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个问题在于大家会受到先入为主的思想禁锢,比如大家脑海里总觉得8核比4核牛逼,却很少有人去关注是联科发还是高通。汽车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在未知的时候被灌输T D是多么先进,多么给力的时候。就不会去考虑可靠性啊、保养成本啊等等,自然也就对自吸 手动避而远之(我真的没有在黑Volkswagen)。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便是说与做的差异。就像有的人说“我喜欢一个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妻子”却最后找了一个泼辣,任性的老婆一样。你所表达的,跟你真正想要的可能差距很大。特别是在一些你不熟悉的内容上(因为你的很多想法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所以
我盲目地、自作聪明把这些情况归到国人真的不太懂车。也正是在这个全民不懂车的情况下,买车才会变的莫名其妙。我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1、关于买车:是一个朋友就跟我说得买辆车,车型、购车时间什么的都没好好想,甚至连价格都没有提。唯独补了一句“不要日本车,不安全。”呵呵..
2、关于改装:有个朋友想玩改装了,跟我闲扯。
我问他,“刷ECU?”
答曰:“不,外挂个电脑”,“对了,那个引擎盖下面那根东西我得加一根,叫啥来着?”
我#!¥@%~¥@%...
哦,对了,她的改装是想把A4L看上去像S4╮(╯▽╰)╭
P.S刷ECU跟外挂电脑是一个意思,外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那根东西是前顶吧,想表明现在很多人都搞不清作用就盲目乱增加。A4改成S4并没有错,只是改装不是这样理解的。
我想了半天那大家都需要什么呢?国人买车除了代步,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装逼了:大空间不只是为了舒适,更是为了气派。所以在这个大环境下品牌就显得格外重要,新生的东西很难存活,除非你加了很多噱头。Tesla如此,科技感、未来balabala,某大亨老婆压根不知道咋启动,就跟着瞎起哄“感觉真先进啊!”当然,也因为品牌,观致成为了反例,shenmegui?
回到前阵子一个热点的话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吐槽《巅峰拍档》怎么怎么烂。不过是否可以进一步想一想,Why?撇开Top
Gear的天然优势,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因为国内没有这么个文化,所以才会有根据东方卫视的调查powertest的收视率是最低这个情况,然后才会咔咔咔!接着就是买枣啊,撞车啊,吃饭的内容铺天盖地。一定有人会说“啊~~至少有引进来了啊,以后会好的啊!”没有1%的积累,哪来的进步可言?
在一个没知识、没文化的氛围下要引导些什么是困难的。不过想想所谓的汽车圈的我们又在干什么呢?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公关为了客户做活动,把甲方的品牌吹的天花乱坠。而媒体,拿着300、500、800的车马费,走过场地写个文章。我一直很好奇,这些内容对于一个普通购车用户来说价值有多大?又比如那些专业测评,头部空间2指,角度空间1拳,这些所谓的对比价值在于何处?
几乎没有人能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抓取他们所需要的内容。当然这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因为你固有的思维会影响你。对于一个喜欢车的人可能觉得DAS很有意思,但是一个消费者可能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这玩意儿,仅仅是看了爸爸去哪儿或者是极速前进对英菲有了冲动罢了。相对地,对于他们,可能就因为150马力比145马力高了一点就觉得这个品牌的发动机给力好多。(这就好比微信的推送章,你压根不知道什么会火一样)
在这个大前提下,要怎么推荐车?我找不到答案。
所以再到后来我就麻木了,每次推荐的时候总会补上一句:主要还是你自己,你喜欢就好!
╮(╯▽╰)╭