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深山里的一处
古寺址与附近山岭上金元时期的摩崖刻字
北京古迹群的群主天翔跟我说,与有孔铜钱等几人从怀柔的局里村方向上了一次昌平延寿镇大杨山的后山,那里有座古寺的遗址,尚存两座和尚的墓塔,附近的山顶上还有金元时期的摩崖刻字,值得去看看。我对野外的文物古迹非常感兴趣,听说有古塔和摩崖刻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兴趣。群里的有孔铜钱,对户外路线的记忆与地物地标描述的非常详实精准,这早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与他联系问明路线,择日出发了。
北京昌平大杨山森林公园景区的大门口附近,有条山路通向其后山,既然天翔他们已经走过了怀柔局里村那里的那条路,初次去生疏的地方还是走走别人已经走过的成熟的路吧!可以导航直接到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镇怀长路南侧的局里村口。进村口向南穿村而过,村南头过桥向西南顺沟中水泥路而上,至路尽头置车后开始徒步登山。
从沟中水泥路的尽头置车处沿山沟上至古道小路口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用20---30分钟时间。走登山古道小路沿山沟一路向东南转东陡上50分钟,来到朝东的山岭垭口。垭口左(北)侧旁边有唯一的一株油松很是明显,这是北京古迹群网友有孔铜钱事先告知的去古寺庙遗址的重要标志。越过此垭口向东南下,进入一条东南向的缓沟,沿沟西侧的小路而下,中途越过沟底到沟之左(东)侧再下行一段到山沟的叉口,沿小路平行转向东继而贴沟的左(北、西)坡转向东北缓上即可直至古寺庙的遗址前。由松树垭口至此古寺庙的遗址前,正常步行速度大约30---40分钟。
由储藏石室的门口前往上,走石阶上至寺庙遗址前的第一层平台南侧,散落着一些古建筑的石件,保存完好,不知原在那座建筑的何处,做何功用?

再上到上一层平台,有一碾盘和两个侧卧的碑座,石碑已不见。

再往前走,是东西对称的两处古建的残垣断壁,应该是寺庙前部的钟鼓楼的所在位置。东侧的残垣后有一对石碾。



头进院的殿址前大约6米处有一地窖口,地窖内的石室呈十字形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小石室,正上边的出入窖口,在石室十字交叉的正上方。


以下四幅贴图:依次顺序拍照地窖內十字形交叉石室的四个不同方向的小石室
以下贴图为:古寺庙遗址的第二进院现状图片








离开古寺庙的遗址往南过沟,来到一块开阔较为平坦的台地上,向右前方(西南方向)穿过台地后稍上坡,便见到如下图所示的一古塔上的石件。再向上走不太远,便来到了一座被拆散损毁的古墓塔前。




下图,是由北京古迹群网友有孔铜钱所提供,其从网上寻得的一张拍摄于2006年6月17日中午的该塔的完整图片。感谢朋友有孔铜钱用心收藏保存提供!感谢该图片的原所有者,为大家留下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由此塔沿等高线顺台地向东北走四五百米,又有一座和尚的墓塔。原塔应不是图片中的模样,塔下周围,散落着几块古塔的石件。




从位于东边的古墓塔处原路平行返回到西边古墓塔后,向北下到其下边台地再向西下,是位于沟边的一台地。台地接近沟边处的一块大石上,凿有大石臼一孔。



由于所至季节不佳,草深灌密道路南寻,为找古庙址南面山梁上的摩崖刻字,艰难误走两道山岭一条沟,虽经万般努力,终无结果。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耗费了极大的体力。由于单人独行况且天降小雨,再者离家还有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安全起见,暂且放弃在此寻找金元时期的摩崖刻字石计划。好在,最后于石臼台地的南缘找到了沿沟之东北坡向东南方向上南山岭的小路道口,缘分未尽,且留作下次再来。
择日又来大杨山的后山,这次已是熟路,途中顺利,很快便来到古寺庙的遗址附近,走上次已经找到的登山小路,沿沟之北坡东南而上,很快便登上古寺庙的南山岭垭口,右转而西上不远,便来到摩崖刻字石前,终圆找到金元时期摩崖刻字之梦!

下两图:刻字石前的小圆洞是干什么用的?莫非是插旗杆或是什么图腾用的?



不知道下图中脚下这大石顶上的四个圆坑是做什么用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