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垃圾中的可回收物

(2014-10-18 15:23:54)

周休清理废品并送给楼下清洁工。但今天其不在,只好多走几步卖给小区外废品摊。这些属典型的可回收物,除报纸、书籍杂志外,还不乏摇一摇嘎嘎作响的双道林纸所制的高级广告,还有牛奶桶、快递箱等包装物。

 

北京早已提倡垃圾分类,此利国利民,实乃好举措,但由于缺乏操作细节,落实起来其实很难。如我曾与清洁工玩笑说,我卫生间有专盛手纸的垃圾袋,纸属明确的可回收类,你是否愿意回收?他也是笑着摇摇头。这说明在北京尚未构建可回收物处理系统前,可回收物的定义不取决于官方,而是废品收购方。概言之,回收也是有成本的。故北京不妨先建立一套回收物再利用体系,再根据此体系所能处理的品种,相应明确哪些是可回收物,这样就不会流于形式了。

 

据清洁工介绍,其所负责的垃圾最后送往一个处理站,此站仅将所有垃圾统一挤压,然后拉到发电厂或掩埋地。如此看,即便按照垃圾箱标识分类放入垃圾与可回收物,只要清洁工不将其捡出卖给废品摊,最终仍殊途同归,还是被作为垃圾深埋。

 

媒体曾多次介绍过国外垃圾分类情况,但并未细究分类后可回收物又怎样实现再利用,我在纽约时却曾目睹过。

 

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两旁人行道上,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垃圾桶,行人并不区分是否可回收,而是随手扔进垃圾桶,随后就会有拖着大编织袋的人过来逐个垃圾桶捡拾其中的可回收物(见下图右下角)。

http://s2/mw690/001T7Vj3gy6MUvIG73b71&690

纽约民居里的垃圾分类较北京解决得更好些。那里的民居即便六层楼也有电梯,甚至还为垃圾专设了一个。这个电梯里放有两个垃圾桶,暗含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居民一般将各类包装视为可回收物,小的装袋,大的单放进去,更大的如包装箱,可以折起来放在角落,而这些就成了垃圾工的小费。

 

可见,回收可再利用物本质上还是个经济问题,故离开经济利益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问题的。北京与纽约共同处,就是依靠俗称捡破烂的,结合废品收购摊解决了多数可利用且有利可图的物品回收。其他可回收物,或因分类麻烦且价值很小,或因回收过程弊大于利(如前述手纸之不卫生)而被人们自然屏弃。

 

垃圾分类,以利资源充分利用,这是个高尚的观念。但仅观念高尚还不够,更需落脚在实处。实处在哪里?就在经济效益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