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娃娃的学习

(2014-11-12 16:44:02)
标签:

娃娃在成长中

分类: 爸爸眼里的娃娃

    学习,对于一个中等智力的娃娃,要想成绩达到良好,自然需要勤奋了。否则,还有其他轻松的捷径可走吗?我真不知道。

    娃娃的学习成绩属于良好,但肯定不算优秀,虽然在某时或者在某次或者在某科,偶有超常的发挥,甚至零星有几次让人意外的成绩。一方面是娃娃的本身,学习不算扎实;另外一方面娃娃身边的同学们,能力实在比她强大得多。除了天生智力上的差距外,娃娃在学习上还毕竟存在自身努力的问题。

    当请教孩子应该怎样能够学习好,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也是勤奋二字。所以在娃娃上小学的后两年里,“勤奋”一直是我不断潜移默化给娃娃灌输的。

    然而其结果,却让我有些失望。

 

    作为一直关注女儿的爸爸,到现在,让我来评价娃娃这孩子的学习态度,还真是有些困难。努力将“勤奋”这个褒义词,套在娃娃的身上,得到唯一的感觉是——似是而非。

   

    说娃娃“是”,因为娃娃极其“勤”。

    从小学一年级起,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而从来不去看电视。学校舞蹈团演出活动频繁,有时晚上才能到家,娃娃会一边吃饭一边写作业。三年级的娃娃曾经对妈妈惊叹:“怎么还有不写作业的同学?对我来说,不完成作业,那就是犯罪!”每到周末的上午,娃娃总是全家人中第一个起床的,自己开始做作业。而且,娃娃做作业很专心,一坐能够两三个小时不动。记得小学时需要家长帮助背书听写什么的,一个多小时后把我累疲了,找借口溜到阳台吸烟。娃娃便叫来有些不情愿的妈妈顶替,结果不到半小时,妈妈借口有事,躲到卧室睡着了。可娃娃自己仍然继续着功课。到了初中作业更多了,娃娃经常回来却说大部分作业完成了:一边听班会一边写完了数学作业;吃完中饭后,回教室把语文作业也完成了;只剩下需要回家用电脑的一个PPT。抓紧空闲的时间,尽快完成作业,不拖拉不被动,娃娃的确算一个学习勤快的孩子。

   

    说娃娃“非”,因为娃娃不能“奋”。

    娃娃回避甚至拒绝“奋”。除了小学四年级初学奥数时,因为题目对娃娃难,跟着我每周会有一甚至两次解课外班的题,到过晚上十点左右(且几乎都是在我拍桌子等威逼下)。一般情况下,只要晚上八点半一到,娃娃都会说“困了,我要睡觉了”。而即使有时作业还差着,娃娃会说“没多少了,明天早上到学校去做完”。不就差十分钟的事吗!怎么不能做完再睡觉呢?这一点让我很有点别扭的感觉。后来,我动了动脑子,开始给娃娃悄悄灌输一些勤奋学习的故事,但每每都碰壁——我说“废寝忘食”,娃娃随口一句“那他明天还怎么上学?”;我讲“悬梁刺骨”,娃娃冷笑一声“还得去医院!”......几乎崩溃的我反思,也许这些典故太陈旧太极端,应该再通俗一些地教育孩子,简单点具体点生动点。不久机会来了,可这次却成为我不懈努力的绝望——具体经过记载在《娃娃2012年如是说》里,我把原文的有关内容转于下面:

      

         2012年4月16日(一)

       哑口无言

      今晚娃娃准备背10个英语单词,到8:15开始洗漱准备睡觉了。爸爸随口问:

     “单词背完了?”娃娃回答:“还差2个没背,明天再背了。”“哎?”爸爸

     着墙上的表说:“就差2个单词还不背完再睡?”娃娃说:“不背了,我今

      天觉得有点困了。”

      爸爸胡编起来说:“有一个人要爬座山,这山有100米高,可爬到99米的时候,

      他感觉累了,就放弃了下山了,结果他没有爬上山峰。娃娃,你说说,他这样

      对不对?”

      娃娃说:“肯定不对啊!都快爬到了怎么可以下来呢!”

      爸爸心里一乐,忙问:“那你觉得这时候他应该怎么办?”

      然后,眯起眼等待着那个激励人心的标准答案响起。

     “要是我的话,”娃娃把牙刷放进水杯里,转过头说,“我就先坐下休息,

      等休息好了,不再累了,我再爬最后那一米,登上山峰。”

       爸爸......睁大着眼睛,哑口无言了。

 

    从这次以后,虽然内心有失落,但我真是不想再劝娃娃去“奋”了。

 

    奇怪的是,一向不过问娃娃学习的妈妈,竟在今年夏天对娃娃突发同样的问题,结果重蹈覆辙。

    那时妈妈参加过学校的一次家长会,会上老师讲了初中学习任务的艰巨,还听身旁的几个家长谈了许多成绩优秀同学的勤奋事迹:比如A同学即使走路和坐车,还一直背英语单词;比如B同学每天时间安排,是按分钟来计算的;比如C同学几乎每天做习题,都要到晚上十点......估计是受了不小的震动。回到家以后,看到娃娃在房间里,正抱着玩具袋鼠悠闲地唱歌,不由提出了期望。我在《娃娃2014年如是说》里,正好记录了这一刻:

 

        2014年7月21日(一)

       娃娃的坦率。娃娃做完数学作业后一直在玩耍。妈妈说娃娃,应该向某某某学习,

        人家做完数学作业后,即使是休息,都是看看语文书或者英语书什么的,从来不浪

       时间。娃娃愣了片刻,马上说——

        娃娃:“这样的事我可做不到!”

 

    这次娃娃是明确而坦率地拒绝了。妈妈闻之,翻了翻眼睛,什么都没说,掉头走了,估计也是心灰意懒了。

    回想起来娃娃的一些行为。娃娃曾经做过一个暑假学习计划表,每天除了学习任务外,写着不同时段的“娱乐”字样,竟然还出现“溜达”的字眼,当时让我觉得又可气又可笑。甚至周末作业许多的晚上,娃娃还关灯蒙被,收看IPAD的综艺节目,许多次都到深夜,让我大怒过好几次。居然从来没看到过娃娃身上,有过古人的那种奋发读书的精神,竟然连半句这类的豪言壮语也没听到过,确实令我失望。我想,妈妈一直说娃娃“懒”,也许就是指这些吧。

 

    我是一个不轻易甘心的人,做最后一次的努力,就在上个月中的一天,结果依然碰了一鼻子灰。不过,就是从这次,我似乎悟到了一些东西,开始理解了娃娃的不“奋”:

 

       2014年10月15日(三)

      娃娃的自我保护。

       在睡觉的时间上,娃娃是固定的,如同电灯的保险丝,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今天作业多,另外下午还在学校上了必须上的附加课,作业又增加。回家后

       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娃娃吃饭后先洗了澡,就去忙作业:语文、英语和数

       学等。到了晚上九点,娃娃说要睡觉。一问,知道其数学作业差三题没有写

       完,试图鼓励娃娃:“再坚持一下,用一刻钟就全部完成作业了!”娃娃揉

       着眼睛道:“不行不行,太晚了也太困了,明天早上去学校写完。”然后,

       躺上床睡觉了。这也许说明娃娃不是勤奋的孩子,但是,也许这就是一个孩

       健康保护的“保险丝”。

   

    保险丝,是防止过载的保护,而娃娃的行为,就是她自己在学习生活方面自设的保险丝。一个学习成长中孩子,其身心多方面都是逐渐才能健全起来的,也许都需要一些这样的“保险丝”。到现在,娃娃身体如此健壮,内心如此快乐,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学习成绩,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这个“保险丝”呢。

    娃娃的学习,所以能“勤”,因为只需在正常负荷下,提高效率和抓紧时间;而所以不能“奋”,因为需要超出日常的自身能力,采取比较极端某些方式——我是这么理解的。或许,娃娃尚小,还没到知道“奋”的时候?

 

    唉,其实父母也可笑。如果孩子休闲时,会埋怨孩子懈怠,担心学习退步;一旦孩子发奋了,又生怕孩子劳累,心疼身心健康。难道娃娃不正是让家长放心,自己一直独立地协调着、平衡着这一切吗?——即使她作为一个孩子,在夜晚看IPAD节目方面,有些失控的地方,还需要家长不断地提醒甚至限制。

   

    还是让娃娃自己做自己,自己走自己的路吧,只要她自己对其学习生活方式适合就好。世上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做事行为的方式也必定不一样,需要个性成长的空间,需要被人尊重的环境,需要各个方面的健康,更需要家长在各个方面的爱护。

    我不会再劝娃娃轻用“发奋”这种极端的方式,用于她未来尚漫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了。

    随着初中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也许只有娃娃这样,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才能健康平稳地走向长久的未来。

 

    于是,我将“勤奋”这两字词语拆开了。因为,娃娃也是一个认真努力学习的孩子。 

    娃娃的学习——勤而不奋

http://s5/mw690/001T7nuRzy6Nba0JUB67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