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易,攻心中之城难
(2014-09-21 10:52:20)
标签:
股票 |
每个人心中都有魔障,我也自不例外。多年前我曾痴迷于各种股市理论,尤对神秘的时间周期深感兴趣。但时间周期较好验证,只要在K线图上任选一高低点作起始点,再看此后各理论点与实际走势符合度即可。细究起来,周期理论无非是借用了数学上的一些数列,如递进数列、循环数列、奇数数列等,而股市在运动形态上却更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即其本质上是无序运动。因各种数列均有其固定规律,故理论上就不适用于股市。上述的实验也支持此观点,在历史K线上任选点做如费氏线、裴氏线、江恩系列线等,再看其后的各个落点,可言能落在其后各高低点上的概率并不大。若将50%视为盲率,一个理论有效的标准应该是至少具有70%以上的命中率,再统计各周期线落点与其后高低点的相合度可知,根本达不到70%,此实验很好做,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再以江恩理论为例提出我的看法(这里我要刻薄一些)。数年来我曾长期关注一些相关名博,其中一些徒有虚名的早已被我淘汰,其中仅有人品敦厚、写文认真的两位先生我一直跟踪到今年上半年。此二位相信确是江恩理论的忠实信徒,长期来对股市预判始终坚持站在江恩理论立场,即使屡屡误判仍坚持不懈,我对能如此坚持自己信念深表敬佩,故对二位先生充满敬仰之心。媒体中也有不少以江恩理论判后市的专家,结合前述二位,其共同处就是在熊市里理论上的后市点将更低,如他们均坚持后市沪指要下破1800点。以上二位因其观点已与实际走势渐行渐远,7月后我已不再跟踪,不知现在他们是否还在坚持1800点必破论(8月时我曾偶然又看到其中一位的观点,仍在坚持还会下破1800点)。特别声明:我对此理论不甚了了,故不敢直接评判此理论,仅站在实验和事后跟踪角度看,此理论命中率不高,故不足以令人信奉。
以上我对股市理论说了些刻薄之言,不为别的,就是因当下股市中技术理论派的影响力仍很大。这些理论多数散户与我一般也不甚了了,所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但其结论却深入人心,如近来流传甚广的24号是一个时间节点即此反映。时间节点本质上仍是个数列体系,但组成数列的因素又参杂了神秘,如节气等。每年有24个节气,且还是等分的,但我从没看到过股市有按时间等分走势的时候。前曾言我心中也有魔障,虽屡解还屡建,但解开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实验来证实或证伪:如果股市确有如理论所述的规律,那就应该在历史上重复出现过且命中率甚高,否则就不可信。
在我看来,股市要重势。我6月底以来不论是从技术上(此本质上也是一种魔障),还是后来逐步从政策动向上均重点介绍股市大势现已开始向上,把握此大趋势才是矛盾的主要面。言技术也是一种魔障有一实例:近来日线顶部已然确立,技术上其后下跌应属大概率,历史规律也支持此。但其后的走势出乎意料地强劲,截至上周五,明显有跌不下去的意思。故站在大趋势角度看,技术也应被视为一种魔障。但至今此魔障我仍挥之不去。
现在再看题目,什么是“心中之城”?就拿文初之时间周期举例,这些观点长期来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股市中的散户。究竟有多少人因而获益?至少我自省获益极少。24号是个时间节点之观点我早已知,由于此节点是多理论的共振节点,或24号会有回落。但从周二顶部形成后的恐慌性下跌看,形成共识的,往往市场会背向而行,周三起的反弹就出乎市场大多数的意料。故即便24号会回落,幅度如何尚在未知;即使幅度不小,从上周三起涨到23号,难道就不能抵消24号的跌幅?故我坚持既有观点不变。24号若真的大跌,无非就是个加仓时机罢了:大势已此,有何可惧?
关键还是“心中之城”,若心中一直有这个“城”,总受那些后市要跌的理论影响,那就等着吧。8月份的震荡,不少理论技术派就一再喊空,结果如何?如今又进入震荡市了,如果还有专家喊空,大势就会终结吗?上层费尽心机、启动了数千亿资金拉起来的这波上涨会就此结束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是继续甘受那些理论技术的影响,坐等后市下跌,还是看清形势,破解心中之城,这就要看各自的定力了。
在此我要声明:我并无煽动之心。我只是说出了我的推理逻辑,并且实验过程按国际惯例可以重复验证,故其结论是顺理成章的产物。若此结论有煽动之果,那也是即于逻辑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