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GDP更重幸福感
(2012-08-04 11:27:07)
标签:
政绩考核体系不断完善杂谈 |
分类: 观察视角 |
苍南县文化局已将村宗祠一楼改建成文化活动室,内设棋牌室、音乐室等,同时配备了健身器材、电脑。“村里几乎所有的老人都会聚在这里,早上跳舞,晚上下棋。最近我们还请人来演布袋戏哩!”文化活动室的负责人说。
以前,农村文化阵地缺乏是苍南县政府面对的一大难题。县内宗祠众多,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让政府想出了“旧宗祠换新颜”的方法。“以前干完活回家对着电视‘干瞪眼’,现在能拉着老伴去宗祠看戏,还能玩电脑呢!”老刘笑道。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曾提出,解决文化层面的民生问题是建设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看病、上学、休闲、娱乐等。”
将文化建设情况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折射出如今政绩考核政策的巨大转变:GDP不再是唯一标准,百姓幸福感逐渐成为政府作为的风向标。
安徽省宁国市东临苏浙,西靠黄山,依托当地农业和招商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说起家乡的好,老百姓掰着指头都数不过来。但说到公共交通,大家却不住摇头。“公交车上没空调,座位上的海绵垫都‘开了花’,地上、墙上脏得一塌糊涂。‘嘎吱嘎吱’——每次坐上去都感觉车要散架!”在外念大学的小朱很无奈。
去年下半年,市政府启动公交改革工作,彻底改变公交公司运营模式,分批购置新车。今年6月,第一批新车上路。有空调、有GPS定位,有语音报站系统……感受着新公交,小朱直赞,“舒服多了。”
浙江大学政府管理系教授范柏乃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核心任务不同。近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美丽’数字背后,是环境污染重、能源资源利用率低、耕地面积下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伦理下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GDP上去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没有及时跟进,这种单方面的发展模式是不被认可的。“‘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必须及时调整。”范柏乃说。
“这几年北京发展很快,GDP很可观,但咱老百姓的生活方面还有些跟不上。一下大雨,城市下水系统就不灵了;我这眼睛不舒服,想去医院瞧瞧,要排很久的队;小孙子要上幼儿园,也难。”北京一市民这样说道,“希望政府在民生方面再多下点儿工夫。”
“政绩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考核体系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变化而调整。今后的政绩考核体系将会更加注重把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增进百姓福利和幸福感的指标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畴。”范柏乃如是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8月04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