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向东南俯视远拍龙口粉煤灰场库区东西向的大坝内(北)侧
下图:由大坝顶上的西端向东远拍
下图:由龙口灰场库区的大坝顶上向东南俯视远眺冯村一带
4.
镇域西北部艾洼故村东北山坳里的明代桃花庵开山祖师灵塔
下图:向东南方向俯拍古塔与其远处下方的龙口灰场
下两图:向北拍桃花庵开山祖师塔
以下三图:由万佛堂古庙遗址向北去向艾洼故村方向的古道段
7.
何各庄故村西至罗睺岭间西峰岭南坡上的永定河引水渠段
以下三图:北京门头沟区永定镇何各庄故村
下图:向东南方向拍西峰岭东端的引水渠首
下图:向西拍西峰岭引水渠与建在西峰岭东端岭头上的森林消防护林防火瞭望亭
下两图:向西拍山岭鞍部的引水渠架空桥渡槽
下两图:西峰岭引水渠的傍山崖渠段
下两图:向西拍西峰岭南坡上引水渠边的亭子
下三图:向东拍引水渠上方的亭子
8.
位于镇域西南部的 石厂、苛萝坨故村
石厂村:产生于明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该村与古老的北京城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村北的青龙山上,多有青色大石,质地坚硬且细腻,不易风化。明代以前,民间就已经开始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开始营建新的都城---北京,青龙山石厂定为石料的开采基地。网查相关资料,“都城营建之初,工役繁杂,宗庙、三殿、两宫、阙门、王府官邸、离宫,次第兴建。筑城、浚陂,百役具举。石材是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且用量之大令人瞠目。至大明嘉靖拾叁年柒月拾柒日起建造皇史城、太宗等庙,启祥等宫,玄极宝殿、奉先等殿,天寿山诸陵寿宫、行宫,清虚观、金海大桥、慈庆宫、慈宁宫、城垣工所,颖王坟、靖王坟”所用石料皆出自此地。到清代,石料资源日趋枯竭,采石场渐渐地被遗弃,明代用于驻军工匠的营地和采石厂便演变成村。
石厂村已经整体搬迁,这里将成为在建中的地铁S1线的首站及车辆维护车间的所在地。老村子已经面目全非。
下图:由西峰岭的南坡向西南方向俯拍原石厂村一带
石厂村北的山岭上,有座名叫界碑尖儿的山峰,峰顶上存有明代的石厂官界四至碑。
下图:界碑尖儿顶
几年后再到石厂村,村子彻底无存了,原保存在村子东口外小广场上的一些古物,被移至华侨陵园东侧圆照寺东边的院内,圆照寺被重修了。
下两图:院外蒿丛中被损毁为两半的汉白玉石和尚墓塔宝瓶中段
下图:向西北拍重修过的圆照寺的大殿(可与上面的图片比较一下)
以下贴图:京西古道苛萝坨村村内南北走向的古娼妓桥
苛萝坨村西有曾经是戒台寺下院的西峰寺遗址,清后期,被曾参与辛酉政变的恭亲王奕䜣改建为阴阳宅。其东侧的山沟北端山岭上存有一墓地石界桩。
下图:由西峰岭向南俯视原西峰寺东侧的大沟以及远处马鞍山北坡的戒台寺、秋
坡村一带
下两图:向南俯视西峰寺遗址
清代的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溥儒,是我国近代一位有名的文人、著名书画家,其一生酷爱文物历史古迹。当时有南张北溥之说,即书画界南方有张大千,北方有溥儒。北京房山有座千年古刹云居寺,以石刻经版著称于世,溥儒曾为云居寺著了一本《白岱山誌》,是研究云居寺的重要历史资料。在西峰寺遗址,他家的坟地东侧大沟里,留有一些它的墨迹摩崖石刻字。
以下贴图:溥儒的摩崖刻字附近周围,是当代的人们所作,我觉得字写得不错,
拍了下来!风吹日晒雨淋,估计早已无存了吧?
以下贴图:西峰寺遗址院内
下两图:古银杏树
下图:向西北拍院内复建的殿宇,内为西峰寺与溥儒相关内容的展室。
下图:向东北拍古银杏树前的遗存古碑
以下贴图:地宫内的石门与墓室
下图:地宫内水深过膝,水里边居然还有鱼!
9.
戒台寺东边的塔林
到过门头沟戒台寺的游人不少,这是一座著名的古刹,曾为全国的总戒坛。不过,如不是偏爱喜好的话,很少有人去戒台寺东南侧近在咫尺的塔林一观。
10.
苛戒古道与罗睺岭
京西古道的庞潭古道,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永东河东岸边的庞村,向西过永定河经何各庄、石厂村到苛萝坨村东。这里,古道一分为二,顺大沟向西上向罗睺岭,称庞潭古道,可去往千年古刹潭柘寺一带。往南上则至戒台寺东,与从永定河卢沟桥方向来的,经大灰厂、石佛村至戒台寺的芦潭古道相交汇与戒台寺东侧的单门石牌楼前,被称作苛戒古道。苛戒古道可算得上是去戒台寺的一条超近之路,为庞潭、芦潭两条古道间的一条联络线。苛戒古道与芦潭古道汇合后,向西经戒台寺的北侧,平行绕向西北至罗睺岭垭口,与由东边西峰寺大沟里上来的庞潭古道合二为一,越过罗睺岭西下,去往潭柘寺一带。

下图:向西仰拍庞潭古道原苛萝坨村村西罗睺岭段
下两图:向东俯视回拍庞潭古道罗睺岭东坡段
由东南戒台寺方向、正东苛萝坨方向过来的两条古道与原G108国道三条道路在罗睺岭垭口处交汇,两条古道在垭口处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下图:手绘一张罗睺岭垭口草图
下图:由罗睺岭垭口向西拍过垭口后转向西南的原G108国道(新国道走隧洞由
罗睺岭下穿过)与国道北侧向西下向潭柘寺一带的古道口
下三图为手绘图中罗睺岭古道相交形成的三角形①号段。
下两图:由潭柘寺古道上向东回拍原G108国道罗睺岭垭口
下图:由原108国道上向东北方向拍苛萝坨村村西上方的罗睺岭垭口
下图:由可罗睺岭垭口南侧上方的两条古道交叉口详细俯拍手绘图上的三角形③
号古道段
下图:向北俯拍手绘图中芦潭、庞潭与潭柘寺三条古道相交,在罗睺岭垭口形成
的三角形残存的③号古道一段
以下三图:向东南仰拍由戒台寺方向过来的芦潭古道罗睺岭段
下两图:由罗睺岭垭口向南,沿罗睺岭上至岭头的最高点处,立有一西峰岭(苛
萝坨村村西的西峰寺遗址)清王爷陵寝的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