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过去了。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年初股灾3.0,及11月的大涨与12月的大跌,这两次过山车套惨了不少散户。总结这两次,市场情绪实在是散户的大敌:去年12月市场情绪与今年11月市场情绪相似度很高,跟着市场情绪走的散户,往往就是高位被套的主要对象。若冷静地看,其实技术指标上已出现了明显的背驰,而在套人时,又是背驰后再背驰,最惨的是那些最后忍不住追高者。
2016年又是个较易赚钱的年份,按我前几文所述之国证A指(代表沪深两市平均股价及涵盖两市约99%的交易额) 120周均价线看,今年升幅有17%。此意味着:即使不做高抛低吸,一年拿下来,也应有对应的收益。所以,只要逆市场情绪而行,一年收益当在17%以上(此指两市平均价,不讨论各种不同类型板块间的巨大差异)。
以上是对2016年轮廓性的回顾或曰感慨,也是对今年赔赚的根本原因总结。
面对即将到来的2017年,首先是开年初会怎么走的问题。这里用下面两张图说明之。
首张图是国A指日线。此图辅图仅有量能,为的是单从指数上寻找感悟。12月一个月,就将指数打回到国庆前(见上面那条水平线),但又在国庆前的低位区域留下长下影线(见下面那条水平线)。这两条线就是个看点,显示无形之手干预力度之强。12月13号形成的低位,居然保持了13个交易日(当然其间有上下波动,这是为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必要举措)。可以看出,吃掉4季度涨幅,正是管理层调控全年涨幅的目的所在。若看年线,与去年开年相比,可以说两年共涨了16.6%,折年均涨8.3%。我前文对2017年有“真正的慢牛”定位,就是借鉴了2015、2016年的平均涨幅。话说回来,从大势上既然今年12月的回落已形成2年平均慢牛格局,那么明年开年自然可以从此点位出发(忽略盘中的下跌)。
再说辅图量能。左边矩形框指向9月下旬的3个交易日,右边矩形框指向最近3个交易日,可见不论量能的绝对值以及3个交易日的量能均衡关系(可借辅图那条水平线比较)左右相似度均很高。若参照历史,开年初应有1、2天反弹,随后再次下探26号下影线(或略跌穿)。量能上表现为先有所放量,再缩到真正地量。结合2小时出现底背离,从而确立一个时间周期较长的底部。这两次具可比性的背景还是无形之手仍在掌控,因此可保后面那个底是真正的底部。
http://s5/mw690/001T7Vj3zy77AU3ug8k04&690
若看周线,即便没有无形之手掌控,现在的点位也已到了周线必向上的地步。那条青色线仍是120周均价线,今年无任何一周有效跌破过。以本周的K线位置与该均线位置,下周理应收阳线,此其一。其二是辅图的指标J,股灾1.0末端与股灾3.0末端的J值已与本周J值很接近。这种快速下杀造成的严重超卖,已令不少机构都被深套,后市哪里还有继续大跌的动力?前两次的历史均表明,后市至少应有2周的反弹,以修复严重超卖的J值。
http://s15/mw690/001T7Vj3zy77AU3AQLcce&690
若再向更远处看,那就要看大周期。下面首图是月线,此图也有两个看点。一个是本月的下跌,正好在1月大跌的半分位处。直观看是如此,做数据量化分析也仅差0.2%,况且看这条水平线亲密接触到4根月K线,故不得不说:这就应是“上帝”的安排了。若再推理下去,那么留下的那半根阴线,就应是2017年的全年涨幅,此亦支持“真正慢牛”观点。第二个看点是辅图中三个圈,尤其是左右两个圈所对应的月K线后市,因当前月线组合与左边组合更相似。结合主辅图,可判断明年一季度大格局应反弹,但总涨幅有限,此也佐证“真正慢牛”观点。
http://s4/mw690/001T7Vj3zy77AXji4p5e3&690
再下面这张图是季线,此图不加辅图,只有一个看点,就是方框里的2009年3季度至2011年1季度。由于周期太大,可以单根K线作比较,此图就是拿2009年3季度那根K线与今年4季度作比较。众所周知这种K线形态并不好看,但2009年4季度仍涨幅可观。这里并非暗示明年1季度会有类似2009年4季度的涨幅,而是指明年全年或许与2010年有相似处:中间涨多了就跌下来,年底再看,其实并未涨多少。故明年还是需注意逆市场情绪,尤其是当涨过今年1季度阴线时,市场很可能又将重演今年11月那种狂热情绪。
http://s16/mw690/001T7Vj3zy77AXjc4qj5f&690
回顾今年的曲折,展望明年——还是曲折,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曲折中一再印证巴菲特所说的那句真理:“市场贪婪我恐惧;市场恐慌我贪婪”。“地量见地价”说反映了抛无可抛,但买又无人敢买的尴尬交易状态,而抛压已到尾声又无人敢买时才是底部。高位见到缩量须慎之又慎,大跌后出现缩量当逐渐放大胆子买,这才是巴菲特名言的真谛所在。
谨将此献给2017年。回顾对2015年的展望文《2015年:1股近黄昏,4股正当年,5股凤凰涅磐》,大致与彼年的28格局(与2014年底时的市场共识:2015年仍将是蓝筹年对照,实际走势大致8比2强)笼统地看还算差强人意。对2016年的展望《2016年展望:总体呈凹形,前高高于后高》,若将年初时的高点考虑在内,那么凹形还是能成立的,前高高于后高也能经受住开年点位与收年点位的验证。我沾沾自喜的倒是今年1月26号至2月27号的5篇文,那可是在市场一片恐怖中高喊大底的5篇文!
希望这次展望2017年,不要与实际走势相差太远,则我愿已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