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十一
勃然一怒
作为象形字,“怒”是否可释为奴役(自我)心灵呢?怒,自古就是男人处世修养之顽敌,也是生死兵法之一大忌。怒,显然是一种愚蠢。
以怒为勇是荒谬。宋代的苏东坡认为,真勇乃是“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也就是说,止怒才是一种勇。反过来说,频繁怒起是一种软弱。多怒男人的内心,是易受惊骇的,是懦弱的。
明末汉将吴三桂因为爱妾陈圆圆,而“红颜一怒”,打开了山海关的城门,满清入主中原,吴三桂最终也如丧家之犬,穷途末路。
许多人就自己勃然一怒,视作直率,这显然是给丑陋,着一件美丽的外衣。
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面对各种的分歧,需要我们心平气和地交流意见。因为,这不是面对秦代暴政,不需“揭竿起义”,刀斧相恃。直率也要有运用方式,而不是以怒的形式来体现。
《孙子兵法》中重要的一条是“取迂为直”,极为精彩。战国时的“围魏救赵”一役,即为成功典例。难怪孙中山临终前,对宋庆龄言:“要按中国人的方式去办事,兜圈子。”该“迂”时,不能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
上周在会议室开业务会,研究工作,由于意见相左,大家直率得几乎吵骂起来,甚至有人勃然一怒,离席而去。此事,使我很忧虑。
请撕去所谓“直率”的外衣!如果不是建立在个人修养之上,这种“直率”就是粗鲁的和自私的一种恶意。
北京白云观后花院的墙上,写着《老君说百病》一文,其中之一是——“以直伤人是一病”。(1998年7月13日雨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