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不是各方逐利试验场】
叙利亚危机出现“交叉感染”征兆。开启由叙利亚人民主导的政治过渡进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几天来的事实表明,叙利亚宰牲节期间未能实现停火,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第一次停火努力未能成功。当前,叙利亚暴力冲突持续,人员伤亡惨重。与此同时,叙利亚危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安全局势构成的挑战也在加大。
美联社报道称,叙利亚危机不再仅仅关乎叙政府与“叙利亚自由军”等反对派组织,越来越多的外部势力参与其中。面对叙利亚内部秩序缺失的现实,包括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势力在内的外部各方介入叙利亚,趁其乱而逐私利,进一步加大了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难度。
叙利亚危机“外溢效应”越来越突出地显现。持续的战火不仅在叙国内燃烧,而且已经开始向周边国家蔓延。叙土边境爆发炮击事件,黎巴嫩安全部队情报局长被炸身亡,约旦北部叙难民营发生暴力冲突,叙利亚周边的伊拉克、伊朗和以色列也都纷纷紧绷起敏感的神经、严阵以待。继续恶化的叙利亚局势,如同捅开的“马蜂窝”,随时可能成为引爆地区局势的“触点”。
“交叉感染”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中东地区政治、安全生态十分脆弱。叙利亚在整个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被认为是地区战略联盟、地缘政治利益和宗教分歧网络的一个重要关节,其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不仅表现为难民问题、恐怖势力问题,也表现为对周边国家内部政治及外交关系的影响。正因为此,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斡旋过程中多次强调,如果这场危机再继续下去,不仅会给叙利亚带来不良后果,还将对该地区乃至外部地区造成负面影响。究其根本,由叙利亚人民主导的政治过渡进程迟迟无法开启,是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的原因所在。
叙利亚有关各方应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切实回应并落实卜拉希米联合特别代表的倡议,立即实现停火,避免更多人员伤亡,开启叙利亚人民自己主导的政治进程。外部势力则要放弃追逐一己私利企图,不能把叙利亚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试验场。
【宰牲节停火倡议成泡影】
本报记者 黄培昭 李 琰 张晓东
穆斯林宰牲节10月29日结束,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宰牲节停火倡议也于当天到期。节日期间,双方在局部地区的零星交火和炮击并没有中断,只是冲突的规模、范围和激烈程度等相比以往有所降低,伤亡人数减少了。
据叙利亚国家电视台29日报道,大马士革当天发生汽车炸弹爆炸,造成10人死亡。在宰牲节期间,双方事实上并没有严格遵守真正意义上的停火倡议,只是交火的次数少了。报道说,双方也时有炮击,但“多半是盲目而没有目标的示威”。
叙政府军26日发表声明说,反对派武装多次违反停火承诺,对多地政府军目标发起攻击,政府军不得不予以还击。而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也于28日发表声明指出,是政府军不断挑起事端,破坏停火倡议。
针对叙利亚宰牲节期间未能实现停火,造成人员伤亡,叙政府和反对派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倡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对叙利亚宰牲节期间未能实现停火、暴力冲突持续并造成人员伤亡感到忧虑和痛心。我们敦促叙利亚有关各方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切实回应并落实卜拉希米联合特别代表的倡议,立即实现停火,避免更多人员伤亡。事实证明,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没有出路,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才能实现叙利亚问题的公正、和平、妥善解决。
中东媒体分析认为,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卜拉希米的方案已经“步入死胡同”。叙利亚在宰牲节期间之所以依然交火,一是停火倡议本身十分脆弱,二是双方信任严重缺失,三是没有任何监督机制。就反对派而言,由于它们内部结构松散,各自为政,不是“铁板一块”,并不是反对派的每一股势力都同意停火。如叙利亚极端组织“胜利阵线”就宣布,拒绝在宰牲节期间停火。对此,卜拉希米称,他正在准备一个“新想法”。
29日,卜拉希米对俄罗斯进行访问。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其会谈后表示,很遗憾停火倡议没能实现,所有国家都应该传递给叙利亚冲突各方一系列明确信号——停止暴力开启谈判。另据报道,卜拉希米下周将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叙利亚问题相关情况,并正式提出他的“新想法”。
(本报开罗、北京、莫斯科10月29日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