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警醒泡沫

(2010-07-04 15:46:14)
标签:

杂谈

分类: 究.诘.根底
特别之处在于宏观调控

  在我看来,中国持续增长方式的唯一特别之处,是繁荣时期有效的宏观调控。但必须注意因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以免泡沫破裂引起失业率上升。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动物精神”现在成了新的过热风险源头。经济的持续繁荣、收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市场的持续扩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所有人都渴望抓住新机遇,所有投资者都渴望迅速致富。他们成功了,而且到目前为止尚未经历过艰难的时期。因此,他们大胆的投资和投机,对风险有欠考虑。

  日本与东南亚的教训

  1990年代早期的相对高通胀敲响了警钟:快速增长会带来宏观经济风险。19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和1990年代末期东南亚经济体重蹈日本覆辙,让中国吸取了教训,泡沫是不可能永远不会破裂的。

  之后,中国的政策便一直是在出现过热倾向时踩刹车。1990年代初期实施了严厉措施,减少货币供给和停止过度投资,将恶性通胀压了下去。

  在最近的经济周期中,中央政府的降温措施在2004年便已开始,当时中国刚从2003年非典所导致的衰退中恢复。到2007年末,GDP增长率高达13%时,政府对产业(如钢铁)和资产市场(房地产)均采取了更严厉的反泡沫措施,及早进行调控。

  根据经济理论,所有的危机都是由泡沫或过热导致的,因此只要能成功防止泡沫,便能防止危机。对“熨平经济周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像最近那样在危机之后实施刺激政策,而是在繁荣时期未雨绸缪,及早防止泡沫的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