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群山》
标签: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长篇小说文化 |
分类: 书的纪念碑系列 |
李先生这部小说(限于第一部)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解放东北辽南一座矿山——孤鹰岭矿后,领导工人群众一面与敌对势力斗争,一面克服种种困难,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恢复了生产的生活情境。应该承认,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这部小说同芸芸众作相比,还是比较优秀的。1976年北影根据这部小说拍摄了同名彩色故事片,我那时看了,印象不如小说深,这回写这篇小文章前,在网上又重看了,一些细节才连缀起来。不过对演员印象却是深的。一个是张连文,他是那一时期的当红者,电影《创业》中的铁人,《艳阳天》中的肖长春,皆十分轰动。再一个是安震江。我的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对电影情有独钟,我在他那里,经常听到安震江这个名字。我在电影《侦察兵》里也得睹其神采,他饰演起反派角色确可谓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我在海滨城市生长,对矿山印象的建立,主要就是得自于李先生这部小说。当时心存一个愿望,有机会一定要看看真实的矿山。
1998年初秋,在读过这部小说25年之后,我的这一夙愿才得以实现。那年同学校领导驱车至抚顺,与当地一所学校商谈联合办学的事情。工作谈完是下午三点多钟,离晚间的安排还有点闲暇。抚顺是我国著名煤都,见主人问我们想去哪里看看,我便借机提出这里是否有矿山,我很想看看矿山。我本来还有些担心给人家添了麻烦,不知道这在他们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他们起初有些奇怪,听我说过原因,于是当即爽快地说,这个好办。接着驱车不久就上了盘山道,再一折一折升高就来到山顶。这里有个破败的小凉亭,看样子以前是一处观景点。另一面的山下既是一座露天煤矿了,也就是我当年在“新闻简报”里常看到的所谓“十里煤海”。银幕上的矿山如同小说中描写的情景,汽笛声声,马达轰鸣,群山沸腾。而眼下,浩阔的煤海凌乱堆放着一些器械,人不见,禽畜亦不见,无一丝生气,死一样沉寂,弥漫着难以言说的巨大苍凉。
那次在市内呆了二天。往来路上,我注意到城市绿化不是很好,稀疏的道荫树矮小且皱巴巴的,叶子同街面满是尘灰。我还注意到街面上闲散的人特别多,路边卖菜蔬水果的地摊也多,实在可以说是买的不如卖的多。主人告诉我们说,这座城市资源、行业单一,矿山破产倒闭,下岗的二三十万职工就没有多少退路了,许多人家几辈人都在矿上,一倒闭就全窝在家里,还得生存怎么办,就只有做点小买卖了。我听了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事实上我所在城市当时下岗人员数量也够惊人了,据说也有十七八万的样子,又据说仗着产业部类比较多,就业门路相对要宽一些。
李云德先生这部《沸腾的群山》(第一部),数年前我在旧书摊上买过一本,嫌有些破旧,前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系列时,就又买了一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