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拍到的
长城敌台圈门上边的匾额图片
【续】
我这井底之蛙也就能见到井口那么丁点儿大的一块天!
有幸跟北京古迹群的几位网友到户外活动了一次,闲聊时从天翔128和有孔铜钱那里得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东南段的水关长城段位于最东南端敌台上,竟然保存下来了一块以“川”字打头编号的石匾,而在京西的内长城敌楼上也有“龙”字打头的编号石匾尚存。网查资料得知,于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马水长城段的马水口关附近还有一块“马”字号的长城敌台编号石匾。这些,此前我是一无所知的!
八
北京延庆八达岭镇石佛寺村内长城八达岭长城东段水关长城的最东南端川字号敌台匾额
此台匾与另外所见到的长城上敌楼编号匾额有很大区别。该匾只是横刻“川字一号”四字,而其他长城段上的敌台匾额皆为“×字×××号台”,并且编号是繁体汉字而非为汉数字。

九
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后城镇万水泉村村西南山岭上的外长城“新添镇北台”敌楼匾额
该匾字迹已风化得很模糊极难辨认,电脑放大反复辨认再加网查资料对比,认为应是“新添镇北台”几字。

十
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后城镇长伸地村古堡西南山岭上的“镇虏楼”敌台匾额

十一
河北张家口涿鹿县赵家蓬区谢家堡乡白家口村白家口长城段的龙字号敌台匾额
这里的敌台,大都是两面门圈的上方都嵌有编号的石匾额。也就是说,在一座敌台上有两块编号石匾。
1. 位于白家口老村村北山岭上的“龙字壹号台”
位于敌台东门上方的石匾




位于敌台西门上方的石匾额



2. 位于白家口老村村北山岭上壹号台西北下方的“龙字贰号台”
敌台西门上方的石匾



3. 位于白家口老村村西下方、村路旁沟边台地上的“龙字伍号台”
该敌台只建有一门,于敌楼东门的上方嵌有一编号石匾。





十二
河北张家口涿鹿县赵家蓬区蟒石口镇马水村东关之内长城马水口关的马字号敌台匾额
此地有臂带红袖章的本村村民执勤站岗,工作非常仔细认真负责,看守上山小道口甚严,重点节假日还有警察开警车进行巡逻检查。恳请看守人员只于公路边远拍敌台上的匾额,征得允许后,在马水口东关外的省道S248公路边小桥头,变焦远拍了据说是该段长城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这块敌楼编号石匾额。



十三 河北保定涞源县白石山镇石城安长城段上的插字号台匾额
1.
石城安村东山岭梨铧尖峰北侧的插字贰拾捌号台
下图:向西南仰拍插字28号台的北侧面

2. 石城安村东山岭梨铧尖峰北侧的插字贰拾玖号台
下图:向东仰拍插字29号台
下图:向南拍插字29号台


3. 石城安村北缘的插字伍拾贰号台
此应为该段长城上最后补建的敌楼。
下图:向东北仰拍插字52号台
4. 石城安村村西山崖上的插字叁拾肆号台
此敌台编号石匾字面风化严重其刻字已很难辨认。
十四
河北保定涞源县水堡镇独山城村七亩地长城段的插字号台石匾

1. 插字肆拾叁号台
下图:向西南仰拍插字43号台
此匾额风化严重,其上所刻字体难以辨认。



2.
插字肆拾肆号台
下图:向南仰拍插字44号台的北侧面
3. 插字肆拾伍号台
下图:向南拍插字45号台的北侧面




十五 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上寨镇的荞麦茬村长城段插字号台匾额
1. 插字肆拾玖号台
2. 插字伍拾号台

3. 插字伍拾壹号台
下图:向南仰拍插字51号台



十六
河北省保定阜平县吴王口乡吴王口村东沟里的内长城吴王口茨字号敌台匾额
吴王口村东沟里大约一公里处的内长城吴王口,在下关河的左右两岸边各筑有一座敌台。简介木牌上称:位于下游东岸边的为下敌楼,其上游约两百米西岸边高台上的则为上敌楼。而网络上有称之为上、下台楼的。这里暂以官方木牌简介来称呼内长城吴王口的这两座敌台吧。下敌楼为茨字拾陆号台,敌楼门上的编号石匾据说是近几年才被盗失,此台地基之侧的石条上刻有明代的文字。
以下贴图为:吴王口的下敌楼





以下贴图:吴王口的上敌楼“茨字拾柒号台”


下两图:东南仰拍内长城吴王口的上敌楼(茨字拾柒号台)
十七
山西大同灵丘县独峪乡牛帮口村南牛邦台内长城牛邦口茨字号敌台匾额
1.
位于独峪河下游之沙河右(西)岸边崖台上的茨字拾捌号台



下两图:向东南俯拍内长城牛邦口独峪河下游沙河右岸边的茨字拾捌号台


2. 位于G108国道西侧上方山岭上的茨字贰拾号台





3. 位于G108国道西侧上边山岭上茨字贰拾号台东北上方的茨字贰拾壹号台



十八
山西忻州繁峙县神堂堡乡茨沟营村内长城应关城古关西北山顶上的敌楼匾额
此敌楼的门设在其东南面,而敌楼的东南侧很窄就是深深的陡壁,根本无法仰拍到门圈上方的石匾。如从东北关墙上仰拍,拍摄条件依然极为苛刻,几乎接近零角度,也不行。再有就是从敌台东边隔沟的小山岭关墙上向西仰视远拍,这样大概可以拍到残敌台上的匾额,而我相机的镜头焦距不够,仍然还是做不到。无奈,只得这样放弃。不过,用眼观看这石匾上的刻字已是风化得极其严重,很不清晰了。
补充说明:网查资料得知,关于茨沟营敌台,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明万历年间编绘的《边城御虏图说》仅存有其中的一册中有详细的记载与绘图。现存山顶残敌台圈门上的这块匾额为:茨字叁拾柒号台




下图:刻字已极其漫漶难辨的茨字叁拾柒号台敌台匾额

十九
山西忻州繁峙县神堂堡乡韩庄村东的内长城竹帛口茨字号敌台匾额
这段内长城上保存相对较好的敌楼有六座。其中,22于23号台为只剩少量上部建筑部分的残敌台。位于108国道西南侧上方、此段长城最西南端的34号台,门上的编号匾额已无存,重新维修时在嵌入石匾的地方填入了几块古城砖,远看极似匾额尚存。保存较为完整的茨字贰拾肆、贰拾伍与贰拾陆三座敌台,两侧门上皆嵌有编号石匾保存下来。也就是,每敌台均有相同的两块编号石匾,三楼共三编号六块匾。除这22、23、24、25、26、34六座敌台以外,其它敌楼所剩下的只是残基遗址了。
补充更正:网查资料得知,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明万历年间编绘的《边城御虏图说》中对这段长城有详细的记载与绘图。竹帛口长城共建敌楼十三座,编号为茨字贰拾贰号至叁拾肆号台。故,位于G108国道西南侧上方最高处的敌台为茨字叁拾肆号台,其下方的残基为茨字叁拾叁号台的遗址。下面贴图中的“烽火台”应为29,31应为33,32应为34。




1. 茨字贰拾肆号台





2. 茨字贰拾伍号台





3. 茨字贰拾陆号台




至此,已拍到长城敌楼上的匾额照片
共计 35 个编号
42 块。
其中:
川字号
1
个编号
一
匾
沿字号
8
个编号
八
匾
龙字号
3
个编号
五
匾
马字号
1
个编号
一
匾
插字号
11个编号
十一匾
茨字号
11个编号
十四匾
另加
新添镇北台匾
镇虏楼匾
属内长城 40
块石匾,外长城 2 块石匾。
后补:
本文上传到网络后,网友驰风在评论区提供线索,在河北保定市涞源县城阁院寺的文殊大殿内和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镇的长城段上还保存有长城敌台上的编号与名称匾额,于是前往采集逐渐添补。
一
河北涞源阁院寺内文殊殿内保存的内长城敌台“浮”字号与“白”字号共计三块匾额

下图:河北涞源浮图峪长城段上的一块敌台编号匾额
下图与上图石匾的编号石刻文字内容相同,皆为“白字拾捌号台”。说明,这两块编号石匾是在同一敌台的两边门上。也就是说,涞源白石口长城段上的这座敌楼上,曾嵌有两块相同的编号石匾。
另外,与内长城敌楼编号石匾一同保存的还有两块与长城有关的石刻。照片于此同时贴出,以便兴趣中人共同阅赏!
1.“重险”匾额

上图石刻:上款“分守参将上谷李”;下款“万历四年季春立”。
2. 民兵营创修边墙记事碑
上图碑文:
钦差巡抚保定标下民兵营
游击将军崔经部下中军
原任都司刘秉锡督工旗
牌官焦时亨修工兵王守
道等一百五十四名原议
增修今改创修下等边墙
二段共七十丈一尺二寸
第二段北自扑塌石起至
委官王思舜界止四十丈
一尺二寸于万历四年秋
防九月二十日修完呈报讫
万历四年秋防九月二十
日立石
石匠王廷美
边匠段阳辉
二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洗马林镇长城段上的残敌台匾额(共八块)
1.省道S241万全区与尚义县分界处西边干涸河床以西的山岭上,沿长城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数至的第 2
座残敌台---西孤山台:
2. 第 3
座残敌台---西孤山西台:
3. 第 4 座残敌台---永安东台:
4. 第 11
座残敌台---威远东空台:
5. 第 13
座残敌台---威远西台:
6. 第 14
座砖砌敌台---(匾额风化严重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的)无名台:
7. 第 17
座残敌台---永宁东台:
8. 第 20
座砖砌方形敌台---沙岭儿台:
至此,已拍到长城敌楼上的匾额照片
共计 37 个编号
53 张。
其中:
川字号
1
个编号
一
匾
沿字号
8
个编号
八
匾
龙字号
3
个编号
五
匾
马字号
1
个编号
一
匾
浮字号
1
个编号
一 匾
白字号
1
个编号
二 匾
插字号
11个编号
十一匾
茨字号
11个编号
十四匾
另加属外长城的敌台名称匾额
新添镇北台匾
镇虏楼匾
西孤山台匾
西孤山西台匾
永安东台匾
威远东空台匾
威远西台匾
(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的无名石匾)
永宁东台匾
沙岭儿台匾
属内长城 43
块石匾,外长城 10 块石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