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再话“七老”(二)
(2012-02-05 15:06:41)
标签:
转载 |
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这个,也可以没有那个,却不能没有胸襟和追求,更不能没有情调。情调之无,犹如美感乐感之无也,闻天籁之音而不能醉其志,临太虚幻境而不能悦其心,这样的人木然于生活,日子含在口中,咀嚼如蜡,了无兴味,岂能知觉出生命之妙?
而老阎丰富。老阎不仅这个有,并且那个也有,关键是颇有胸襟和追求,更有情调。情调的拥有,使他永葆了一颗不泯的童心,于是童之贞有了、童之真也有着、童之珍越发不缺。这样子,他的生活就充满了风雅、兴致、乐趣,也充满了幽默与欢娱。跟老阎在一起,开心无时不有,诙谐无处不在。譬如十年前,朋友田某网上拱猪十分起劲,老阎知道后,便注册了若干个网名进入游戏房间,自己则另择一处,同时摆开多台电脑,以团伙形式追着与之对局较量,组织“三打一”,用布袋战术,发合围攻势,火力之重,排山倒海,收获快乐无数。
老阎说:不玩则已,玩必过瘾。
但在工作上,老阎毫不玩笑,严谨并且严肃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另类情调。当年在技术部门,工程浩大,任务纷繁,别人的台案往往图纸乱铺、资料乱摆、狼籍乱陈,展览出一副焦头烂额的大干姿态——给人看;人去楼空,东西还照样“辛苦”作加班加点的阵势。惟独他的办公桌从来整整齐齐,始终利利索索,每到下班铃响,必然废纸齐收,杂物尽去,时刻保持一方洁净的天地;而分管的项目又总能先人一步,轻松完成,反倒给人一种貌似不作为的印象。
此处不作为,必有作为处。于是,人们很快发现:老阎酷爱旅游,喜欢置身于秀美山川,去领略大江南北不同的自然景观及风土人情带来的爽心悦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利用在上海铁道学院(今归同济)读大专的机会,借着假期往返及开(差)票方便,他忽而北上漠河,忽而南下湛江,东到海之滨,西抵疆之陲,夏找清胜境凉避暑山庄逍遥津,冬临温暖如春繁花似锦宜人地,免费坐火车,孤身走天涯,好一顿饱览。工作、学习、生活于他,似乎都在游山玩水中。
去年六、七月间,老阎退居二线。有人以他的经历及精力丰富为盘算,推测赋闲的老阎一定会居之不安,将重下海中,淘金捞银一番。不料,他却一心陪夫人,五次去旅游,足迹所至,莫不二人世界。最后一趟因为距离远,老阎没有自驾,而是去途软卧,返程飞机,动车抵深圳,大巴折广州,中间的珠海之行独包游轮之头等舱一层,不让任何人挡了乃妻环顾的视线,——同时尽享了各种交通工具的变来换去,以助游兴。
春节前夕,老阎勒马收缰,停下行者脚步,准备过年。这时,他感到了日子的无聊,在一次欢宴上流露出对于“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不适。山人望闻问切,粗号其脉,以为病在一腔才情无处泄,就建议开个博客,一展风采。果然,不经几日,我的访客中便出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笑语横飞、光彩横流的新浪博友:
初出茅庐,丢文失图;以照和诗,自评为复;此间迷惑,他处求助;酒后上网,醉态憨厚......。所发的一应博文,奇思妙想,旁出心裁,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其风格非常独特——不见构思而思已在,不见布局而局浑成,以无心为表达,以有感为底色,兴之所至,文必随之;情之不到,几不登录;显示了一种本真的别具一格和不拘一格。
博客的老阎,计以时日,不过十天半月,已然形成老阎的博客:人或来访,未必回访;人或赐评,未必回评;其之访人、留言、答对,均以意气相投为原则,情调相合为出发,绝不牵强附会,如塑像之立,不为风动一丝毫,诚君子也。新闻漂浮,或波纹不见;而旧事钩沉,竟偶起涟漪,一段酣睡在少时日记里的回忆想起来,清晰如昨,四十载不减色香味,苦能为甜,复能成乐,滋润着此时心境。
情调博客情调人,老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