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花香泛墨池云——读田先钰先生《崔寒柏书法研究》
标签:
崔寒柏书法研究中国书法田先钰书评文化 |
分类: 书评 |
http://s9/middle/672aa837xaa249cb2b6d8&690
我是在网络上得悉田先钰先生所著《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问世的。田先生给我发来消息,要寄书给我,为之很是高兴。三日后快递送来了田先生的大作。应我之邀,田先生在扉页用毛笔题写了“崔靖先生雅正 兰湾散人”的字。并且赠我书作一幅。我甚为感动。对于平生爱好书籍的我来说,性子更是忒急。打开包装,什么也不管了。闻着书上油墨的清香,从头至尾认真仔细读了起来。直到合起书时不觉已是深夜。躺在床上,眼前一直晃动的是田先生的那本书和崔寒柏的一幅又一幅的书作,久久难以入寐。
崔寒柏,1963年生人。1976年随王学仲先生学书,兼师龚望、徐瑕龄先生。工正、草、隶、篆书及篆刻。博采众长,尚法自然,字随意往,自出机抒,挥洒大方,凝重且高古,有庙堂气息。曾获天津市首届少年儿童书法大赛第一名。1980年与曹宝麟、华人德等同获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一等奖。作品入选首届全球华人书画大展,全国第四届、八届书法篆刻展,第四届正书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国兰亭笔会秘书长。田先钰,天津市东丽区科委主任,兼任区科协主席和区知识产权局长。网络昵称“兰湾散人”。从田先生的博客中了解到,田先生是从2009年开始进行书评的。对于崔寒柏,一开始是从开始收藏其作品,转而到偏爱和欣赏及深入研究的。短短几年,竟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八评。实乃不易。在当今书界可谓是凤毛麟角。田先生对崔寒柏之人、之书;如此的执着和喜爱,至而达到精深研究。我感到;崔寒柏能有如此之知己也罢;粉丝也罢,不枉此生!足矣!
田先生所著《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图文并茂是其一大特色,全书共刊载77幅崔寒柏的书作(细部放大除外)和《寒柏闲书太白诗册并跋》。不仅能让读者阅读书评,且在阅读之余,更得以同时欣赏品味崔寒柏的书法经典之作;令读者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是田先生的书评,又是崔寒柏的书作集。田先生的《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采用中英文对照,旨在向世界宣传崔寒柏,让更多的人士了解崔寒柏和体味中国书法艺术之魅力,又是其第二大特色。可见作者之用心良苦。
从一评崔寒柏--华丽灵动的辞章;一直阅读到八评崔寒柏--不近明清之怪诞,情意切切,洋洋洒洒;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对崔寒柏书作的挚爱之心、偏爱之情。正如崔寒柏夫人谢媛媛所言:田先生以自己观摩寒柏作品的感受为主导,感性地写下了他个人对这些作品的评析。这些评析是艺术的,是真挚的。我感觉不仅仅如此,田先生之所以能写出来如此真挚的话语,我看主要靠的是他来自于旷日持久的知识积累和广博的知识含量。试想:一个涉猎知识面狭窄的人,是不可能也不会把书法作品比喻为“海浪”或“松涛”而“观海听松”;以及“风过林间,飒飒有声”;更有“书法也是无声的音乐。如果把崔寒柏的书法比做音乐,意象上更像浑厚凝重的大提琴鸣奏······”“下盘扎实的男子汉,呵呵,而且是身体强壮、矫健有力的男子汉”“男士的舞姿”“崔寒柏的小字行书,······始终是轻盈灵快的,应该是小提琴的名曲吧?倘用舞蹈的意向来比方,更像小天鹅脚下细碎而欢快的舞步”等如此之等书评语言的。我十分欣赏田先生的七评崔寒柏—也如宋人书取意和八评崔寒柏—不近明清之怪诞这两篇书评。田先生从宋上溯到晋,由二王谈道北海、宋四家、又到明清之董其昌、王铎以及邓石如、吴昌硕等等。想说明的一句话就是:书风个性的张扬和体现,不仅需直追晋唐,而且要体现时代精神风貌、进而超越古人!其真诚盼望中国书法界能涌现一批学贯中西的人,冲破旧有书法审美观念的牢笼,带领中国书法界开创一片新天地。
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了时代的精神。流览历代书法经典之作,"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 我们可清淅地看到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他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书法艺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他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珍宝。他具有着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中国文字的点画、结构和形体与外文不同。无论正、草、隶、篆,它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通过点画线条的强弱、浓淡、粗细等丰富变化,以书写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以字形、字距和行间的分布,构成优美的章法布局,有的似玉龙琢雕,有的似奇峰突起,有的俊秀俏丽,有的气势豪放,这些都使书写文字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艺术中一枝永开不败的鲜花,更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世人赏以欣慰,可从中领略其精神风度,心灵意境,生活情趣,审美追求以及时代气息。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已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这无疑是迈了一大步。书法现代性并不是简单地取决於书法艺术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而是取决於内在精神的现代化。阅读田先生的书评和观赏崔寒柏的行、楷、草等书作,更不难让我们从中体会和认识到这一点!在反复阅读田先生的书评之后,又仔细的一篇篇、一行行、一字字的品味和欣赏崔寒柏的书作,还会进一步让我们更加感慨到中国书法艺术魅力。同时也会为崔寒柏“出国十三年间夜以继日地研习书法,在没有大环境的影响下直接取法古人,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不少时人鲜有的书法原髓,一旦归来,自然给时人带来不少令人惊喜的成果”而拍案叫绝!
读书和欣赏,是件极为快意的事情。读田先钰先生的《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不能不为之一震。他不仅为当代书坛研究个案开了先河,而且给我国书坛的评论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更好的做好群众性的、普及式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书作赏评?中国书法艺术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使之更加发扬光大和得到良性传承!对田先生的《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或许有人感到作为书评深度似乎不够;技法探讨和技艺研究欠缺等等。但我认为:微瑕无妨大碍!难得可贵的是:做为不是专业书评家的田先生的这种精神和毅力,以及他所昭示的方向。
很感谢田先生的《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给中国书坛增色添彩!用清朝钱陈群的诗句“笔花香泛墨池云”来赞美田先生的所作所为实不为过。由此我也更加进一步了解认识和钦佩田先生!通过《崔寒柏书法研究》一书,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认识了崔寒柏和田先钰;更加进一步了解了崔寒柏和田先钰!也会让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
http://s13/middle/672aa837xaa24a4e0b6ac&690
http://s8/middle/672aa837xaa24a56a1177&690
http://s6/middle/672aa837xaa24a5c59365&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