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里找不出“困难”两个字
近日,记者来到总装某部,我军某新型电子信息装备试验任务正在紧张进行。试验场上,“大战”在即,现场十几名科技人员各就各位,全神贯注控制着手中设备,犹如“箭未发而弓满弦”。
“开始!”随着试验师、高级工程师杨成林发出最后口令,现场数十台设备同时启动,随机设置电磁干扰,果断处置异常信号,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新型装备接受着“真刀真枪”的考验。
负责此项任务的技术部二室的科技人员介绍说,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电子信息对抗是重要的手段。随着全球军事领域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电子信息对抗作用越来越凸显。而技术部二室,称得上是电子信息装备试验“国家队”,通过他们之手,电子信息装备才能最终领到“准生证”。
这也是一个英雄团队。记者走进试验技术部二室的荣誉室,看到一项项记录:圆满完成60余项全军重点电子信息装备试验任务,获得2项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6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个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
二室主任李青山给记者进一步“解读”: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室里承担的试验任务越来越繁重,经常是多项任务交叉重叠进行。而这些试验的被试装备,技术含量很高。靠科技人员刻苦攻关,大胆创新,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在我们的字典里还找不出‘困难’两个字,军人的本色,让我们敢于担当,坚韧无畏”。
为了那份自豪与骄傲
其实,从事电子信息装备试验任务,经常面临大功率辐射带来的危害和艰苦恶劣的阵地环境,非常考验人。如果没有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投入,坚持下来都很难,更不用说取得什么成绩了。
电子对抗战场并非无声无息,实际上是一个“喧嚣”的战场,各类电子信号变化莫测、密集交叠。同时,由于试验要求,试验地点往往选择在人烟稀少的野外阵地。二室副主任袁翔宇至今还记得一次进驻试验阵地时,大风将宿营的帐篷吹跑,宿营车也被吹得摇摇晃晃,人都得弯腰降低重心走路。
二室的一位科技人员撩起袖子,手臂上还能看到被野外蚊虫叮咬过的伤疤。不过他笑说,“我们工作的是一个神奇的电磁世界。”
在这个“国家队”呆得越久,了解越多,也就越多敬佩。对这些科技人员来说,为了试验任务,推迟婚期、放弃休假,千里奔波、挑灯夜战,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室里的女高级工程师郭慧峰的话很有代表性,她说,选择了神圣的电子信息靶场事业,为了那份自豪与骄傲,我们就要剑指打赢铸劲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