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对华光伏企业下狠手 罗 兰
(2012-10-12 10:11:33)
标签:
凸显话语权重要对无耻政客揭露由来始末细节深入调查杂谈 |
分类: 观察视角 |
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和14.78%—15.97%的反补贴税。其中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与初裁相差不大,而反补贴税则大幅增至14.78%—15.97%。
按照美国贸易救济程序,除美国商务部外,这一结果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据了解,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过去很少驳回课税的决定,如果终裁通过,美国就会要求海关对中国的相关光伏产品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
沈丹阳表示,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挑起贸易摩擦,向全世界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阻碍新能源发展的消极信号,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与20国集团首脑会议关于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相违背。实际上,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也将损害美原材料和设备出口商以及美消费者利益。
另有专家指出,“双反”背后还有政治原因:时值大选,美国政府通过对华“双反”来迎合部分选民遏制中国的意愿以赢得选票。
针对美国的制裁,白明认为应建立一套应对美国的系统方法。比如,对外谈判时,政府企业都要出面,要积极应诉,不能让美国无代价对华进行“双反”,否则欧洲将来也会效仿。除应诉外,还要对美国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进行反制,要增加他们滥用国际贸易的成本,如果中国这次反制措施有力,欧洲对中国光伏产品制裁时就会慎重。
白明还建议,对内,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改进:一是改变过去光伏企业靠出口贸易的状况,要到境外投资设厂;二是改变过去主要出口欧美的状况,也要向其他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三是改变过去依靠国外市场的状况,要发展国内市场。同时,还要改进方式,一是从其他国家采购一些涉及对华“双反”的产品;二是将光伏产业向高端改进;三是借这次机会进行产业洗牌,消除低端领域的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