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此题目前,先回顾一下前文最后一段,即10号收盘后补充部分:
盘后的一点补充:面对慢牛,投资者该如何应对?慢牛的最重要特征是预期较稳定。由于融资、期权、期指之间制约,更由于管理层的掌控,跌多了就会被拉起来,久而久之,资金自会形成逢大跌补仓习惯。当然,涨多了也同此理。那么,涨多少才算慢牛?就全年看,至多我见30%已很不错了,此参照高利贷年利20%。换算到每月,仅有2.5%,或有不解渴感。但倘若涨多跌少,慢牛取得共识,即便月率2.5%,也会有海量资金持续流入,故我这已是乐观估计了。本周虽然慢牛开始,但因之前跌的太多,短期内多涨点合乎情理,可千万别指望后市长期延续这样的涨幅。具体到今天,沪深300涨幅已近2%,我见明天就会抵消今天涨过部分。依我的小见识看,大盘以后将很难见到日涨幅在2%以上了,除非大跌之后。
上面这段核心在:慢牛就我的量化理解而言,乐观看年涨幅有30%已不错,一旦涨多了,后市必然会回落抵消多涨的部分。既然针对的是蓝筹,而最能代表蓝筹的是沪深300指数,故我下面就以其为标底展开。
自本月9号开始回升以来,7个交易日其上涨了逾6%。再将其折合到一个月,应有约15%涨幅,折合成全年约180%,这就不算慢牛了,如果真的这样涨下去,后市大跌几成必然。前文还指出,因上周的回升起自大跌后,多涨点还无妨。但此仅以周计,上周涨幅已达4.66%,本周因仅2个交易日,1.5%当然还能接受。下周就很重要了,若周涨幅仍逾2%,再下周就是完整周了,又该涨多少?故我见,自节后起就应开始修复涨幅了。
股市究竟是小步慢行好,还是快步进四退三好,不同技术基础的投资者观点不同。擅长于技术者当然喜欢后者,因逐浪能获得更大收益。但多数技术平平者,自然会喜欢前者,此类我相信人数更众。站在管理层角度,肖钢曾一再放言,提倡慢牛。再看海外资金,涨多后纷纷出走,也足以说明其不喜后者。说句玩笑话,若将管理层的权重视为51%,那不喜后者的投资者应能占到30%,两者相加已逾80%。况期指、期权等制衡工具还给喜欢后者的投资人留下了施展机会,彼此各得其所,故慢牛不应有阻力。
现在的市场,还未从急涨快跌中转过弯来(包括我自己)。慢牛必须坚持较长一段时间小涨小跌,总体上涨、又涨幅有限,才能被市场逐渐认同。当前已被市场人士熟识的一些技术指标,或也需重新认识其对后市的启示价值。统言之:慢牛须先在感情上逐渐接受,后才有理性接受。而此间决不能出现大涨大落,这就是管理层的事了,相信其对此已有充分准备。
后面的话,赶上春节前夕,实在是不好出口,但事已至此,不说我见后市也会如此走,故还是一吐为快:本月至今涨幅2.56%,虽不大,但折合全年也已不小,故本月剩下的时间整体上不会再有较明显的上涨了。那么下月又当如何走?我见机会要先跌出来,否则,就是涨起来后再跌下去。当然,涨跌皆不会大,真若大跌,那就不是慢牛,而变味成弱反弹了。
至于中小股,注册制落地后才有慢牛实施的机会,但其慢牛又与蓝筹有所不同。蓝筹属价值投资为主,内在就有慢牛属性。而中小股以成长投资为主,风险性决定了其涨跌就应大于蓝筹。故若将蓝筹的理想年涨幅定在30%,中小股的平均涨幅就应在60%甚至更高。当然,股市有涨就有跌,年涨幅小的在慢牛预期下每段涨跌幅就对应要小,年涨幅大的每段涨跌幅对应会大许多。我对中小股,纯属坐而论道。既然管理层至今仍无意见流出,是否欲其走慢牛尚在未知。退一步讲,即便走慢牛,也须待蓝筹的慢牛先走成型,并总结出较成熟的经验来,若此今年应不可能了。
此文发后恐要挨骂了。即将过节,众媒体都讳言看空后市,唯我在当乌鸦嘴,挨骂也属自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