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谈谈开博的初衷

(2012-02-24 21:08:40)
标签:

转载


置顶!

一、为什么开博?

   其实山人从07年就已经开博了,只是后来因为人比较懒,“只播种没耕耘”,所以被“荒芜”了。后来,经常与友人在生活里聊起宗教文化、人生事业等方面的话题时,山人偶尔讲出的某句话被友人们认为“颇有启发或者借鉴”价值,友人建议何不开个“微博”将自己的某些所思所想与人分享(所谓“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山人觉得友人建议很好,于是乎“重操旧业”也。

    开博一方面可以与人分享,另一方面也可根治自己的“慵懒”习气,还有就是现在将自己的思考历程记录下来,如果能有幸“老来无事”之年的话,可以慢慢整理出一些自认为“闪光”的东西给自己的人生进行总结,画个句号,如果能给社会留下些无形的财富的话那就是自己这一生的“侥幸收获”了。

二、为什么博客主要关注国际局势?

  一方面:山人曾经考过武大的“国际公法”研究生,其中有一门专业课就是“国际关系史”,因为外语不过关被挡在了门外,所以在国际关系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关注国际时事也是山人的业余爱好。

  另一方面:因为职业的原因或者需要,在平时的生活里有幸接触各色人等,其中不乏:已经或者将要达到一定级别的政府官员、大大小小成功与不成功的商人,还有“自认为或者被认为”是的社会精英(如高校学子、教师教授、企业高管),草根阶层就更多了。在谈到有关国际局势尤其是国际斗争方面的话题时,几乎所有的人对西方所设计的国际体系架构(包括现有的国际体系、国际游戏规则)的来龙去脉及西方的意图基本上处于可怕的“一无所知”的状态,更加可怕的是我们的某些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层官员也处于同样可怕的“一无所知”的状态,这至少反映出了国民的一种整体素质。举个例子:我曾经与多位政府官员闲谈时谈到美国最近在全球做了哪些缺德的事情,这些政府官员要么感到新奇和惊讶,要么表示质疑,甚至还有认为我有强烈的仇美心态,所以什么事情都往美国的头上扣。连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甚至数等的官员对国际形势都如此的“蒙昧”,更遑论在他们眼里看来是“草根”和“草民”的普罗大众了。

   当然,虽然山人开博也有唤醒的想法,但是未必能够如愿。因为我们的那些中基层(我这里指的是厅局级及以下)官员绝大部分每天就是在关心和经营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和谋取“一官半职”而操劳奔波,又哪有时间来上博客,更别谈关注国际局势方面的博客了。但是我还是想: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情,首先需要自己“行动起来”,因为自己的行动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山人不奢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而是寄希望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可以了。

   第三方面: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深度的参与甚至加入到“全球化分工”的大舞台中了。随着西方那种以“剥削”和“掠夺”维持优裕生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而西方又不愿改造自己主导了几百年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更不甘心将这种主导权与别人分享的历史阶段,国际局势的发展更加趋于不稳定,大国博弈更趋紧张和激烈,所以中国更需要在全民中开展有关国际博弈的“科普教育”工作,这既是团结和凝聚民心、开启民智的需要,也是上层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获得民众更多理解和支持的需要。

    山人虽远离“庙堂”和“喧嚣的尘世”,但是山人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那份责任,更懂得“国家者,先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还懂得曾经发生过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耻辱。我们知道在《西游记》里,西方被描写成了“极乐世界”,但是即使就在极乐世界里,你改变不了自己“黑头发黄皮肤”的“种族属性”。所以山人从不向往“极乐世界”,只希望生我养我的这方水土更加的“宜居”。

三、为什么取名“衡岳山人”?

   湖南自古以来就有“衡岳七十二峰”的说法,也是湖南从近代以来出现了那么多为国为民请命、奔命、革命的仁人志士的根脉之所在,而山人又恰居“衡岳七十二峰”之尾峰“岳麓山”,故取名“衡岳”乃源于“地利”也。

   何谓“山人”?所谓山人者,皆因自己乃一介平民,此生与庙堂无缘。“平民”者乃当今文明社会对“平头百姓”的文明称呼,在民国以前,均称为“草民”,现在“平民”们自己发明了一个诙谐的称呼--“草根”。山人觉得发明此一称呼者至少可以视其为“贤人”。山人在想发明这一称呼的人也许是从一首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里得到了启发、吸取了智慧的营养,寓意:虽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是那些“香花和高树”们千万别忽视了“草根们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野火焚烧了整个大地”,“香花和高树”化为灰烬不复存在,草根却能因为深藏于地,只要“化雨的春风”一吹,“草根”们又会恢复“勃勃生机”。

    “山人”者,远离“庙堂之高”,远离“世俗纷争”,尚未进化为现代都市之人。过“自娱自乐、悠闲自得”的生活,寄情于山水之间,可达“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之境界。山人不是高人,只是闲来无事,偶尔登高望远,享受山中那“吐故纳新”之灵气、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与“一览众山小”那种“山高地远”、心旷神怡的妙境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