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全球进入“大宽松第二季”
(2012-05-02 11:19: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张茉楠 |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正在受到破坏。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向金融、居民与企业部门提供刺激来减轻财富缩水的冲击,进而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转移至政府部门。
据彭博统计,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背负上了高达7.6万亿美元沉重债务,其中G7国家今年到期的主权债务总额约7.3万亿美元,如果算上利息,全球主要经济体今年所需的再融资规模将超过8万亿美元。根据IMF刚刚发布的报告,发达经济体债务规模仍将维持在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发达经济体今年公共债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将比去年增加3.0个百分点,增至106.5%,明年将进一步增至108.5%,巨额债务及其巨大的融资缺口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在如此境况下,发达国家央行大都实行“债务货币化”,通过扩展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化解危机,开启了一条模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边界的道路。为应对危机,全球央行开启宽松模式,除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大量购买资产,新兴市场央行也在扩张资产负债表。截至2011年10月底,全球三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加起来已超过8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约2.85万亿美元,欧洲央行约为2.73万亿美元,日本央行约为1.8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央行总资产高达28.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3万亿美元),分别是美、欧、日央行资产的1.66倍、1.73倍和2.6倍,为全球央行资产规模之最。数据显示,中国央行分别于2004年6月、2005年9月和2006年1月先后超过美、欧和日央行,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2006年到2010年间,央行资产扩张了2.4倍,2010年资产总额高达3.9万亿美元,占同年GDP的67%。当前,尽管中国货币增速降至新低,但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00%,仍高居全球首位。
近期,全球可能进入再度联合宽松时代,大摩将之称为“大宽松第二季”(G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