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道蹄窝刻字

(2017-02-07 09:28:37)
分类: 1.北京房山的古迹与山川

古道上的蹄窝与刻字

独孤走

 

       在北京地区谈到古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门头沟的京西古道与门头沟、海淀、昌平的妙峰山进香古道。提起古道上的蹄窝,爱好户外、古迹的人们无不惊叹峰口庵与牛角岭那深深的印迹。

              以下四图拍摄于北京门头沟区京西古道峰口庵: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以下四图拍摄于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西南的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所谓古道,简单的理解就是使用年代较为久远的道路。平原地区的古道不易保存,近些年来的“搬迁运动”使山里居住人口急减、村庄消失,知晓古道的人已寥寥无几。

        在我们的身边京西南山区也有不少古道遗存,只是了解的人较少、宣传力度低鲜为人知罢了。户外古迹达人、网友西山老闫老师在一次闲聊时曾说过:古道很难说是哪一条,实际上是一个交通网络。如果不是对古道有极深而透彻的了解,很难提出这样的观点。我非常赞同西山老闫先生的见解。

       古道的存在与发展无不与地理环境和当时生产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京西南地区也产煤、出石灰、有石材,运输业便发展起来,交通道路也随即产生。

       北京房山区的河北镇西南部地区过去曾有口儿、窖儿、榻儿、茬儿四村。现今,榻儿与窖儿合在一起成了他窖村,茬儿在岭西划归了佛子庄乡。房山南窖三安子(指东、西、北安村,现今只存北安村)的煤很有名,要驮运出山需经过茬儿村,茬儿村以东尚存一段古道,蹄窝密布。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上世纪,房山河北镇曾有一条相当有名的大山沟,那就是房山矿西区,红火时那条沟居住着以万为单位的职工、居民。房山矿西区四村(南道、他窖、杏园、口儿)的杏园村所在地---潘楼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搬迁发展起来的,真正的老村在东南向的山上,某些版本的地图上称为上杏园。上杏园村遗址周边还存在着几段古道。古道上有几组蹄窝,有的蹄窝深达近尺,不知要多少岁月、多少牲畜才能留下这样的痕迹!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边的蜗居,这是真正的蜗居!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这两个蹄窝深达近一尺!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经过的垭口是翻越山岭最便捷的地方,上世纪中后期所架设的电话线也从这里通过!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经山沟穿过的峡口处竟然有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年代久远,字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询问附近年老村民竟茫然不知!
古道蹄窝刻字
               下两图:峡口处修建的古道段与古道旁流水形成的冰瀑!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杏园老村址可谓古道交通枢纽。向东上至东岭垭口,翻过垭口东下大坪沟,经早已停产的大平矿遗址向东北顺沟中古道可下往南车营古村至石花洞景区;由垭口沿岭向东南上,翻越大房岭主山梁进入上店西沟,走一段石砌古道则是燕山上店村、东岭一带。

              以下:上店村与上店西沟老煤窑古道的图片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上店村北的关帝庙遗迹:
古道蹄窝刻字
               去向上店西沟的一段石砌古道: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向西拍:位于燕山上店村村北的上店西沟大沟口
古道蹄窝刻字
               上店西沟中大石铺成的古道: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沟底打上了水泥,是原京西矿务局房山煤矿为防止向地下矿井内渗水所做的防水工程。
古道蹄窝刻字
        杏园老村的北古道向东北平行约两公里到山岭垭口,垭口前路分两岔,一路由山岭西侧向北斜下去往北垭口前与另一条杏园村---南车营古道相接;  一路向东穿过垭口偏向东南去往南车营村大坪沟。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边的又一处蜗居,别看房子很小,里边堂儿大,能住人哦!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边的巨石山又有摩崖刻字一处:
古道蹄窝刻字
               若得正港兴     还德如正来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南车营老村除村西南大坪沟古道、杏园老村古道与村西的杏园古道外,向东也有古道。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翻过小岭后古道又分两岔,①向东越岭进入小场峪沟去往半壁店村方向:

              向北俯视小场峪沟垭口: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向东北俯视半壁店村西小场峪沟:
古道蹄窝刻字
                以下:位于半壁店村西的小场峪沟雪后图片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②向南翻越大房岭主山梁经燕山上店北沟下向燕山上店村一带。在上店村北,西、北两沟中的杏园老村古道与南车营村古道汇合。

              燕山上店北沟中的石砌古道与上店北沟: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向北仰拍上店北沟:
古道蹄窝刻字
               向偏西北方向拍:位于燕山上店村北的西沟与北沟交叉口
古道蹄窝刻字
      另外,房山周口店镇长沟峪煤矿超岭也存在一段很明显的古道段: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沿途有酸枣 酸枣很常见,但长成这么粗大的树可就不多了!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古道蹄窝刻字
       酸枣很常见,但您见过形状像子弹头的尖形酸枣吗?!除此,我是没见过第二处,也许是我见识太少,少见多怪了!除形状不同外,味道与普通酸枣无异。
古道蹄窝刻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荒山遗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