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挖掘机考古,无能、无知、无用!

(2014-10-17 08:38:05)
标签:

杂谈

挖掘机考古,无能、无知、无用!

10月14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处新建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经过施工队伍和文物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掘,古墓由石灰等建设成的整体墓体,大石板当成了墓门。挖掘机将墓体破开后,在古墓内清理出来尸骨等遗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古墓里面墙体有色彩鲜艳的马车、人物绘画。左右对称,墓盖为八卦图,墓头为坐佛头像。(10月16日中新网)

印象中,考古是一项多么神圣的活动啊,考古人员就像朝圣的信徒,一丝不敢马虎。我想,那其实应该是对文化的敬畏吧!而湖南省娄底市的挖掘机考古,则将考古变成了强拆,这又是何等的可笑与悲哀!在轰鸣的挖掘机上,我依稀看到了六个大字:无能、无知、无用!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能!”考古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是一项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真正的考古与《鬼吹灯》、《盗墓笔记》中描写的盗墓技巧大相径庭,但其精密和细致有过之无不及,丝毫不逊色。在今天,传统的考古技术又加入了遥感、物探等其他技术,并且实现了多领域的融合,在技术上更加丰富。而挖掘机在考古领域中的运用,除了急功近利,更多的是无能的表现。因为他们没有耐性也找不出别的技术手段打开墓门,只能采取蛮干的方式。而这,恰恰表现出了这些人的无能。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知!”地下的宝藏,所处情况千差万别,稍一差池,就有可能使文物遭受灭顶之灾,让文化蒙受巨大损失。郑振铎先生说过:“对于那些地下博物馆处理的态度如何,决定着那些地下博物馆的陈列品,到底是否能重见天日,到底是能够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的遗产,还是再也不能给我们和我们世世代代的子孙所见到。”随意的暴露,就有可能造成随意的破坏。曾经,拉美西斯二世妻子墓中的壁画,因为挖掘不当而长出结晶,这就是教训。而鲁莽的挖掘机考古者,知道这些吗?他们,只有无知!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用!”曾经看过一篇国外的考古文章,题目的大概音译是:“考古的趋势——对过去的保存。”我想,这个题目很好的阐释了考古的本意:“考古应该是对过去的保存,而不是挖掘和破坏。”如果都无法保存了,如果都破坏了,考古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作用?湖南的挖掘机考古,虽然还不知道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但这个先例对考古事业造成的损失要远大于这次行为本身的损失。这挖掘机考古的举动虽然新颖,却远不是一个有用的考古手段,我们是引以为戒,还是任其肆意发展呢?这是个重要问题。

用挖掘机破开古墓的墓门,真算是前无古人的“壮举”。这亘古未闻的挖掘机考古,虽然给人的第一感觉像是活脱脱给某技校做了次广告。但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因为其幼稚行为背后的无能、无知和无用而感到悲哀和愤怒,更应该警惕和反省。因为这不是考古,这纯粹是一场以破坏为目的的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