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跟着瞎忽悠“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博士文章
(2010-07-08 20:28: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究.诘.根底 |
近期,一些经济观察人士开始了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新一轮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公布的6月份和上半年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不佳;二是在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不仅未对刺激政策是否该退出的问题得出一致意见,反而对各国应对危机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财政政策模式,即主张持续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持的美国模式和主张提前采取财政紧缩措施的欧洲模式都给予了确认。
但事实真的如此糟糕吗?笔者认为,目前尚不至于下这样的结论。
的确,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洲。美国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策源地,而欧洲则是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地,因此,决定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的主要的源动力可能也和这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密切相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在欧洲方面,主权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目前纷纷主张紧缩的财政政策。我们知道,在经济危机后期,政府通常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来帮助国内经济复苏。欧元区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本来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由于欧元自身存在设计的缺陷,使欧元区国家在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的前提下,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最终形成了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国债积累快速增加,并随着评级机构对主权债务的评级下调,国债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最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因此,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途径只能是进一步紧缩财政政策,本次G20会议确认欧洲模式,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而在美国方面,虽然公布的经济数据有令人失望的一面,但也有提振信心的消息:美国劳工部7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12.5万人,为年内首次下滑,但失业率却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并且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在增长。另外,美国政府也在不同场合,比较明确地表明了其经济复苏预期下的政策方向,即:持续财政政策支持,暂缓刺激政策的退出,美联储延后加息周期等。
在对G20多伦多峰会宣言的解读上,笔者认为,虽然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没有就当前应对危机的措施完全达成共识,但对执行现有经济刺激计划的一致性并没有改变。
尽管欧洲一些国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被一些经济观察人士分析为将有可能减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但笔者认为,采取紧缩政策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需要将欧元区本身的状况和全球经济现在所处的大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在G20峰会后,德国已于7月5日提出了2011年财政紧缩政策,率先采取了紧缩财政措施。作为欧元区主要国家以及体量较大的经济体,德国的这一措施可以有效规避欧债危机向德国的蔓延。考虑到德国目前仅是提出了明年的财政预算,虽然它对欧元区其他国家的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由于G20其他成员国,特别是中国、美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并没有跟进紧缩财政,因此,对世界整体经济的走向还不必过于悲观。事实上,在G20峰会召开前,欧洲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削减国内财政支出,而实施的现实情况表明,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松紧搭配,在保持货币流动性的前提下,单一紧缩的财政政策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迟缓。
总体来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从谨慎的角度来看,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各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政策实施效果,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复苏进程。
但事实真的如此糟糕吗?笔者认为,目前尚不至于下这样的结论。
的确,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洲。美国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策源地,而欧洲则是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地,因此,决定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的主要的源动力可能也和这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密切相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跟踪和观察。
在欧洲方面,主权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目前纷纷主张紧缩的财政政策。我们知道,在经济危机后期,政府通常是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来帮助国内经济复苏。欧元区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本来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由于欧元自身存在设计的缺陷,使欧元区国家在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的前提下,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最终形成了财政赤字进一步增加,国债积累快速增加,并随着评级机构对主权债务的评级下调,国债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大,最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因此,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途径只能是进一步紧缩财政政策,本次G20会议确认欧洲模式,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而在美国方面,虽然公布的经济数据有令人失望的一面,但也有提振信心的消息:美国劳工部7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12.5万人,为年内首次下滑,但失业率却环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并且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在增长。另外,美国政府也在不同场合,比较明确地表明了其经济复苏预期下的政策方向,即:持续财政政策支持,暂缓刺激政策的退出,美联储延后加息周期等。
在对G20多伦多峰会宣言的解读上,笔者认为,虽然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没有就当前应对危机的措施完全达成共识,但对执行现有经济刺激计划的一致性并没有改变。
尽管欧洲一些国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被一些经济观察人士分析为将有可能减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但笔者认为,采取紧缩政策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需要将欧元区本身的状况和全球经济现在所处的大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在G20峰会后,德国已于7月5日提出了2011年财政紧缩政策,率先采取了紧缩财政措施。作为欧元区主要国家以及体量较大的经济体,德国的这一措施可以有效规避欧债危机向德国的蔓延。考虑到德国目前仅是提出了明年的财政预算,虽然它对欧元区其他国家的政策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由于G20其他成员国,特别是中国、美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并没有跟进紧缩财政,因此,对世界整体经济的走向还不必过于悲观。事实上,在G20峰会召开前,欧洲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削减国内财政支出,而实施的现实情况表明,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松紧搭配,在保持货币流动性的前提下,单一紧缩的财政政策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迟缓。
总体来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条件还不具备。但从谨慎的角度来看,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各国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政策实施效果,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复苏进程。
前一篇:欧美强推全球银行统一税暗藏私心
后一篇:欧洲时事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