众要求公开环境信息的回应,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环境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环境质量与百姓健康紧密相连,随着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提升,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每天呼吸到什么样的空气,所喝的水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蔬菜、粮食产地的土壤环境状况怎么样,自家附近有无污染源、排放状况如何,这些基本环境信息,不该是机密文件,百姓应该关注,也有权知道

  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基础。对政府来说,为百姓提供合格的环境公共服务产品,靠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实现,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如果百姓连身边真实的环境质量状况都不了解,又如何参与到污染监督、污染物减排中来?孙秀艳 <wbr>:环境信息不是机密文件(生态论苑)

  然而,在环境信息公开的实际操作中,一些部门或个人,总是担心有的环境信息过于敏感,一旦公开,就会引起麻烦实际上,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公众了解环境信息的正效益远远大于负效益孙秀艳 <wbr>:环境信息不是机密文件(生态论苑)

  比如,企业的真实污染信息公开,可能会引起周边居民的抗议但污染信息公开了,公众对污染企业可以形成更大压力,敦促其完善环境行为,尽早消除污染如今地方环保部门经常喊人手不够,监管不过来,公众监督正好可以帮环保部门的忙孙秀艳 <wbr>:环境信息不是机密文件(生态论苑)

  PM2.5监测发布的前后过程就很能说明问题2011年的雾霾天气,因为缺乏PM2.5的公开监测数据,公众只能自己揣测身边的污染如今,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已在一些城市实施,PM2.5等特征污染物实时发布,百姓不仅能便利了解环境状况,还能以数据指导生活,规避环境风险。同时,实时发布的数据也在不断提醒政府与公众,我们面临的环境形势有多么严峻1月中旬以来多次出现连续雾霾天,一些地方就根据有效环境信息,实施应急预案,停产限产减少污染,有力地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环境信息公开,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即便有些数字不好看,即使污染一时难以消除,环境信息也决不能捂着盖着毕竟,捂住了信息,污染不会消除,反而削弱了公众监督,影响治污与其让大家胡猜乱想,不如将事实摆到桌面上,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孙秀艳 <wbr>:环境信息不是机密文件(生态论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