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2024-07-03 15:07:18)
标签:

杂谈

分类: 8.长城古关
北京密云区境内长城段敌台上
仅存的三块石匾额
       人的认知总是会被颠覆,我对中国万里长城敌台门上方的匾额非常感兴趣。以前总认为,外长城段上的敌台匾额是汉字名称,而内长城段上的敌台匾额则为汉字加数字编号。后来发现,山西雁门关外的内长城新广武段保存下来的几块敌台匾额就不是数字编号而是汉字名称。再后来又发现,北京密云段长城上仅存下来的三块石匾却是古代军事管理单位名称加敌楼所在地点名称再加数字编号的。
       据有关资料,现存明代蓟镇范围内的长城敌楼上,保留有初建时砌嵌上去的匾额的只有四块,其中三座保存有石匾的敌台在北京的密云段上。所存三匾分别为石白麻地峪肆拾贰號臺石白石滸溝五十二號臺石白鲇鱼顶五十三號臺
       北京密云区长城段敌台上所存三块石匾的当今位置:其一,在密云冯家峪镇西口外村东,口门子长城水关遗址的东北山岭上,山岭上除西南东北走向的主长城外,还另有一段南北走向不太长的支墙,石匾就嵌在支墙最北端保存较完好的那座敌台南面的门券上方。另两石匾相近,皆在密云区石城镇黄峪口村所属的口门自然村村南的山岭上。
       由冯家峪镇的冯家峪村向西北,走公路过上峪村古堡,从口门子水关遗址穿过长城。从长城外(西)侧的山沟北坡择路向东北上即可登上长城的支墙,沿支墙长城向北上,经过几座残敌楼的遗址便至匾额楼敌台前。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石匾上的刻字历经几百年风雨仍清晰可辨为石白麻地峪肆拾贰號臺。据有关资料:指的是石塘岭路,明代军镇制度中蓟镇西协四路之一;是白马关,是石塘岭路下辖的长城关口之一;麻地峪是此处的地名,即此敌台所在地称为麻地峪;肆拾贰號臺即是建此敌台时从白马关向西南依次排过来的第肆拾贰座敌台。据说,长城敌楼的这种编号方式是明代著名守疆大将戚继光在蓟镇时所创造的,于明隆庆年以后才使用。如今,这座敌台被本地原住民称为匾额楼
       北京密云水库的西北边缘有个石城镇,该镇所属的黄峪口村山岭上有明长城。黄峪口行政村下属的口门小自然村旁边是长城的黄崖口口门遗址。由口门遗址东侧的山岭沿长城向南、西南方向上再转西,即至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敌台,其西侧的台门上方嵌有一块石匾“石白石滸溝五十二號臺”。(从口门村西侧的一座跨沟桥向西南过沟后沿水泥道向南盘旋而上约两公里,可直接至口门村南山岭上五十二号敌台的东侧。如这样走,距离较近且方便易行。)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从伍拾贰号台再向西上,攀过高山峰顶而西下,便是从口门上来的这一段长城上保存较完整的又一座敌楼---“石白鲇鱼顶五十三號臺”,石匾额嵌在敌楼的南门券拱上方。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北京密云段长城敌台上仅存的三块石匾

       要说明的是,从编号肆拾贰号台到伍拾贰号台之间的长城段上绝不只有九座敌台,即便是编号相邻的五十二号与五十三号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座敌楼。这说明,作为当时极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一直有一个逐渐完善的建设过程。也就是说,长城上的敌台并不是同一个年代时期所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