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2018-08-12 17:26:42)
标签:

杂谈

分类: 7.中华名山
说不尽的狼牙山
道不完的五壮士
【5】
再走狼牙山景区
去往五勇士跳崖处
       前一天给我十五年前曾经住过的如今已经有了划时代发展的今年春节还曾故地重游特意去过一次的东西水村的那个宾馆打电话,打算提前预订个房间。店主已经不是年事已老、原来朴实敦厚那对夫妇了,接电话的是朝气蓬勃的下代精英。回答很干脆,交两百块钱押金吧。我说,这么远怎么把钱给你呢?答曰,微信!我说我没有微信支付,也不会用那东西。答,不交押金没法订房。电话迅速挂断!
       从五勇村到狼牙山景区前的东西水,颇费了一番周折。这一带在修路,据当地人说,工程是私人承包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已经快两年了,干干停停,总是完不了工,现在还是这个烂样子,就是通不了车。过了管头村到狼牙山镇政府后没多远,路就不通了。于是,在本地的一辆电动三轮车引领下,进岭东村转来绕去。好不容易接近大路,从狼牙山景区下来的车因修路不能直接上高速而造成拥堵。好长时间啊,才挪出村子,等到东西水村再给那个酒店打电话始终不接听。到附近的一个家庭宾馆一打听,并不是我所恐惧的像去年“五一”假期那样处处爆满。竟然连价都没侃直接要价就比欲去的那家便宜五十块钱。自己老了,需要强制更新观念了。
       来日早晨,早早地就到了景区陈列馆前的停车场,我是第一个买票的游客。这里的变化真大,根本没有十五年前的模样了。遗憾的是,那会儿我没有条件留下当时的影像资料。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两图:拍自于河北易县狼牙山景区东门五壮士陈列馆的右前(西南)方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拍摄于狼牙山景区棋盘陀的峰顶五壮士纪念塔附近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狼牙山的主峰,公认的是莲花瓣(大莲花瓣峰),海拔H:1105米。地理信息标志石上所测定的数据地点,应该是狼牙山棋盘坨峰的峰顶。五壮士的跳崖处不是牛角壶吗(政府有关部门在那里立起了作为标志的铁架,那边的村子还起了“五勇”的名字。)?怎么又会是那里了呢?而且,我认为五壮士跳崖的那天绝没有到过那里(下面还要细谈)。是谁在头脑发烧说胡话?!
                下图:位于陈列馆西侧的雕塑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两图:位于五壮士雕塑的西侧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上两图,分明是按照小学生教科书的课本模样做出的雕塑。宣扬五壮士的英勇精神是绝对正确的,但作为教科书,要是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就有些不应该了?!此文不知出自于哪位文学大家高手,“扔手榴弹还总要把胳膊轮一个圈---”,是嫌敌人的枪开得不够快、打得不够准吧?真是可笑得让人都笑不出来了。凡事没有必要吹毛求疵,但误导后人,那可是罪过呀!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五壮士当年可是一定没有经过这个红玛瑙洞上山的,洞里直上直下的那个天井,从前没有混凝土阶梯,那是景区后来建的。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五壮士们,当年阻击敌人退向狼牙山所走的狼牙山景区东入口即东水那条狼牙山东麓的大沟,被开发成景区后,跟从前的原始地形地貌相比,早已是翻天地覆面目全非了,无从找到原来的模样。就是跟十五年前我第一次上狼牙山时相比,变化也已经很大了。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所示的狼牙山景区登山路 ,就是当年五壮士上山所走过的大致路线。不过当时绝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是建起景区后,路就修建过三次了。我在2002年“五一”第一次蹬此山时所走的路,是图片中最左侧的那条被废弃的路  。其北侧的石阶路是后修的,最右侧的登山木栈道修建的时间会更短。五壮士绝对是顺沟底上的山。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从狼牙山景区的东门入口上山,走景区游路,一小时就能上到棋盘坨。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向西北拍棋盘坨上的棋盘石亭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向东拍狼牙山棋盘坨上的棋盘石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向西北方向仰拍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是1942年1月在狼牙山棋盘坨峰顶所修建的第一座纪念塔图片
(拍摄于景区的陈
              列纪念馆内),1943年9月毁于日军炮击。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拍摄于纪念馆内的第二次1959年所建的纪念塔图片,损坏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                  化大革命运动当中。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向西北仰拍现在狼牙山棋盘坨峰顶上的五壮士纪念塔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从棋盘坨再向上爬不到半小时,就能到景区的最高点---建在狼牙山棋盘坨峰顶的五壮士纪念塔下。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以下贴图:拍摄于狼牙山棋盘坨峰顶的五壮士纪念塔下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位于易县满城两县交界处的龙门水库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北易县狼牙山景区的大多数游客,都会误认为景区的最高点---棋盘坨峰顶纪念塔处,就是五壮士跳崖的地点。实际上,五壮士彼时是不可能到这里来的,这里离棋盘坨还很高,后边有敌人紧追,往上爬很危险,况且当时又没路。
       走景区游路沿沟向西北上到顶端,游路转向东南方向平行。如果从这里不转弯,仍向上直走,越过棋盘坨峰即纪念塔所在山峰北侧的垭口,向西北直下龙王庙沟是最近的。从五壮士跳崖处向东远眺可以看的很清楚,有明显的路径存在。为什么六班的战士没那么走呢?那会儿,百姓要经常不断地到山上砍柴,几乎不存在了什么灌木,视野宽阔视线很清楚,那样实在是太危险了。奔向棋盘坨、老道庵、走双鞍岭这条路,很难有百米以上的直线,太有利于掩护,转个弯就没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撤退安全。沿双鞍岭向西南奔小莲花峰方向,到龙王庙沟的沟头垭口,沿路向北下,进入龙王庙沟是很方便快捷的。有个问题,前边说过,从早上七连就提前撤退转移了,把掩护任务交给了六班这五位战士以及一个机枪组、二十人左右的一个民兵排这三十来人,后来,打来打去只剩下了六班这五名战士。到下午,那么长时间,有水喝吗?上哪里去吃饭?有时间吃饭吗?那时条件那么艰苦,八路军肚子里的油水又那么少,爬山体力消耗得一定会很大,都透支了吧?敌人怎么会追不上呢?是这样,狼牙山东路的敌人只是少量的易县警备队日军,其主要是易县的保安团。保安团基本上都是本地的百姓,有的还是八路军畏惧艰苦感觉前途无望的变节分子,为的就是混口饭吃,抓不抓住八路军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而五壮士会拼命地跑,为的是保命。再有,五壮士中途不断地阻击,路上还埋有地雷,都会使敌人的追击速度减缓。所以,装备精良,保障充足,体力充沛,人数众多的敌人,那么长时间没有追上这五个人。然而,又会是什么原因迫使五壮士下到五勇村龙王庙沟的中途,改变了路线,由顺沟向西北下,变成了向西北平行呢?即便是到了跳崖处的牛角壶峰的崖壁下方,顺龙王庙沟西侧的山岭向北,也是有路可以下到龙王庙沟中的啊。为什么又转向西南上,爬到了牛角壶峰顶呢?我认为,唯一的可能就是敌人从下边迎面上来了或是后边的敌人追得太急太近了,慌不择路
      前文所提到的老君堂烧糊了的那锅小米饭,很有可能就是七连转移走到那里做的饭。从东西水村一带,七连大部,在指导员蔡展鹏的带领下,抬着受了重伤的连长刘福山,翻过狼牙山,来到位于狼牙山西北部的老君堂需要好几个小时,从早晨,估计也没吃早饭,到老君堂道观,战士们早已是饥肠辘辘了。易县保安团的团长就是八路军叛变的,况且,保安团中的许多人就曾经当过八路军。更有当地百姓当保安团的,对狼牙山地区的地形地理都是相当清楚了解的!他们不会放过老君堂,也很清楚从山西侧的五勇村一带可以包围面积并不很不大的狼牙山。敌人来了,七连没来得及撤出灶下的余火,就又立即向东转移,去了蚕姑坨一带。敌人扑了空,返回到五勇村龙王庙的沟口。狼牙山的棋盘坨、双鞍岭一带有枪声,敌人则顺沟逆流而上前去接应。六班这五名战士,由双鞍岭垭口向北顺龙王庙沟下到中途,后边有追兵,前面有敌人迎面拦截。不得已,只能改变方向,往远离狼牙山的西边跑返向南上。不想,这却是一条死路!
       以上是我根据那一带的地形所做出的推测
       真实的具体情况,也只有幸存下来的葛振林与宋学义的心里知道。十几年前,在北京宣武区报国寺文化市场,见到了一本五十年代初的杂志,里面有署名葛振林的一篇回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估计早期的一些东西,保存的原始因素会更多一些。可惜,要价太高。已经极其破烂纸张黑黄,出价两百且不还价。我要靠自己的一点点可怜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少,只能放弃。至今想起,仍是为一件憾事!
       狼牙山景区修了一条由纪念塔、棋盘坨去往跳崖处的小路。到双鞍岭垭口,继续沿岭向西,到小莲花瓣后转北,去往跳崖处一带。那么,当年的五壮士是不是没有向北下向龙王庙沟去追赶大部队,而是走这条路误至牛角壶的呢?
       从纪念塔下的小平台,向西由台阶而下,走一走昨天没有走完的那条景区所修、去往跳崖处的小路。由纪念塔一带到双鞍岭垭口西铁梯间的一段路,昨天已经走过,沿昨天的下山路走一小时,就到了铁梯前。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路越往后越难走,有的路段还很危险。最后,到小莲花峰的北向、五勇士跳崖处南侧最高峰顶路绝。从棋盘坨峰顶纪念塔下至此,走了近一个半小时。
              下两图:由今日走景区修的“跳崖处路”终点---跳崖处南边的最高峰顶向东远拍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两图:向北俯拍狼牙山五壮士的跳崖处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向东南俯拍狼牙山棋盘坨西南向的双鞍岭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返回途中回望一下今日走景区所修的“跳崖处路”到的终点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亲自走一趟才确定,狼牙山景区所修的那条去往“跳崖处”的小路,现在根本到不了五壮士的跳崖处,小路的终点距跳崖处还有很大的高差。并且,最后的路段很危险,很不适合旅游!
       结论: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五壮士绝不可能是走这条路线到达的跳崖处---牛角壶峰顶。
       一个多小时,原路返回到狼牙山景区棋盘坨西南向的老道庵遗址处,这里正在重建施工中。经棋盘坨千年古柏树观景平台原路下山。半个多小时,就下到了位于景区东口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以下贴图:纪念馆内翻拍的一些老照片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政治部主任罗元发以及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连
              队干部与跳崖幸存的葛振林和宋学义的合影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上世纪的1982年,原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接见葛振林                  时的照片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下图:上世纪的1986年葛振林重返狼牙山时的照片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我所了解的狼牙山【5】
        与狼牙山五壮士诞生的同一时期,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河北涞水野三坡一带的鸡蛋坨、北京房山十渡的老帽山,也因同样情况牺牲了几位八路军战士,甚至都没有人知道十渡老帽山八路军六勇士的籍贯家乡与姓名。是时事造就了英雄,一切都归咎于机遇与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