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声音
(2012-09-15 12:24:42)
标签: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九久救旧究财经 |
分类: 观察视角 |
货币政策并非促增长唯一手段
赖斯说,欧洲央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等发达国家央行的各种宽松货币政策举措对于重振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适当和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成为应对危机的关键政策工具[2]。但是赖斯同时强调,货币政策不是宏观政策当局的唯一政策工具,推行经济改革还涉及其他重要领域的工作[3]。
自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发生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央行频繁使用大规模购买国债等非传统货币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有专家担心,这些政策将埋下未来通胀的隐患,也会降低一些高债务国家进行财政整顿和实施结构性经济改革的迫切意愿[5]。
各国应重新审视金融监管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在当天发布的《全球金融发展报告》中指出,金融危机期间,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利用国有银行来扭转信贷紧缩的局面。这样的政府干预帮助遏制了危机的传播,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带来了低效贷款等问题[7]。
报告分析了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国家与在危机中境遇较好的国家各自具有的特点,并指出受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往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更高要求,有着更加严格的审计程序,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不那么复杂且执行得力[8]。
这份报告汇总了200多个经济体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数据,并回顾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金融系统所发生的变化。报告强调,良好的监管需要更好地平衡对私营部门的激励和公共利益的维护,通过执行监管规定来弥补市场机制的局限[9]。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马哈茂德·穆辛丁说,各国政府需要提供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来保证金融部门的健康竞争,同时还需支持金融基础建设,比如提供更高质量的信用信息并促进系统性的共享。但政府的直接作用值得密切关注,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之时,政府或许需要考虑转向间接干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