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2012-01-06 12:50:34)
标签:

转载

丰碑

                       少年从军见闻录

             ——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的“回忆”(六十四)

                         

                         英雄营长也被淘汰了,可惜!

    在成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班的学习成绩、组织纪律、制度、内务、环境卫生……全面优秀。大队设了一面流动红旗,每半年评一次,把红旗奖给全大队中最优秀的一个班。别看只是一面小小的红旗,要获得它还真不容易:全大队有飞行、领航、通讯、射击四个中队,每个中队有三期学员六个班。四六二十四,要在24个班中评出最优秀的一个班。参加评比的有各班班长、各中队领导、大队领导、教员代表等。大家在一起开会,先由各班班长自己谈情况、摆材料,然后大家根据材料,更多的是根据平时的见闻、印象作全面的评比。经过一番认真的评比后,我班被大队授予流动红旗。能从24个班中脱颖而出,冒尖、夺冠,那确实是很难的;应该说,我们班这次是获得了很大的荣誉。

    出人意外的是,后来经过4个“半年一次”的连续评比,我班竟然连续4次夺冠,4次获得流动红旗,创造了航校建校以来的最高记录;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我班连续4次获得流动红旗

过去从来没有哪个班能这样连连获得流动红旗。24个班在一起评比,两年评了4次,凭什么每次红旗都给你们?要不是成绩十分突出,各项工作遥遥领先,人家能服气吗?应该说,班长成之风的功劳是最大的,他确实是工作有法、领导有方。我跟着他干,收获也不小,学到了一些工作方法和为人处世之道。

    为此,大队领导把我们全班学员召去,又请来任教我们班的全体教员,当然还有大队和中队的领导,让我们班拿着流动红旗,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相片上写着:“505班连续荣获四次优胜红旗纪念”。这张照片来之不易,是全班50个战友两年来汗水和心血的结晶,所以我一直珍藏着它,至今已珍藏了59个年头。

    学习之余,学员们会在星期天结伴上街去看电影、看戏(看电影的条件就不如航空预校了)。看得最多的是评剧。那时H市最红的评剧演员叫喜彩苓,做唱俱佳。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当时的H市著名评剧演员喜彩苓

我们班里有个戏迷,叫申幸福,他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上街去看一场评剧,回来后就跟班里的学员们讲剧情。他的文化不高,却有很高的艺术天分,讲起剧情来,不紧不慢,丝丝入扣,生动幽默,趣味无穷,能把大家紧紧地吸引住。他的学习成绩中等,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的成就却是我们全班学员中最高的:他是空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空勤组成员,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空投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那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啊,它使我国闯进了世界强国的核俱乐部,可以从此不再遭受别国的“核讹诈”了,那是要载入军史的,是会青史留名的。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其中有一位是我的航校同学

30年后,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一篇介绍他们机组空投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文章,我便给他写了封信,请杂志社转给作者,再请作者转给申幸福。没得回信。我想,可能是申幸福碍于保密规定,不好给我回信;也可能是那位作者只是根据资料写文章,他也不知道申幸福的地址,所以至今没和他联系上。

 

    正当大家学得很起劲的时候,突然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从七期飞行学员班淘汰下来几名学员,来到我们班学通讯;再从我们通讯员班调几个人去七期飞行学员班改学飞行。

    飞行学员班有一定的淘汰率,这似乎是世界各国培养飞行员的一种例规。学飞行要飞好几个机种:初级教练机、中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每个机种又分若干个课目,每个课目规定了飞行时间,从带飞到单飞,多少个飞行小时要达到什么要求;时间到了,而要求没达到,飞行教员又认为你气质不行,没有发展前途,就要被淘汰。淘汰下来的,身体好的学领航、通讯或射击,身体差点的学地勤。理由是:你的气质(包括悟性、灵敏度、空中适应性、判断力、决断能力、方位感、方向感等)不适宜飞行;勉强学出来,容易出事故,在今后的空战中也容易被敌方击落。正因为如此,飞行教官便有了极大的权威:一言九鼎,可以决定一个学员的飞行生命的生死存亡。当然,教员提出来要淘汰谁,还得经过大队长带飞、审查后再作出决定;但教员要淘汰你,大队长硬要挽留你,这样的情况不多。所以飞行学员都很敬畏飞行教员。

    听说世界上在培养飞行员方面要求最苛刻的国家是以色列,因为他们国家小,人少,财力有限,飞机的数量也有限,所以对飞行员的要求就极其严格地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以色列的航空学校里曾经有一期学员,入校时好几十个人。一天天飞下去,今天淘汰一个,明天淘汰一个……等到毕业时,你猜还剩下多少?就剩下一个人。学校居然还举行毕业典礼,隆重地欢送这么一个学员毕业,简直是有点滑稽。可是他们的飞行员打仗打得还真是漂亮!1982年6月9日、10日在和叙利亚空军的两次空战中,竟然创造了30:0和52:0(击落叙利亚飞机一次30架、一次52架,以色列飞机却无一被击落)的惊人记录!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以色列、叙利亚大空战

也有人质疑,认为以色列人可能隐瞒了己方的飞机损失的情况。但不管怎样,以色列空军大比例获胜还是可以肯定的。

    以色列空军却相当推崇中国空军,他们称中国空军是“空战之王”,并为中国空军总结了六个第一:

    一、第一个用喷气式飞机进行大规模空战的国家(其实早在1943年德国就曾将喷气式飞机投入空战,但属于试验性质,规模不大);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喷气式飞机的大规模空战

    二、第一个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飞机的国家;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副大队长王天保用螺旋桨歼击机击落喷气机1架、击伤3架  通讯长刘绍基用螺旋桨轰炸机击落喷气机1架

     三、打下U——2飞机最多的国家;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1962年9月——1967年9月打下U——2飞机5架

    四、第一个用地对空导弹打下敌机的国家;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用地对空导弹打下敌机

    五、第一个发明飞机机动躲闪美国的“麻雀”导弹的国家;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飞机机动躲闪“麻雀”导弹

    六、第一个与美国展开电子对抗战的国家。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展开电子对抗战

    (这六条可不是咱们自吹自擂啊,是人家给咱们总结的。)

    所以以色列的空军教官访华时,曾多次求见我空军英雄王海,其钦佩之心情可见一斑。

    那时苏联飞行教官在带飞中国学员时,由于语言不通,就用驾驶杆示意。在教练机上,有前后相连的两根驾驶杆,前面一根由学员操纵,后面一根由教员掌握,用以纠正学员的错误动作。还能起到一种保险作用:万一学员出现危险动作,危及飞行安全时,教员可以出手挽救濒临险境的飞机。后来这一装置却发展成为“打杆”。因为前面学员坐的地方位置比较窄,教员坐的地方位置稍宽,如果教员猛烈地摇动驾驶杆,教员可以两腿分开,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前后舱的驾驶杆是连着的

驾驶杆碰不着腿,而学员却因为舱位窄,两腿无法躲闪,金属的驾驶杆就会重重地击打在学员的两条腿上,教员却无碍。苏联教官发火时,就会“打杆”。打得厉害的,能把前舱学员的两条腿打肿。为了学到飞行技术,为了不被淘汰,中国学员只好忍气吞声地让他打:只要我最终能把飞行技术学到手,就是胜利,挨打也值!

    现在苏联的飞行教官回国了,中国的毕业留校学员成了飞行教员。中国军队有“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干部不能打骂战士。可是也有个别的飞行教员,既学到了苏联教官的飞行技术,也学到了苏联教官的一些不大好的作风,“打杆”就是其中之一。学员们为了学会飞行,也就咬咬牙,忍了。可是那些喜欢打人、骂人的教员也有碰到“硬钉子”的时候:一位陆军营长,是个战斗英雄(当英雄时是连长,后来提升为营长),身体检查合格,调到航空学校来学飞行。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教员嫌他飞得不好,在机内通话器里骂骂咧咧的。性烈如火的英雄营长哪受过这种气?但为了学会飞行,他忍了。谁知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教员骂了还不过瘾,又摇动驾驶杆“啪啪”地打杆,打得英雄营长火冒三丈!他大吼一声:“你敢打老子?老子和你拼了!”说罢,一推驾驶杆,飞机便一头向地面冲去!教员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手,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把驾驶杆往后拉,想把朝下俯冲的飞机拉起来。可是英雄营长力大无穷,那个教员根本拉不动。情急之下,飞行教员只得放下架子求饶:“我错了,求你了,快把飞机拉起来……”英雄营长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硬汉子,听他这么一说,才把驾驶杆一拉,飞机恢复了平飞状态。从此后,这个飞行教员再也不敢对他搞“打杆”、谩骂这一套了。

    可是,你当年是英雄营长,现在却是飞行学员,飞行学员得罪了飞行教员,能有你的好果子吃?不用来什么明显的报复动作,只要不好好教你,不给你传授真本事,就足够了。唉,英雄营长终于被淘汰,重新安排工作。淘汰了,干什么去呢?也挺有意思的:你不是学不出来,当不成飞行学员了吗?那好,你就去当飞行学员的领导吧,被安排到飞行学员中队当中队长。飞行学员中队就住在我们楼上,在同一个大操场出操,每天的早讲评和晚点名时,都可以听到他那雷鸣般的吼声:表扬人、批评人、训人……飞行学员见了他,就象老鼠见了猫,怕得要死。可是有些飞行学员却在私下里告诉我:“我们中队长呀,你别看他脾气火爆,‘癞蛤蟆不吃人——样子难看’,其实心眼儿挺好。你要是犯了点什么错,他会狠狠地‘尅’你、训你,然后悄悄地放过你,从来不轻易处分人。”他和我们中队的张指导员是好朋友,经常会来我们中队串门。有一次,我正在张指导员的房间里替他誊抄一篇报告,他进来了。两个人互相戏谑着、打趣着,亲切得很。张指导员拍拍他的背,调侃地说:“脊梁骨上面好久没有子弹‘嗖嗖’的响声了(冲锋时要时起时伏,伏下时,敌人的子弹往往会贴着脊梁骨‘嗖嗖’地飞过),骨头发痒了吧?”

[转载]少年从军见闻录——看了蒋纬国先生的“回忆”后引起

                                   子弹在脊梁骨上面“嗖嗖”地响

他傻笑着,“砰!”给了张指导员当胸一拳,算是回答。

    我总觉得他这么勇敢、矫健的人,应该是飞得出来的;淘汰了,实在可惜!空军也因此而少了一位叱咤风云的空中勇士!不,不止这些,还少了一位富有战斗经验的空中指挥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