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涨之后该如何看股市?

(2014-12-04 10:02:24)
标签:

股票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此轮牛市实在是个系统工程。之所以称其为一个系统工程,乃自初始起就有一个明确目标,实施过程中着眼点又各期有所不同,但总体宗旨较明确。此系统工程总体目标何在?我见最终应落脚于社会资金由当前的炒楼、炒石、炒古董,转而投入股市,以支持国家从微观实体领域逐步撤出,最终形成一个规模体量大到足以支撑结构调整、国企混改、经济转型等一系列大变革之承载体。

    第一步先自代价较低的政策鼓励及媒体舆论炒作起步,从而有了修改期指交易规则、沪港通等,也就有了国泰君安的2400点论。但市场冷清已久,不见真金白银入场难以激发,故虽有7月份那波突如其来的大涨,但终未有效激发起人气。于是,第二步开始放松融资。从8月起,融资金额出现快速增长,至9月的两月间,总额即增长了50%,至11月,即增长到100%。融资如此快速增长,显然经过精细考量,融出方系社会资金,且收放皆易控制,而融资的指向就是股市,滴灌作用明显。至此,交易量逐阶拔高,市场已被充分激活。后市就应是目标中的第三步了:社会资金纷纷涌入股市,逐渐代替融资,形成新的稳定资金来源。从近期权威媒体看,报道民间开立炒股帐户数的报道频度甚高,报道已在股市的投资人赚了多少也已热起来,此既是一种客观反映,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

    在两市交易量已近万亿的现在,再看看其成分,融资总额仍在8千亿之上,尚难言民资有太大比重,故系统工程远在途中。一日民资未充分流入,我见融资就一日不退,这种置换应是个缓慢过程。没有此过程,最终目标就无从谈起。而若能顺利实现置换,股市就必延续赚钱效应直到民间不再迟疑,故大的回调时机远不成熟。

    已有专家看明白了此玄机,特意测算了民资能够进入股市的最可能量,结论是至少有6万亿。由此看,完全替代融资自不是问题,就看何时能完全替代,甚至超越现有以融资为主要力量的两市交易量了。

    现在再回到题目上。为何有“大涨之后该如何看股市”之问?盖因近来市场确在量能不断创新高时,出现了频度较大幅度亦较大的震荡。系统工程的着眼点在股市整体,并不介意内部结构,而融资者是要讲融资效益的。融资只能快拉快跑,此波热点已近平衡,随即快速转向,再找新的热点。这就是融资比重过大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融资不能长期依赖的原因。如此,后市该如何看,关键点就在民资入场速度。现在已接近融资天花板,场内的融资也在快速跳跃中显示出其赚线效应已不如前,如此,若民资能快速跟进,股市就必须强拉硬撑,以免因回落影响民资情绪,那就必然还要增加融资额。再说明白一点:若两市量能持续不继,即便指数仍走高,那就意味着该进来的还不够,暂不能退出的已因赚钱效应不及以前而开始退出了。

    倘若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实在是给系统工程出了个大难题:半途而废不可,倒退更没有出路。再看上月下旬的降息,未必没有系统工程未雨绸缪的成分在内。故还有一条可行之路:接着再降准。从降息效果看,此类政策对股市的刺激极大,足以引领交易量上一大台阶,此次民资开始有明显流入,也是自降息开始的。若实在民资进入太迟缓,以致指数已到高位(如沪指3千点或以上),再高则民资更因恐高而不敢入,那么好吧,我就跌几次给你看,每次都要跌出恐慌来,然后是更猛烈的上涨。如此,总体指数并未涨多少,但效果更好,那些因懂技术而影响力大的民资,看到指标回落而敢于进入,必将带领更多的民资涌入。

    综上,大涨之后的股市,最好一种可能是民资热情急速上升,民资快速巨量流入股市。次好一种可能是融资仍在增加,市场交易量能保持在8千亿之上,股市或指数强势、或全面开花,即赚钱效应仍在延续,以坚持到民资替代。再次一种可能,股市显现颓势,民间热度开始回落,但降息降准立即出台,且给予市场明确的后续预期。最后一种可能我不忍言了。但我相信系统工程之所以是系统工程,必对我已述及的各种可能均有过沙盘推演,也就必准备了相应的预案。

    以上就是我在大涨后看股市的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