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米空气净化器,还是比亚迪F3牌小米空气净化器?
首发iDoNews 专栏
雾霾之中,小米做起了雾霾的生意。这不,小米空气净化器上市了。可小米空气净化器刚刚上市,业界就传来了质疑之声:“小米空气净化器是抄来的吗?”
质疑者认为,小米在选择巴慕达作为合作伙伴被拒绝后,通过挖人、购买产品拆解、仿制这一过程,推出了小米空气净化器这款产品。这种质疑看上去很有道理,如果是真的,那虽然小米让用户用上了售价只有巴慕达六分之一、但质量相差无几的产品,可我们依然有理由为小米略微担心:这究竟是小米空气净化器,还是比亚迪F3牌小米空气净化器?
从小米跨越到比亚迪F3,这跨度似乎太大了些。可仔细想想,互联网公司都要进入汽车行业了,这跨度也不算大。再回过来说比亚迪,比亚迪汽车初创之时,王传福用“逆向开发”的方式,推出了“一代神车”比亚迪F3。当时的媒体这样报道王传福造比亚迪F3的经历(当然这种表述中的褒扬成分多了一些,我们必须平和的看待):“他先是拆解了丰田花冠,反复测量、分解、检测,并研究其结构,试验其性能,认真分析其零部件,然后,对没有专利的,就照着做,如果有专利,就稍微把它改一改。他甚至通过大量采用非专利技术的方式,迅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2005年,比亚迪汽车模仿丰田花冠,推出了比亚迪F3。”
对于这种逆向开发,王传福毫不忌讳。当时有记者问他:“听说你买了不少车来拆掉?”王传福回答说:“对,我们在上海保税区买了几十辆,拆来研究每一个机件,拆完再装上。”王传福甚至直言:“任何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起步,我们不可能从零开始。”当时,比亚迪凭借与花冠相似的外形和低廉的价格火了。而比亚迪F3之后的命运以及比亚迪汽车之后的发展,我们今天都已经知晓。亚迪F3以及比亚迪汽车经历了辉煌和低谷,如今比亚迪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颇有建树,但仍然难以摆脱山寨的影子和口碑,其业绩也不温不火,某一年做到世界前几名的豪言壮语也越来越像笑话。
回过来说小米空气净化器,看上去,小米空气净化器在质疑者口中的诞生过程与比亚迪F3颇为相似,也似乎是一种“逆向开发”。但是,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极具可能性的“逆向开发”呢?如果站在原创者的肩膀上,在暂时规避了法律风险的基础上,站稳脚跟,进而推陈出新,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小米空气净化器,最后的发展成果让对方只能叹而观止、无话可说的话,那这种“逆向开发”是值得的。可如果只是在山寨的成果上裹足不前,只注重眼前利益,最终沦为比亚迪F3牌小米空气净化器的话,那这种“逆向开发”就毫无意义了,甚至是一种倒退。而假如因为“逆向开发”的手艺不精,被人家抓住了把柄给告上法庭的话,那就是又丢手艺又丢人了。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推出空气净化器不是因为马云的一句调侃,也不是随意为之。毕竟,空气净化器也是“客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可能是小米大战略宏图的一个布局点。想一想,如果小米能把互联网的科技与思维运用到空气净化器上,那种场景也颇让人小小的激动啊。
前一篇:去哪儿网,究竟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