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靴子”咋迟迟不落地 杨子岩

标签:
财经美国美联储货币政策 |
分类: 观察视角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2-09/14/08/hwbhqsm914c001_b.jpg |
QE3 |
大多经济学家也在期盼着这声音能验证自己的专业判断。
世界各国同样在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会给自己本国的经济带来什么冲击。
此前,身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传来利好消息:9月6日,欧洲央行同意推出一个新的、规模可能不设限的购债计划,以拉低欧元区的困难国家的借款成本,抑制欧债危机恶化。
当时有些分析者还认为,这个决定需要经过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裁决。德国宪法法院9月12日的决定,已经批准了欧洲稳定机制(ESM)可以对受困国进行援助,也就说明,欧洲央行的购债计划可以执行。
全世界的目光重新聚集在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上。“9月份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是最佳的时间窗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民分析,今年以来,美国的经济持续下滑,去年第四季度增长率为4.1%,今年一季度大幅减速至2%,二季度又降至1.7%,再加上制造业活动一直萎缩,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三月低于50,再加上8月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所以此时推出QE3可能性极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伯南克多次在讲话中肯定前两轮量化宽松的积极作用,可能是在为推行QE3进行铺垫[1]。“小布什总统任期推行的免税计划今年年底到期,企业和个人需要缴税,内需会因此而不足。民主共和两党提交的紧缩开支的法案在2013年会执行。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会突然缺钱。为了对冲掉这部分风险,可能会推行QE3。”
“美联储内部有分歧,有人认为美国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与货币政策无关。”魏民分析,“前两轮量化宽松成本很高,再加上前段时间的降低利率,扭转操作等措施。有人分析,一个就业岗位耗费的成本是100万美元。所以美联储内部有人产生质疑。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引发通胀。”[2]
沈骥如认为,美联储其间也在观察,欧洲身陷债务危机,经济复苏乏力。美国方面也想看能不能不推出QE3,让美国经济自行恢复。否则过早推出QE3,大部分流动性将选择留在美国国内,从而推升通胀。[3]
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有分析指出,如果在大选之前推出QE3,等于在经济上承认奥巴马的过失,同样,对于向来标榜自身独立性的美联储而言,这也是需要避讳的话题。
“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美元贬值,粮食、黄金等大宗商品上涨。”沈骥如认为。对世界经济来说,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面临经济转型,美国的印钞机造成这些国家的通胀,对全球经济体产生灾难性后果[4]。
“短期内会压低美国的汇率,对美国产生有利的财富效应。但长期来讲,会恶化美国的负债表。美联储是在赌美国的明天,但这些操作最终会降低美国的信用评级,葬送美元的霸主地位。”魏民认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