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活捉SHE 点评 钓鱼岛
(2012-08-16 10:54:23)
标签:
转载 |
分类: 观察视角 |
都不谈钓鱼岛的事吗?背景复杂,还需观察?其实不然,简单说说个人看法。
这次两岸三地的联合保钓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声音,高调作秀说是有的,背景水深说也是有的,敏感时间点和将要达到的舆论效果重合也是很多人要质疑的地方。
那么,有没有问题?肯定有,但我们要知道,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疑,哪怕这种质疑的论据多么充分,都无法改变中国公民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登岛这一事实,无法改变宣誓主权的直接目的,那么我们说,背后的事情可以背后说,找个别的时间说,目前为止还是谈正面的事情。
关于成功上岛,很多人确实没有料到,就其这点,日本人是否放水了?可以说,强制驱离的手段我们比较能预料的到,而放保钓者成功登岛应该说是日本人故意而为的,我们要抓住一个信息点。
在保钓人士登岛的过程中,已经有大约40名日本的公务人员在岛上了,也就是说在保钓人士登岛之前,日本的公务人员已经上岛,目的就是要在他认为的“实际控制的领土”上,依据他的
“相关法律”逮捕对方的上岛人员,通过逮捕行为,从而坐实其“毫无争议实际控制”的所谓主权状态,从单方面的法理上寻找依托。
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因为很多人谈到过所谓对于钓鱼岛的中日模糊默契,不驻不登不激化的态度,且不说这个东西存在的真实性,我们看,即使从此出发,登岛的次序是日方在前我方在后,身份上是日方为公务人员我方为民间人士,那么破坏所谓“默契”的责任者依然是日本。
前面说过,这次是一定要立规矩的,既然要立规矩就不是双方都会保留体面,对于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激化钓鱼岛事态的行为,不严厉加以惩戒是不行的。
在具体的一些处理上,我个人是存有疑惑的,如果说此次保钓的背景复杂,水比较深,其中还有不为人知的部分,那么对于我们的决策过程或者说决策参考是要留有预判空间的,我们民间都可以掌握的一些信息,官方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对于此次保钓行动能够成功登岛这一情况,我们也是应该提前做出可能性的判断,起码对于这种可能性的发生要做一定程度的推演。
从事情的发展上来看,在钓鱼岛水域解决问题比去琉球要主动一些,而在琉球地方解决问题比在日本本土解决问题要好,这是简单的推演。
即使是背景说存在,但保钓人士的中国公民身份是无法改变的,他们的行为也确实是在宣誓主权,那么对于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必须由我们来负责,无论动机与否,为了那面五星红旗我们也得负责。
个人的疑虑就在于此,如果说有人想通过保钓行为达到一些别的目的,那么通过我们前期对于信息的掌握来说,有关部门是应该心知肚明的,既然放了出去,就应该有预案,保持对事态控制的主动,如果没有预案,任由别人牵着走,实事求是的说,有关部门难辞其咎,政府如果在此事上出现被动,那就谁也别怨了,要怪只能怪自己,怪自己对于应急处理上的程序僵化,在提前掌握信息的情况下不能化被动为主动,不能将计就计,你怪谁?
对于民间的舆论形势,刨除个别情况,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爱国情绪从出发点上是没有错误的,在缺乏行为支撑后,又缺乏主动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释,那么舆情出现波动也不要怪谁,自己的疏漏导致的事情怪不得别人。
在事态发生的第一时间,实话实说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是比较纠结的,纠结点在于,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海事部门的力量介入到钓鱼岛的周边水域,从而把这件事的被动转化?也就是说在第一时间,我们的海监和海巡出现在钓鱼岛巡航应对,这样做起码在国内的舆论环境下是有利的。
冷静下来,从头捋一遍整个事情的经过,整个两岸三地保钓行动的起始,我发现大陆和台湾在行动的进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联合行动,而这两方是钓鱼岛主权的主体声索方,那么香港的身份就比较微妙,按道理来说,香港的保钓船未经我们的默许是出不了海的,既然成功出海而且很高调,背后我们一定在某些程度上有所支持,这就说明,还是有预案存在!
再看钓鱼岛水域,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去分析目前中日在其点的海事力量,我们发现能够有效的在特定水域拉锯对峙的船只,我们大部分还在坞里,另一部分目前在南海,少数适用船只得不到有效的轮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大批量的建造海事船舶的成因,力量存在短板,需要补课。
这样推演下来,如果我方在第一时间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水域发生对峙,把人抢下来的机率是极小的,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日本通过数量和吨位优势强行把人转移,其余的与我方对峙,在此情况下,日方的公务人员已经登过岛,我方为了明确主权,既然己方海事船已经出现在此水域,如不上岛也就绝不能撤离,这是态度问题,进入长期拉锯是一定的。
进入这种长期的拉锯状态,对于我们是否有利,这个问题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想法了,但我们其实已经看清楚了一点
如果当时我们的海巡船到了现场,保不住人,依然让日本把人带走了,而从实际角度看这种可能性还会极大,那么这个行为的效果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即使对于国内的舆论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我个人的想法前面说过,对于主权问题不容妥协,而具体的力量运用上要灵活,全面看下来,我们的优势在区域外,全面看,日本未必掌握主动权,对于日本如何处理这次的非法扣留的保钓人士,对他而言也是个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不存在球踢回来或者踢回去的因素,如用“国内法”来处理中方人员,势必造成另一起“詹其雄船长”模式,而且,我们注意到,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也是直播和滚动报道了这个事情,那么从中央媒体看没有任何捂盖子的思路,而外交上级别也已经迅速上升到了外长级,这说明,存在比“詹”模式更为严厉的解决预案。
从上次,船长事件在日本国内的表现来看,对于野田政府,并不是一件好事,而这次事件的级别和程度,对于日本政府而言,考验更为严峻,超出了日美安保范畴和模糊的钓鱼岛水域,中国可打的牌太多了,日本基本就那几张,我们拭目以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事情越拖对日本越不利,最终的解决日本绝对会再一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